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本科畢業論文

  藝術類大學生既有作為大學生的群體特徵也有藝術專業特徵的個體特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藝術類學生管理探析

  一、藝術類學生特點

  1、思維活躍不僵化,自由想象力豐富

  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受其專業影響,思維大多活潑跳躍,充滿激情,富有創新精神,相對而言則不夠重視現實,或者說是忽略現實,沉浸於天馬行空的理想世界。和普通大學生相比較對事物更加敏感,卻看得不如普通大學生有深度。熱愛專業藝術,但很少關心現實尤其是時事,更有甚者缺乏現實世界常識。熱衷於創造設計,行事往往比較自我。

  2、情感豐富充滿熱情,藝術生大多性格直接,情緒表現明顯,有領導力

  藝術類學生比起普通學生更加遵從內心喜好厭惡,常常感情用事不夠冷靜理智,無法理智的看待事物。正因如此,藝術生不喜歡被約束,很難正確的去看待一些管理條例或者規章制度,不能理解老師管理的一些做法,衝動的感情就會促使他們直接對抗管理,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3、有專業特長但文化課相對薄弱

  文化素質的薄弱必定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沒有文化底蘊的藝術生既無法創造出富有深刻內涵的藝術品,對他們的工作生活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雖有藝術專業特長但知識的匱乏的藝術類學生也常常會形成不喜愛甚至厭惡文化課的心理。許多藝術生踏入高校校園後,都展現出比較好的綜合素養,並且相對普通學生更加優秀引人注目。而其中一部分創新能力及社會活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會走出校園,利用社會資源在社會中開展各種活動工作,豐富課外生活。

  二、藝術類學生特點產生的原因

  1、社會影響

  相對於文化課藝術專業更注重實踐,藝術生的課程也更傾向社會,更早的受到社會影響的藝術類學生比普通大學生更獨立,有主見,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規劃或有期許。但是豐富的社會經驗也使他們受到一些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比普通大學生更加早熟的藝術生更早的見識到社會上一些灰暗的東西,對心理造成一些影響。

  2、受國家招生政策影響

  高考時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不高,藝術生的大多數時間用在專業技能的培訓學習上,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內大大縮減,當然不排除因為前期無法跟上中學時期的文化課程,後期差距拉的更大以至於很難彌補的原因。

  3、受環境影響

  藝術生性格影響,所處環境和普通學生不同,成長經歷也不同是藝術生明顯區別於一般大學生。所擁有的才藝使他們有表現欲的基礎,環境造成性格更加直接。藝術類學生從小就參加許多藝術特長班,在口才、溝通、社會交往等多個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能力。經常參加一些活動和表演,培養了勇氣和能力。

  三、藝術類學生管理對策

  綜上所述,藝術類學生所獨具個性特徵使得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遇到了新的重大挑戰,不同於對普通大學生的管理,如何管理引導藝術類學生,幫助他們揚長避短、發揮專業技能和提升自身素質,已經成為管理工作亟待研究的一個特殊問題。

  1、輔導員和高校學生工作幹部需要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和政治建設學習

  不斷學習新知識,時刻跟隨黨的步伐,嚴格要求自身。要發揮學生黨員和遞交過入黨申請書同學的模範帶頭作用。黨團共努力,形成好的班風,養成好的紀律。針對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專業、班級之間可以組織開展班風、學紀等方面主題班會,相互監督共同進步;作為管理學生的直接負責人,輔導員的責任與使命相當重大。身為藝術類學生的輔導員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導者和引路明燈,用自己善良的品格、優秀的能力、親切的交往、淵博的知識為學生樹立榜樣,好的輔導員在某些方面甚至會成為學生努力地方向和目標。身為輔導員,在適當的處理學生各項事務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緊跟時代的步伐,保持學習進度以免與社會現狀脫節,也不會與學生產生代溝難以交流。身為輔導員不僅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理論,熟悉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了解一些心理學、法學、健康等多方面知識,更好推進學生管理工作。身為藝術類學生輔導員更需注意,藝術生更加的敏感和情緒化,好的輔導員至關重要。

  2、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文化課學習

  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心態,使學生學生在學生管理工作改變被動為主動,代替老師行使職能,這樣學生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輔導員老師加以輔助,學生自主管理使管理制度更容易推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當學生成為管理者的時候,也會更加理解老師的管理和理解制度的合理性。學生通過成為管理者,進一步增加了對班級、專業的責任感,服務同學的榮譽感。對身為管理者的學生幹部應當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真正融入同學內部。切忌形式主義,做到真實真誠的對待同學,使學生幹部成為學生和學院老師之間的橋樑,真正做到解決同學困難困惑;針對藝術生文化課薄弱的現實狀況,加強文化課培養,拓寬知識面。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主動學習並將文化課中學習到的知識融入到本專業領域內,創造出有內涵的新作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薰染,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引入藝術生專業,可以適當帶領藝術類專業學生參加中國傳統文化作品展覽等。合理安排學生進行自習,自主學習文化課知識,安排自習時間為學生解疑答惑。

