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證件照

  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許多人都可以在自己家中拍攝證件照,然後拿去沖印即可。接下來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道路上有幫助。

  :證件照尺寸有3種

  證件照主要有三種:一寸、小兩寸、兩寸,其中一寸和兩寸主要用於各種畢業證書、簡歷等,小兩寸主要用於護照。以下是我們常見證件照的尺寸:

  尺寸換算:1英寸25mm×35mm;2英寸35mm×49mm;3英寸35mm×52mm;大二寸35mm×45mm。

  主要證件:護照***小兩寸***33mm×48mm;身份證22mm×32mm;畢業生照33mm×48mm;駕照21mm×26mm;車照60mm×91mm;港澳通行證33mm×48mm;赴美簽證50mm×50mm;日本簽證45mm×45mm。

  :拍攝證件照

  1.避免採用自拍的方式

  2.用於護照、簽證、駕駛證、身份證等是採用白色背景;用於畢業證、工作證、簡歷等是採用藍色背景;用於保險、醫保、IC卡、暫住證、結婚照是採用紅色背景。

  3.光源儘量選擇不偏色的光源***可開啟閃光燈***,可以利用家裡的檯燈等協助拍攝。如條件允許最好能夠在具備影室燈的攝影室內完成,拍攝效果通常也能夠達到最好,如國內外許多大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或政府首腦的證件照均是在影室內拍攝的。

  4.拍攝時照相機保持與被攝人物頭部處於同一水平面,拍攝距離不要太近***太近面部可能會變形***大概2米左右,畫面主要為人物的頭部和半胸,注意頭部與上下邊框的間距不要過大,雙眼處於水平線。

  關於的閱讀延伸:

  寫真人像是攝影師與模特合作完成拍攝的比較正規的照片。由於涉及場景、服裝、器材、道具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有許多技術性問題需要解決,不同的情況下需要配備不同的影像效果;不同的拍攝視點適合不同的人物面容,可美化不同的背景。

  1、利用元素拍特寫

  在拍攝特寫鏡頭的時候,為了不讓畫面顯得太過單調,需要對其修飾一下。可以利用花卉、草木作為頭像構圖的一部分,這個時候需要注意,花卉草木的顏色要和整個畫面相協調。也可以嘗試把手的造型作為構圖的元素加入到畫面中來。這個時候,要儘量避免構圖時切手腕、切胳膊肘的情況出現,同時要掌握手形儘量側對著鏡頭,這樣手看上去更秀氣一些。拍攝的時候用順光或逆光加反光板補光,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構圖實在很難進行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下前景,畫面的飽滿和效果是美妙的,使用大光圈虛化掉前景和背景,有時候遮擋鏡頭的前景通過大光圈可以虛幻成美妙的透明效果,主體猶如在仙境般映人眼簾。

  特寫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人像照片,無論是在時尚雜誌的封面上還是商業用途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般表現人物肩部以上的頭像或某些被攝物件細節的畫面,以最簡單的構圖方式去拍攝人物,只要讓被攝者有所表情對著鏡頭就可以了。相信對多數人像初學者是容易辦到的。也可以只表現人物臉部的一個區域性,去突出所要表達的細節。在拍攝特寫畫面時,構圖應力求飽滿,對形象的處理寧大勿小,空間範圍寧小勿空。通過特寫,可以表現人物瞬間的表情,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2、利用構圖拍半身

  我們在人像攝影中拍攝概率最高的就屬半身像了,拍半身像的過程中,多變的構圖能提高你的拍攝速度和產生變化。下面來講解幾種常規的半身像構圖。

  正面直角度大半身人像,多采用豎畫幅構圖,如果想拍得淑女一點,這就是好的表現方式,除了模特的pose以外,最難控制的是背景。如果用彩色模式拍攝,一定要做到背景簡單。解決的辦法是儘量讓背景的線條或色彩簡單化。這時往往考驗攝影師尋找背景的能力,處理這樣的照片會尋找儘量簡單但又能說明環境的背景,如果實在不行,那麼就開大光圈,這也是一個折中的方法。

  同樣平鋪直敘的大半身構圖,人物居中,攝影師尋找玻璃做為拍攝前景,而玻璃抽象的折射出環境的影像為畫面增色不少,大光圈的應用,前後景的虛化,人物焦點更為突出。環境光線的重疊,使得畫面整體色調顯得一致。

  把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能有效利用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同時也能使陪體與主體發生直接關係。對角線構圖在人像攝影中是最常採用的構圖方式,這一類的構圖能讓本來平淡的照片,看起來更富於動感,顯得活潑,容易產生線條的匯聚趨勢,吸引人的視線,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3、利用環境拍全身

  好的人像攝影,是景物與模特的完美合一,這就使我們在拍攝模特的時候,眼睛不能只盯著模特看,在拍攝中需要尋找元素,把景物看做元素,把模特也看做元素,攝影師的大腦裡閃現的只是各種元素的組合。

  任何單一的元素都難以成就一幅成功的作品,對畫面元素的控制,歸納起來雖然簡單,但實際拍攝過程中想做到自覺地進行創造性運用,並非一日之功。尤其要處理好色彩的和諧,使整個畫面充滿活力。有些背景,如有粗獷石紋的牆面、大面積的植物、池塘、建築物、公路、雕塑等,這些背景素材只要合理組合利用,都可以成就一張成功的環境人物作品。

  在拍攝過程中,照片的主體與背景存在太多的變化,但只要運用好角度、光線,其中的規律是非常簡單的:一是要選擇構圖角度,從而調整光線的角度,找出明與暗的對比關係,不論在任何拍攝情況下,主體與背景的明暗關係始終存在,對它的進一步控制和運用,會起到突出表現意圖的作用;二是要從畫面構成的角度來做文章,利用簡與繁的對比關係,用環境突出主體,烘托主體。下面這張圖片,攝影師利用周圍環境,也就是桌椅的擺放位置,形成不規則的點,深色的桌椅與淺色的人物也形成了對比,典型的點、線、面的結合。

  有時候遇到難得的環境空間,不妨嘗試一下把人物作為陪襯體,環境能告訴你這張照片有多麼優美。

  控制空間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對背景的控制。拍攝時如果選擇過於雜亂的背景會使整個畫面找不到重點,因此要做適當的取捨,使畫面有疏有密。為了更突出空間的感覺,拍攝時除了畫面的構圖外,也要注意其中人與物的結合,用動作方面的創造抓住視覺的重點。

  其次,畫面中的景物要有呼應。主體與背景之間,以及主體與客體之間要有聯絡,不能孤立,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完美的感覺。

  這張圖片本身景就是一個S形構圖,模特其實就是景中點綴,有效地利用景物本身的構圖也是一種人物寫真的拍攝方法,重要在於是否能發現構圖。

  環境能突出意境,不要總侷限於半身像或特寫的拍攝,關注環境或取景的時候容納環境,往往能舒展整個照片的感覺。

  並非只有簡潔純淨的背景才能將主體突出,背景的色塊和線條往往可以達到均衡畫面元素以及導引視點的作用。有時候因為利用線條色塊的透視導引,將觀眾的視點集中到主體上,不會造成視覺混亂。

  最常用的拍攝角度應該是平視,仰拍一般宜用廣角,這種拍法對液晶顯示屏或鏡頭能旋轉的相機來說就比較容易實現,否則你只有“拜倒”在美眉的石榴裙下了。俯拍也是很常見的角度。同一個場景下,可多變化幾個拍攝角度,以尋找最佳拍攝角度,也可得到多種不同視角的照片。

  以上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全部內容,如果喜歡可以收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