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創業必備什麼

  投資創業需要具備什麼知識嗎?如何才能做好投資創業?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投資創業必備知識

  投資創業要留意那些地方?投資創業有什麼技巧?怎麼樣讓投資創業獲利?是由投資創業專家周小強先生依據自身投資創業經驗撰寫的,周先生200元從地攤做起。經過10多年的打拼成就了移花宮化妝品品牌。現在化妝品加盟店已經超過180家,產品單品超過1000多個,暢銷於歐美以及東南亞各國,年營業額突破10億港幣,被譽為投資創業方法大師。

  我們為什麼選擇投資創業?肯定有人說。是為了未來有車子,房子,還為了妻子跟孩子。當然。在我們物質條件不足,人生髮展還沒有定下方向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通過投資創業來掙到更多的錢解決生存問題。當生存問題解決之後呢?我們真正創業起來了嗎?還是剛發現其實養家餬口是容易,但是創業守業很難呢?有人問我,您創業那麼成功,那麼您有什麼好的創業建議呢?我會這樣回答他,僅僅能夠掙到錢的創業,那不是叫創業,只能是說投資成功了。,所謂創業,就是創造出一個產業,這個產業,是能夠給社會帶來社會價值的的產業,同時在產業創新跟維護下,得到廣大朋友的回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

  當然了,很多人剛開始投資創業的想法是,溫飽都還沒有人解決,何談所謂的價值呢?在此,我也不想說些陽春白雪的事,我只想明白的要告訴大家,如果投資創業只是為了潤利,是做不久的,別人看到您賺到了錢,別人也會弄出一些山寨的出來,優勢很快就不在是您的了。只有創新,能在掙錢和為這個社會提供價值的過程中找到平衡,這樣賺錢才會持久。現在的社會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機會比以前少,現在開個店什麼的少說也要一二十萬了,創業是越來越困能了,賺錢是越來越難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社會規則是越來越完善了,沒有空子可鑽了,因些,要真正提出對社會有價值的東西,才會有回報。

  談到這,其實已經很清楚投資創業的理念了,路徑也非常明瞭,就是在行動之前,我們必須要分析清楚,我即將對這個社會貢獻什麼,將如何做。只講概念那是很模糊的,在這裡我們來舉個例子,我就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跟大家分享。當初我剛開始投資創業的時候,就有想過,我應該去做些什麼,當時很單純的就是什麼是社會缺的,我就去做什麼。於是倒買倒賣,結果是不僅辛苦,而且還把錢給虧了。後來就仔細琢磨,是因為競爭者太多了,乾脆把剩下的兩百塊錢去擺攤,賣髮夾,就是女孩子帶在頭上的那個髮夾。那時候做這個的人還不是很多,結果掙到了十萬,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十萬,可後面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出現,最後還是辛苦和虧錢。後來我***了兩個月這樣,認真地思考過後,到底,在這個社會上我是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後來我想明白了,的確,社會缺什麼,我可以從事什麼,但是,需要的是在社會裡,你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只有真正對人們有用處的,才會被社會接受。你要麼創造出新的東西,你要麼節約社會資源,很明顯,節約資源相對於創新來講要容易得多。於是,我把目光瞄準了女性,我決定幫女性朋友節約資源。於是,移花宮化妝品店在我的手上誕生了,我努力著把成本降低,把零售價格定的非常的低。再後來,當我把所有的積蓄以及負債幾千萬全部提去和學化學的大學同學研究產品,創造品牌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都說我瘋了。可當我做出質量和兩千元差不多,零售價卻能夠通過自己鏈路賣三百元的產品時,我明白了這一切,只要能夠幫客戶節約開支的,就是有價值的。現在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移花宮化妝品得到了很多回頭客的認可,產品達到了千種之多。

  神州數碼郭為:投資和創業必備的兩種能力

  “尋找中國創客”導師郭為認為,投資人應有失敗承受能力,創業者應有犯錯總結能力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句廣告語是郭為1988年剛到聯想時的傑作。12年後,聯想分拆,他率領神州數碼團隊創業,打造出中國最大的整合IT服務商,成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品牌。今年6月3日,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作為“尋找中國創客”的創業導師,在北京西二旗神州數碼總部接受問專訪時,自稱是“一個老創客”。他提醒創業者,不要怕犯錯,最重要的是要善於總結。

  郭為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8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後加盟聯想。此後12年裡,郭為換了11個崗位,被稱為“救火隊員”。2000年聯想分拆,郭為率領神州數碼團隊二次創業,成功將其打造為“中國IT服務第一品牌”。2011年至2013年連續三年入選《財富》***中文版***“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

  與Uber相見恨晚

  問:Uber和神州數碼合作了,大家都很好奇,一個叫車軟體和做智慧城市的神州數碼怎麼會走到一起?