  3、擬定建立規章制度,配合人性化管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是管理,必定要設定規章制度。只有在確定了的規章制度下,才能夠獎罰分明,違反規矩就要受到懲罰。規章制度管理下的藝術生們才會是平等的,公開的制度才能保證公正才能使學生信服。在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前提下管理學生,使習慣於自由散漫的藝術生不逾越底線,遵守大家共有的約束條款;在對藝術生進行管理時應注重人性化管理,事出必有因,不能一味的按照條例執行,要究其原因,分析事件發生的各種因素。如果學生違反條例不要急著處罰,將事情查清楚才能更好的管理,若是錯的找出原因從根源改正杜絕,若是情有可原應當酌情處理,人性化的社會應當運用人性化的管理。過度的依靠規章制度只會引起學會的逆反心理。

  範文二:師範生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類招生思考

  一、藝術類師範生在培養過程中存在困境的原因

  1.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較薄弱

  因為高考藝術類的招錄成績相對較低,一些學生因為文化課成績較弱而選擇了藝術類特長。在文化課成績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考取了學前教育***藝術類***專業,到大學後對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很難在短時間形成較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部分學生普遍表現出文化課成績較弱,對學習理論層次較難的課程理解起來相對較為困難,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較差,在學習越來越難的困境下逐步陷入了越學越差、越學越不想學的惡性迴圈之中。

  2.學校管理與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偏差

  有些學校用比較嚴苛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約束,如查課。雖然將學生拘於課堂之中,卻導致不少學生身在課堂心在外,上課睡覺、玩手機的現象比比皆是。大學課堂的學習更注重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把控和學生的自我學習,但藝術生本來理論基礎較差,上課更依賴於教師的講解,而面對高校教師一節課推進的大部分教學內容很難做到全面掌握,因此,在此種狀態之下,形成越學不會越不願意學習的狀態,逐步失去了學習的興趣。3.教育合力的影響表現相對較弱。大學的環境與高中不同,學生缺乏教師與家長相對嚴格的約束,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後開始放任自流,如果學校管理嚴格還能稍微約束學生脫離課堂的行為。有的學生管理層與教學層對學生管理不統一,經常會出現學生打完考勤之後再逃課的行為。有個別家境較好的家長,未積極鼓勵學生安於學習,這不僅會影響學生本人,甚至還會影響班集體中其他成員的學習。學生平時對就業的意識淡薄,在就業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明顯不積極。

  二、學前教育藝術類師範生實現專業發展的途徑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對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上提出了詳細的要求。高校在培養學前教育人才時,只有遵循國家出臺的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相關檔案要求,促進師範生培養,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師資力量。

  1.從思想上引導,夯實理論知識的學習

  針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表現,教育者更應該關注在思想上對學生引導與教育,要增強藝術類師範生的教師意識,提高其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學生只有喜歡、熱愛教師職業,並且認為自己適合從事該職業,才會對職業產生認同感,由此形成的認同感才是穩定和持久的。因此,要做好藝術類師範生對學前教育專業興趣的引導,讓其瞭解大學階段的理論學習對工作都有基礎作用。在大學期間所形成的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對個人的影響尤為重要。

  2.加強教學技能訓練,提升師範生的技能

  在校期間要加強藝術基本功的訓練,如聲樂、舞蹈、鋼琴等藝術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大學期間還應分階段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訓練,強化練習口語表達和書寫能力,重視訓練教師教學基本功,實踐類課程則應注重教師技術訓練,行為獲得,可採用講解示範法、行為訓練法、微格教學法、模仿法、自評他評法等,並列舉教學例項,使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在轉化為學生有效教學行為上起到較好的效果。此外,還要提高學生的課程組織與實施教學的能力,開拓幼兒園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通過組織參觀與實習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拓展教學能力。

  3.發揮教學與管理的雙重指引作用

  管理人員與任課教師應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彼此之間形成的教育合力對學生產生影響,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針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較為薄弱的情況,教師要合理組織、調節教學內容,注重對理論的基本概念和邏輯體系的分析講解,教學的實施不僅是完成教學計劃中各項內容的規定,更重要的是面對教育物件的現實情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節,如果僅僅為了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學只成了“教”,而忽視了教育物件的“學”,並不能成為真正的教學。

  4.做好就業指導與規劃,調整就業期望值

  高校除了開設就業指導方面的課程外,還應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指引作用。要對學生講明學前教育的發展前景和荒廢學業的利害,學生經歷未來就業的可行性分析,摒棄來此專業只為獲取畢業證的念頭,本著安然、平和的心理投入到學習中。同時,還應加強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提高自我判斷力,並準確進行自我定位,提高就業和求職的能力和技巧。要引導學生進行就業心態的調整,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思想教育,使學生的就業期望更加理性,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此外,還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到需要的學前教育機構的崗位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