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入門的知識

  風光攝影,是以展現自然風光之美為主要創作題材的原創作品***如自然景色、城市建築攝影等*** ,是多元攝影中的一個門類。從攝影術誕生那天起,風光攝影就獨佔鰲頭。下面就由小編來說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拍攝風光圖片的原則

  和拍攝人像與花卉等靜物不同,國外大多數風光攝影師更喜歡脫離纖巧而單純的攝影思路,利用相機的廣角視場效果,以獲得自然中雄渾大氣的圖象效果。但之於國內的攝影師而言,古道西風瘦馬自然是值得拍攝的題材,而小橋流水人家,也是不錯的表現物件,因此,在拍攝風光時,我們則應根據拍攝主題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拍攝。

  一般來說,對於象沙漠、高原、雪山等雄渾大氣的風景來說,為了獲得出色的視覺效果,可儘量的使用CCD尺寸較大、畫素較高,光圈可以收縮的很小並具有廣角鏡頭的數碼單反相機或準專業數碼相機進行拍攝。選擇用這類相機拍攝雄偉風光的原因在於,這些相機可以比一般的數碼相機獲得更為細膩而清晰的影象細節,如果想令你所拍攝的風光圖片,從近景到中景再到遠景都獲得完全清晰的全景深像場效果,那麼f值小於11的小光圈鏡頭則更是必須的。而廣角鏡頭相比起一般的長焦和標準鏡頭來說,則可以獲得更大的視角,和視覺範圍。

  而對於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的區域性風景來說,拍攝者則應根據情況來選擇鏡頭和相機。一般的,如果非常喜歡拍攝象圖2中這樣的屋簷、牆基之類的區域性風光圖片,拍攝者可以儘量使用較長焦距的鏡頭進行拍攝,以便於在拍攝時輕鬆的拉近與被拍攝物件的距離,並獲得將景物放大的效果。

  二 :選擇適當的角度和拍攝位置

  同樣的風景,為什麼有的人拍的就非常美麗,而你去拍就顯得平淡無奇。其實兩者很大的區別就在於拍攝位置與角度的不同上。一般來說,對於草原、沙漠、海洋等景觀利用俯拍或平視的角度進行拍攝,可以更多的反映出它們的雄偉與壯麗。而對於雪山以及高度要大與寬度的建築來說,使用仰角拍攝則更能體現其原有的風貌。而有些拍攝者利用飛機進行鳥瞰式的航拍,則可以獲得令人絢目的拍攝效果。

  三 :構圖與剪裁以及如何控制景深

  在風光攝影中,特別是在區域性風景攝影中,構圖與剪裁也是非常重要的拍攝環節。如下圖所示,在拍攝者拍攝西安大清真寺的古老屋簷時,作者為了獲得古建築強烈的透視感,就故意靠近被攝屋簷的幾個接角處並使用了中長焦鏡頭,以獲得視覺的延伸和滄桑感。而對於沒有用處的古建築的其他部分,則根本沒有拍攝。

  而與之不同,在下圖中,作者為了體現那木錯清澈而廣闊的湖水效果,則專門使用數碼相機中的小光圈和廣角端進行拍攝,並儘量將視角延伸,以獲得圖象的廣闊感。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大多數風光攝影中,一般都要求使用廣角鏡頭和大尺寸的CCD並要求相機的光圈能收縮的很小,這主要是與大場面風光攝影中,全景深大像場全圖清晰的效果要遠比小景深後部模糊的圖象效果更能獲得空間的透視感和視覺的震撼力。而一般來說,大尺寸高畫素的CCD要比那些小尺寸低畫素的CCD具有更為細膩的細節表現能力。而要想獲得全景深效果,則與相機的鏡頭焦距、光圈大小,以及鏡頭和被拍攝物體的距離和對焦點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來說,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則會越大。正因為如此,廣角鏡頭要比長焦距鏡頭更受攝影愛好者的歡迎,廣角鏡頭由於焦距短,不但可以獲得更大的視角更可以獲得更大的景深效果。而相對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個相機鏡頭的光圈越小,其景深也就會越大,反之則會越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像攝影師喜歡用大光圈鏡頭來虛化背景以突出人物,而那些風光攝影師更鐘情於具有f64甚至更小光圈的中畫幅或座機的原因。

