讀書節手抄報背景
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善於在讀書中思考,善於在實踐中創新,培養讀書的成就感。你會做讀書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節手抄報的圖片
>
讀書節手抄報圖***1***
讀書節手抄報圖***2***
讀書節手抄報圖***3***
讀書節手抄報圖***4***
讀書節手抄報的資料
一、讀書名言
1*** 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明***吳夢祥
2*** 書到精絕潛心讀;文窮情理放聲吟。——《對聯集錦》
3*** 曉月閒移三尺劍;孤燈苦讀五更書。——《對聯集錦》
4***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
5*** 沒有求知慾的學生,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薩迪
6*** 沒有比讀書更廉價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蒙臺居
7***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培根
8*** 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9*** 事在人為:一年可以等於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時讀書;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於一年,甚至比一年還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時以下讀書,我決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時翻閱中國曆代文集。——蔡尚思
10***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伊薩克·巴羅
二、勤勉讀書的典故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以用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晒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接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盼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三、如何做個讀書人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做個讀書人,以書為友,開卷有益,這些哲理不會被歲月的屐痕所泯滅,反而隨著人們讀書實踐的深化和讀書經驗的積累,迸發出更為耀眼的火花。即使到了今天電子讀物琳琅滿目的時代,“開卷有益”依然如故,做個“讀書人”不失為新時代的基本的角色認同。李公樸有感而發:求知識雖然不只有讀書,但讀書,在求知識的過程中總不失為一個重要的部分。
古往今來無論哪一位大思想家或大科學家,沒有不讀許許多多書的。鄭振鐸告誡讀者:多讀書,常讀書,總有好處。不必“手不釋卷”,但不可“目不窺書”。蔣子龍在論及讀書的益處時說:書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記憶,激發思想,傳播知識,交流資訊,表達靈感。郁達夫把書比作“啟發人類思想的母胎”,產生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供給了知識飢渴的乳料。劉白羽把書海喻為“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莽的宇宙”……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餘秋雨語***。書籍,連線古今,貫通中外,是歷史的長老,文明的使者;它傳播了知識,積澱了文化,激發了思維,溝通了情感,容納了崢嶸歲月、社會變遷、人間滄桑和無限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