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的基本注意事項

  地震是嚴重的自然災害,那麼,你知道地震發生時該注意哪些事項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大多數地震是有感或輕度破壞地震,所以遇震時一定要鎮靜。地震發生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身體應採取的姿勢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如果地震發生時在房屋裡,要趕快選擇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臺、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牆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氣管道的支撐,減小傷亡。對於戶外開闊、住平房的人,震時可頭頂被、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牆,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來說,不要跑出建築物,最好就近找個安全處躲避,待地震後,如果需要疏散,再沉著離開。

  需要注意,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夜間地震時,要爭分奪秒向安全地方轉移,不要因尋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誤時間,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斷電源,關閉煤氣,熄滅明火。照明最好用手電筒,不要用火柴、蠟燭等明火。

  地震中被埋壓怎麼辦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千方百計保護自己,相信會有人來救援。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

  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要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訊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並節約使用。

  震後,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崇高美德。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後20分鐘獲救的救活率達98%以上,震後一小時獲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後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佔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築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獲得生命的。在施救時,要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於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墟,切忌強拉硬拖。對飢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後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採取包紮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

  教育部門震前應做好防震工作

  要加強對學生的地震和應急避震知識教育,並通過學生宣傳到家長和社會中去;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制定震情應急措施,建立制度,做好避震防災的演練; 檢查學校次生災害隱患如實驗室、樓梯、疏散區道,並採取切實措施,防患於未然; 檢查學校危舊建築,做好抗震加固工作;發現地震傳聞或謠言在學校和社會流傳時,應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絡,並採取適當措施做好闢謠和宣傳教育工作。

  地震發生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時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裡。如果教室是樓房,一定要記住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震後教師要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當在操場上時,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去再在老師的指揮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