  郭為:今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結束後,我去了矽谷,朋友們給我介紹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其中一位朋友詳細講解了Uber的業務模式,一開始我也和你一樣,說一個打車公司跟我有什麼關係,可能我能幫它開拓點市場?因為中國也有滴滴、快的這樣類似的產品。

  但瞭解Uber的理念後,我發現它和神州數碼很相近,都希望打造一個公共服務平臺。而且他們做得很出色,從用車這個點切入,但後臺實際是在建一個面向社會的平臺。神州數碼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孤獨前行,探索一種公共服務模式,這種模式包括技術上的可行性,包括服務應用模式上的可行性,是不是能夠被接受我們也不能確定。所以當我看到Uber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確實很興奮,似乎是找到了一個知己。

  問:理念和公司實力並不完全對等。就像創業公司都能描繪很好的願景,但能不能實現,有很遠的路要走,你為什麼會相信Uber有這個實力?

  郭為:因為它已經做出來了。他們已經開始挖掘大資料,分析並創造價值。他們已經在美國的一些城市送快件、送外賣——通過精準演算法,將閒置汽車資源變成有價值的公共資源,提高效率,增加司機的收入,同時減少上路車輛,實現節能減排。這種新模式會逐步建立一套新的公共服務體系。

  今年年初,美國波士頓市已與Uber建立了大資料方面的合作,通過大資料智慧分析,提供減輕波士頓交通擁堵、發展公共交通、減少尾氣排放的合理規劃和解決方案,助力波士頓政府打造智慧城市。

  問:對神州數碼而言,Uber的吸引力在哪裡?

  郭為:我們有共同的理念,他們在實踐上比我們先走了一大步,不僅有服務平臺,還找到一個殺手級應用。所以,Uber對我們很有啟發,比如怎麼建造公共服務體系。我不能講很多我們具體在做的事情,但相信一年以後,最多兩年,我們很多東西能讓人眼前一亮。

  問:神州數碼和Uber的合作,會以怎樣的方式展開?

  郭為:首先是在理念上的交流,接下來可能會在技術上做一些交流,不見得一定會產生具體的東西。用一個比較俗的詞就是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問:未來神州數碼還會跟更多的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嗎?

  郭為:當然。神州數碼是從非常傳統的IT業務起步,經過十年,我們從邊緣走到主流。下一個十年,神州數碼要擁抱網際網路,從主流走到前沿,也就是讓資訊科技滲透到我們服務的各個領域。

  別人看我像堂吉訶德

  問:能簡單描述一下你們要搭建的這個智慧城市平臺嗎?跟現在網際網路公司的平臺,比如淘寶、京東有什麼異同,也會開放嗎?

  郭為:一定要開放。今天是一個非常開放的世界,沒有人可以封閉,去單打獨鬥。一定要融入到大生態體系裡,公司這個植物才能夠更好生長。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城市服務平臺,未來大家都會生活在網際網路環境裡,老百姓每天都要和這個平臺接觸。

  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除了政府服務網際網路化外,市民現在接觸到的這些網際網路生活,也會嫁接到這個平臺上,變成一個覆蓋生活、辦公、政務,全方位的平臺?

  郭為:對。比如早晨一起床,你的智慧手機或手錶會把你的時間表,通過一個虛擬影象推送到眼前。你可能又做了一個早操,也會被記錄到你的個人空間裡,你的早餐會根據運動量和身體狀況被定製出來。

  一出門,Uber或者滴滴等智慧交通工具把你帶到公司,在車上你能通過網路空間把今天採訪物件的資料資料彙集,你處理後發給相關人員。甚至可以通過虛擬畫面,對採訪情景進行提前設計。

  採訪結束後,你要辦出國護照。把所有電子證件發給相關部門,過幾天就能收到護照了。

  下班前,你可以提前調節家裡的空調,冰箱會告訴你缺什麼東西,然後你在網路超市選購,還可以預約廚師做飯,下班回家飯菜就做好了。

  這些是我們能想到的一些簡單的智慧城市情景。

  問:這些已經跟科幻大片差不多了。但這些場景,之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分別描述過其中的片段。神州數碼有什麼吸引力,能讓大家把產品彙聚在這裡?

