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探訪大山深處的孩子作文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元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看看以下小作者寫探訪大山深處的孩子的作文吧!

  探訪大山深處的孩子

  暑假,媽媽帶我從桂林開車五小時一起去了國家級貧困縣桂林龍勝縣偉江鄉,探訪大山深處和我同齡的孩子——伍麗燕、蒙乘龍。

  兩位小朋友的家都在高高的山上。上他們家一定要爬山。很少爬山的我,才爬了一半,卻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站在山下看看他們的家,好像也不遠,沒想到也爬了40分鐘呢!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下山時,一看下面,小腿不禁發起抖來。媽媽問送我們下山的伍麗燕:“走這條路你一共摔了幾次?”伍麗燕說:“數不清了。”我想山裡的孩子每天爬山上課多辛苦啊,不過,現在伍麗燕所在的偉江鄉民族小學有國家資助的宿舍,可以住宿,就不用天天走山路。不過學校的條件和我們學校比差遠了。

  我們去探訪的兩位小朋友家都屬於貧困家庭,蒙乘龍的媽媽去世了,姐姐在外地上大學,爸爸也在外地打工,他一個人住在家裡,僅有隔壁的大伯幫忙照顧照顧他。伍麗燕的父母身體不好,哥哥也在外地讀書,家裡負擔很重。雖然學習條件差,但兩位同學的成績都很好。蒙乘龍年年成績都是“年級第一”還是“優秀班幹部”、“優秀宿舍長”,很厲害。暑假一個人在家練鋼筆字,字寫得漂亮極了。

  伍麗燕的成績也很好,總在年級前五。伍麗燕還自學劍橋英語和電子琴,在她的房間看到她不知從哪裡借到的一架破破的電子琴,看到她努力對照學校音樂本上的簡譜自學彈琴,我感動又慚愧。媽媽為我請了音樂學院教授教我彈琴,而我總是馬馬虎虎地練琴,一點都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機會,我決定回家要好好練琴。

  這次探訪,我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我交到了山裡的少數民族朋友,他們那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而我們城市裡的孩子也有優點和長處,我們以後可以互相交流學校,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