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預防與自救逃生方法
由於地震災害的人員傷亡主要由建築物倒塌造成,地震發生時迅速反應就成為成功避險關鍵。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地震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預防防震的方法
1.學習地震知識
——學習地震知識可使你在地震時不害怕、不驚慌,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瞭解家庭、學校和辦公房所處的地質構造情況。
——掌握基本的地震防禦辦法。
——注意身邊自然界的異常現象。
——不要聽信和傳播地震謠言。
2.室內防震措施
——高櫃要和牆體固定在一起,以免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較高的傢俱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最危險的是組合傢俱,可用角鐵或結實的木條固定各部分,再和牆體連線,或乾脆拆除。
——固定底座帶輪子的傢俱或物品,如鋼琴等。
——固定桌面上的貴重物品,如計算機等。
——繫緊或加固懸掛物,如燈具、掛鐘鏡框和廚房用品等。
——取下陽臺圍欄上的花盆、雜物。
——臥室,尤其是老人或兒童的臥室,儘量少放傢俱和雜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有條件的家庭,可設計一個室內避震空間。如重點加固一間居室或在床上增設結實的抗震框架等。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熟悉電、水、氣閥門的位置,掌握正確的關閉方法。
——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農藥、有毒物品放在屋內。
3.室外防震措施
——正門、樓道、走廊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選擇疏散避震的安全場地。場地應就近、寬敞,應避開高大建築物、電線杆、磚牆、路燈和變壓器。
——釋出臨震預報的地區,應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點修建臨時防震棚。在外期間注意衛生,防火,儲備飲用水等,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
4.準備一個防震包
——防震包應足夠結實,內裝食品、水、急救藥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為是備用應急,所以應按保質期及時更換食品和水。另外,還應準備小鐵鏟、鉗子、改錐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時發揮作用,準備一哨子,可以幫助救援人員發現你被埋地點。
古訓 “伏而待定”
“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這是1556年華縣大地震後一個叫秦可大的文人在《地震記》中總結的經驗。他是說;當面臨一次大地震時,人們往往來不及躲,最好就近尋個安全形落如櫃或`土炕的一側,伏在地上,注意保護頭部和脊柱,等待震動過去再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簡單說,就是伏而待定。 古人這個方法很有效,唐山大地震時也得到了驗證。就是到現代化,如果您住在高層,來不及下樓,為減少室內懸掛物砸傷或碰傷,採取這種保持鎮定就近避險的方法,仍不失為一種應急之策。
選擇小開間、堅固傢俱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從發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幾秒的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瞬間冷靜地作出正確的抉擇。強震襲來時人往往站立不穩。如果一時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時,儘可能找個枕頭、坐墊、書包、臉盆或厚書本等護住頭、頸部,待地震過後再迅速撤離到室外開闊地帶。
1.在住宅樓房和平房:要遠離外牆及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等開間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體位置可選擇桌子或床下,也可選擇堅固的傢俱旁或緊挨牆根的地方。住樓房的千萬不要跳樓!
2.在教室:學生應用書包護頭躲在課桌下或課桌旁,地震過後由老師指揮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間:迅速關掉電源和氣源,就近躲藏在堅固的機器、裝置或者辦公傢俱旁。
4.在商場、展廳、地鐵等公共場所:躲在堅固的立柱或牆角下,避開玻璃櫥窗、廣告燈箱、高大貨架、大型吊燈等危險物。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
5.在體育館、影劇院:護住頭部,蹲、伏到排椅下面。
6.在車輛中:司機要立即駕車駛離立交橋、高樓下、陡崖邊等危險地段,在開闊路面停車避震;乘客不要跳車,地震過後再下車疏散。
7.在開闊地:儘量避開擁擠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兒童,避免走失。
8.特別提醒:地震時,許多習以為常的東西都可能成為致命“殺手”,必須予以高度提防。
地震自救方法
儘量找一些毛巾、衣物或者其他布料,將它們弄溼,掩住自己的口鼻處,包住頭部,防止吸入灰塵引發窒息,也防止東西砸傷頭部。
儘量保持自己的手腳活動,清理壓到身上的物件和塵土。
觀察周圍是否有物件能夠藏身躲避,或者挪動身邊的東西支撐起上方的物件,以免它倒塌,同時擴大身邊的活動空間,多一些空氣。
如果是與其他人一起被壓埋在一個地方,那麼要互相鼓勵,互相說話吸引注意力,千萬不可都放鬆。
努力尋找和開啟通道,設法朝著有光的方向和寬敞的方向移動。
一時之間找不到辦法脫離困境的,一定要儲存體力,不能隨意浪費力氣,儘量尋找水和一些生活代用品,為自己爭取延長生存的時間,等待救援。
因為被掩埋或者被困在某一個密閉環境中,所以光是喊救命有可能無法讓外面的人注意到,所在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利用其他的方式來向外界傳達呼救資訊,比如用硬物敲打牆壁,敲打水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