  郭為:就像說你為什麼打電話要通過中國移動呢?因為有很好的網路。我們當然不是唯一的***,這就看誰的服務更好,誰搭建平臺的水平更高。

  問:你說過,“Uber來了,我不再孤獨”。你的孤獨感來源於什麼?

  郭為:沒有人理解我做的東西是什麼?我們做這個事情四年了,我最早說這個事情的時候,別人覺得是天方夜譚。

  問:有人嘲笑過你嗎?

  郭為:今天仍然有人笑話我。所以,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像堂吉訶德,自以為是,別人像看笑話一樣***看我***。

  問:所有顛覆傳統的人,一開始都是不被別人理解了。

  郭為:誰知道我是顛覆,還是什麼別的。但這就是我的體會,覺得自己看到了未來,而且這個未來對國家、社會都是很大的機遇,但別人不一定這樣看。

  說顛覆不如說改良

  問:之前你帶領神州數碼兩次成功轉型,現在看你的創業才剛剛開始。

  郭為:對,我就是個創客,一個老創客。

  問: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行業都面臨被顛覆,你準備顛覆什麼?

  郭為:與其說顛覆,不如說改良。就像人鍛鍊身體,把多餘的贅肉消滅掉,人才會更健康。現在企業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減掉不必要的環節。所以我覺得未來“網際網路+”的主方向是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結合,不斷自我改良,使行業產生新活力。比如工業製造,網際網路的人想顛覆沒那麼簡單。

  不管是工業4.0,還是工業網際網路,還是中國製造2025,我覺得都會以製造業企業為主。又比如現在比較熱的網際網路金融,所謂的顛覆性短期是存在的,但最後一定還是以傳統金融業自身的改造為主。網際網路金融會有一個客戶群,但不會很大,只能起到刺激作用。

  問:怎麼解釋現在創業熱情高漲,創客們在每一個細分領域進行嘗試,希望創造一個新體驗。你的這番話對他們似乎是當頭一棒。

  郭為:我們的市場經濟還不是很成熟,鑽一些市場漏洞可能形成一些突破。就像當年有人在網際網路上做股票,以為傳統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會被顛覆。最後的結果是證券公司網際網路化。再比如蘋果的iPod對音像公司的影響,只是更多版權公司要和蘋果合作,蘋果成為新的分銷商,還是要回到事物的本質。你再顛覆,人類吃飯穿衣的需求始終存在。

  問:但以前我要去超市買東西,現在網上買。超市這個商業體就是面臨顛覆。

  郭為:最終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全是這樣,還是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應該只是一個多樣性的選擇吧。

  問:你這次創業要改善的是什麼問題?

  郭為:比如說要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環境問題、人口的快速膨脹問題,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使這個城市變得更美好。

  問:現在“網際網路+”創業的核心機會是,用網際網路的力量,把中介、分銷商直接消滅。作為中國最大的分銷渠道,你怎麼接招?

  郭為:現在說分銷商完全沒有價值還為時過早。未來這個行業的成長會很慢,就像城市的水、電、煤氣公司一樣,不見得有多高的成長性,但這是社會需要的,它不會消亡。

  改變世界要腳踏實地

  問:很多人認為現在是創業的最好時期,你認同嗎?

  郭為:對,所謂創業最好時期,就是兩個東西聚到一起,一是技術快速變革;二是社會變革。比如中國在轉型升級,會有很多新需求。現在國內這兩者匯聚到一起,就會產生大量的創業機會。

  問:你認為創業者需要具備的第一素質是什麼?

  郭為:創造力極為重要。沒有創造力,叫什麼創客?就像莎士比亞的戲劇把英語正規化定型,京劇給中國戲劇的形式下了定義:一個馬鞭就代表一匹馬,一個臉譜代表一種性格的人。我認為創業者要有應用情景的想像力,知道在什麼情景下這個東西會發揮作用。

  問:創客成長為企業家需要不斷學習。你認為哪個要素最重要?

  郭為:前一段時間,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到清華大學演講,他講了一句話我很認同,一個偉大企業家要有改變世界的想法。如果只是要賺錢,很難做大。我非常討厭為了掙錢,不計手段的人。掙錢了又怎麼樣?鑽漏洞發財了有什麼意義?

  問:但是也有人認為,創業者一開始不要抱著太大的夢。

  郭為:我覺得不矛盾,改變世界要腳踏實地。

  問:你剛做神州數碼的時候,有那麼遠大的理想嗎?