  同樣道理,當一個鏡頭與被拍攝物件的距離越近時,其所獲得的景深也就會越小,而距離越遠景深則會越小,所以在拍攝風光時,大多數攝影者都喜歡站到高處或拉遠與被拍攝風景的距離,而獲得較大的景深,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們使用數碼相機的微距模式時,才很容易獲得背景虛化的小景深效果。

  而除了以上三個影響景深的因素以外,對焦點的選擇也是個會影響圖象景深效果的因素,一般的,有經驗的風光攝影愛好者都會將相機的對焦點放置在圖象的 1/3處,以獲得全景深效果,而如果希望背景有部分的虛化,則大多會使用中心對焦方式進行對焦。

  四 :選擇合適的季節和拍攝時間

  除了學會構圖、選擇拍攝角度以外,選擇合適的拍攝季節與時間也是風光攝影愛好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筆者的一位朋友,聽說新疆咯納斯湖風景秀麗,於是就在2月份到那裡進行拍攝,但由於季節不對,那裡的草木尚在枯草期,並沒有什麼風景,而令他失望而會。因此,當你準備外出旅遊進行拍攝的時候,最好在外出前上網收集一些當地的資料,以瞭解在什麼季節前去拍攝最好。另外,在一些風景拍攝地,選擇合適的拍攝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正午陽光在頭頂,沒有陰影,比較適合拍攝大場面的風景。而到了早晨和傍晚,朝霞和夕陽的餘輝則會為你所拍攝的風景提供另類於其他時段的色彩效果,這時候進行拍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對於湖泊和海洋,夜晚在有月光或燈光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則能得到白天所不能得到的圖象效果。

  五 :根據天氣進行準備工作

  和在室內拍攝MM或在城市中拍攝其他景物不同,在野外拍攝,還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一般來說,除了為你的相機準備上一個防水、防震的攝影包之外,還應帶上一隻重量應比你的相機略重,高度比你的身高略高,而云臺上帶有可拆卸扣鎖的輕便三腳架。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在暗光線下使用慢速度快門拍攝時圖象的清晰度,在一些不好走的路途中,這種輕便型三腳架還可以作為手杖來減輕旅途的疲勞。而如果是在那些陽光非常強烈且溫熱潮溼的地帶進行拍攝,則應該在你的攝影包中塞一張可以矇住頭的黑布和一個可密封的塑料袋,其中,黑布可以蒙在頭上,幫助你在陽光強烈的情況下使用數碼相機的液晶螢幕進行細緻的取景,而可密封的塑料袋,則可以防止在潮溼的環境下水汽進入相機而損壞你的相機。

  另外,如果是要到寒冷地帶拍攝,在進行準備工作時,還應該多為相機準備一塊備用電池,並自己製作一個含棉的可以將相機整個放進去但能露出鏡頭的保溫袋,一般的,在零下20度的環境下,平時常溫下可以拍攝400多張照片的相機,一次就只能拍攝20多張了。因此很有必要對相機進行保溫工作。同時,假如長時間在戶外拍攝,一雙線手套也是必須的,筆者曾有一次在仙乃日山中拍攝,由於興奮沒有戴手套就在冰雪中拍攝,手按在金屬的三腳架上,手心所出的汗竟然在很短的時間內結冰,以至於最後竟一下撕掉了一塊皮。

  而如果在一些雨林、農田或高山中拍攝,則應儘量穿可防止穿刺和刮劃的長褲,以及具有防水功能和防穿刺功能的Goel-TEX面料專業高幫登山鞋。穿著這樣的護具,可以有效防止野生荊棘類植物的扎穿,和螞蝗、蚊蟲的叮咬,並能減輕足底的壓力,防止崴腳。

  六 :尋找風光中最值得的看點

  和所有的攝影一樣,在風光拍攝中,我們要進行風光拍攝,其實仍需要尋找的是其最突出和迥異於其他地方景色的特點而已。例如,黃果樹的瀑布之所以出名就在於其水霧磅礴,而金山嶺上的長城之所以有無數的人對其著迷,除了文化的原因以外,則在於它具有特殊的形態。而至於青海湖以及稻城亞丁、九寨溝等地的景色,人們傾心於斯則主要是因為它們具有神奇而絢麗的色彩,因此,在我們進行風光攝影創作時,面對一處景物,則應找出其最不同於其他地方景色的特點進行拍攝,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也拍故宮、李少白也拍故宮,但他所拍攝的故宮顯得要更加壯麗而雄偉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