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在河南的農村,現在有什麼農村養老保險的最新政策嗎?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60週歲以上老人可領養老金

  此次規定,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我省農村居民,均可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為了體現國家要求的新農保制度的普惠性,使得經濟相對比較困難的老人能享受到國家提供的基本保障,對於國家新農保試點啟動實施時已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不設定補繳“門檻”,參保後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此外,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計發係數相同***。139是國家根據目前我國老人平均壽命計算出的係數,按照這個標準支付,基本可實現終身支付所需資金的平衡。

  政府每年每人補貼30元

  12月11日,河南省政府釋出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按照規定,新農保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個人按年繳費,目前暫設100元至500元5個檔次,由農村居民自主選擇繳費標準,參保人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給予適當鼓勵,具體補貼辦法由當地制定。

  為調動廣大農村居民的參保積極性,河南省確定,省、市兩級財政對農村居民繳費給予每年不低於30元的補貼。其中,省財政每人每年補貼20元,省轄市財政每人每年補貼不低於10元,都計入個人賬戶,作為將來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數。新農保待遇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以中央財政補貼為主,中央財政補貼的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我省要求試點縣***市、區***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以每人每月不低於5元的標準進行補貼。

  《實施意見》要求,試點縣***市、區***為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有條件的地區對烈士遺屬、領證的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和雙女戶父母參保繳費可給予適當補貼。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對村民參保繳費給予補助。

  老農保併入新農保

  河南省《實施意見》下發之前,已有部分省轄市試點了農村養老保險,那麼,老農保如何與新農保進行銜接呢?

  對於開展老農保工作的地區,要徹底解決老農保基金債權債務等歷史遺留問題。在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週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週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可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併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準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新農保參保人員因身份發生轉變或戶籍變更需轉移養老保險關係的,個人賬戶資金可隨人全部轉移;無法轉移的暫時保留其個人賬戶,待條件成熟後再轉移。

  1000多萬農民將受益

  此次,河南省確定通許縣、偃師市、滎陽市等21個縣***市、區***列入首批新農保試點。據初步測算,這21個縣***市、區***試點工作全面展開後,將有1000多萬名群眾受益。試點縣***市、區***農村60週歲以上老人有望在明年春節前領到第一筆養老金。

  據統計,中央財政每年對我省試點縣***市、區***60週歲以上農民補貼約8.7億元,省、市、縣三級財政對農民補貼約3億元;試點縣***市、區***60週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增加六七百元的收入。

  河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要繳多少

  河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繳納金額=個人繳納+地方政府補貼

  個人繳納:根據國務院下發的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準,目前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

  河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河南地方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因為每個地方的平均收入不同,所以每個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所繳納的金額梯度是不一樣的。

  政府補貼:地方政府對農民參保繳費進行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不少於30元,記入個人賬戶。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適當的激勵政策,引導有條件的中青年農民選擇較高標準繳費、長期繳費,以提高自己將來的養老金水平。

  提示:河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要繳多少錢?河南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是由個人繳納和政府補貼兩部分組成,個人繳費標準由當地政府酌情制定,政府補貼每人每年不少於30元。

  河南農村退休後養老金咋計發?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

  10月1日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對於10月1日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髮給過渡性養老金,並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具體辦法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按照國家規定製定並組織實施。

  該《辦法》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10月1日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不納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範圍,仍按照國家和我省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資金由原渠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