  郭為:有,從一開始我就是這樣想的。我當初選擇聯想,也是因為柳總***柳傳志***說,我們的企業要走向國際,我們要產業報國,是這樣的大旗吸引了我。

  投資人應有失敗承受力

  問:很多人認識的郭為只是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其實你早也發生角色轉變。介紹一下你作為投資人的成績?

  郭為:我現在有投資一些企業或者跟一些創業企業合作,主要是圍繞數字化中國概念展開的。

  問:對於你經手的投資專案,是以公司名義去投?還是以你個人名義去投?

  郭為:都有,天使是個人的,因為有巨大風險,投1000個能有1個成功就不錯了。儘管我鼓勵創業,但並不是說所有人創業都能夠成功。中國過去的文化是鼓勵大學生找穩定的工作,現在應該變了,要鼓勵孩子們去闖一闖,試一試。哪怕創業兩三年沒成功,再去找工作也沒有關係。

  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做投資的?

  郭為:主要還是從做智慧城市之後。我們變成一個平臺公司,就像馬雲開淘寶一樣,要讓成千上萬的小企業到這個平臺上來,我們需要支援這些企業,讓他們成功。他們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做平臺就是讓人家成功。

  問:到目前為止,你比較得意的投資是什麼?

  郭為:神州融的投資感覺還不錯。他們藉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熱潮,搭建了一個風險管理的服務平臺,最近拿了不少獎項。

  問:現在很多像你這樣的企業家轉型做天使。你怎麼平衡這兩個角色?

  郭為:做這種投資可能還不是我的長項。其實雷軍對我影響挺大,他是天生的創業者,***對機會***很敏銳,我更擅長大的資本運作,能夠做資源整合。

  問:就是聚焦在智慧城市這個專案上?

  郭為:對,在平臺搭建過程中,我們會組織一些創客群。比如前一陣在成都,我們組織了20多家平臺上的企業結成創新聯盟,我們也會在那裡建立孵化器,建立產業投資基金,和政府合作,和地方基金合作,鼓勵創業者到我們的平臺上來。今年是20多家,我希望未來幾年能做2000家,這樣才能把平臺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是我們的主要方向。

  問:現在更多的資金湧向網際網路高科技領域,短短几年天使投資成本貴了好幾倍。你認為有泡沫嗎?是否有破裂的風險?

  郭為:我覺得現在是相當正常的狀態,投資人應該有失敗承受力,過去是撿便宜,市場沒有熱起來,所以專案成功率很高。

  失敗時要善於總結

  問:回顧你個人的成長過程,你認為個人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郭為:很難說。我當時加盟聯想,和今天創業沒什麼差別。那時全國研究生只有2萬人,可以說選工作,好機會多得是。我到聯想,還是想把個人價值發揮到最大。不是我個人有多牛,是那個環境造就的。比如那個廣告詞***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也是在討論環節裡,碰撞出來的,只是我組織了這個事情。包括後面的工作,讓我管財務,我哪懂,還是靠團隊力量。個人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現在我還在學習。

  問:你現在在學什麼?

  郭為:什麼都學,和網際網路相關、和技術相關的東西,只要是有用東西,都要去學。

  問:這些年,你學到最重要的知識或技術是什麼?

  郭為:不好說,就像當初我覺得自己不適合PR***公關***工作,柳總批評我,你不會跟人打交道,什麼工作都不會做好。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就在學習如何跟人打交道,跟媒體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通過媒體進行營銷,以至於後來有人說我是中國公關第一人。我只是在工作中,不斷學習。

  問:你剛參加工作時的夢想實現了嗎?

  郭為:當然,我現在比當時的夢想,已經走得更遠了。那時候根本沒有想到能做到現在這樣,只是覺得跟著柳總一起闖天下就挺好。

  問:你還曾經調侃自己是一個容易犯錯的CEO,你犯過什麼錯誤?

  郭為:2001年我們上市,2003年就出現很大的虧損。我當時做軟體服務,我是拿著本書去做的,這個產業怎麼做其實自己並不是很清楚,什麼人適合做這個,也不清楚。結果犯了一系列錯誤。我覺得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不斷總結,不斷接受教育的過程。

  問:年輕創業者一開始也會犯錯失敗。對他們,你有什麼建議?

  郭為:最核心東西是要善於總結。一是對自己的總結,是不是創業這塊料,如果一次兩次三次都搞不清楚,這個人就不可救藥了。第二才是總結事情本身,是不是有商業價值。做企業做到最高層次,是要做出社會價值。世界上什麼機構時間最久?一是學校,二是教堂,因為他們的社會價值巨大,所以長命百歲。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