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書籍讀書心得體會3篇
讀書篤行, 學以致用 ,新教育的讀書觀。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養生書籍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養生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範文1:《字裡藏醫》讀書心得
這是一本讓我等了8年的書,讀之,我有一種聞道之喜。
有人云:文以載道”不如“醫以載道”,我想“醫以載道”不如“人以載道”。 但是要做好人我想最基礎的是從字去載道,去悟道。
象顯於外,道藏而於內,大道至簡,而徐老這本《字裡藏醫》是一本真正的從字載道,從字載醫之書,此書有著中醫傳統文化的濃郁的芳香與福澤。
《字裡藏醫》共4章節,第一輯說的從健康談起,第二輯說的從性命談起,第三輯說的從疾病談起,第四輯說的從膾炙談起,徐老一共舉了46個詞語,讀完這本書,準確的說,不能說詞語,而應該說是92個漢字。
在第一輯從健康談起,徐老很詳細的說到“飢餓”,我特別對這2字解讀甚是贊同,我懂得了“餓”比“飢”更嚴重,“餓”是傷心,在書中他說到一句話我覺得說的很精妙,徐老在書中曰:“很多人問我吃什麼有益於健康,我說吃什麼不重要,怎麼吃,什麼時候吃才是關鍵。不飢不餓的時候不吃,哪怕是到了吃飯的時候外界的時鐘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鐘。這時候進食無異於強暴自己。如果加上麻辣鮮香作料刺激胃口,無異於服用春藥強暴自己……即使到了又飢又餓的時候也要慢慢進食,細嚼慢嚥,吃到吃八分飽就打住,留點兒餘地,留點兒想,來日方長嘛!想起一句話,你看風景的時候,風景也在看你,你在吃飯的時候,飯也在吃你,所以道家和中醫認為,人這一輩子吃的飯是有定量的,小吃幾口,多吃幾年,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可是看到美食如同擁抱美女,有幾個能忍得住呢?忍得住就是神仙。
你看徐老師說的多好呀,多麼生活和幽默形象呀,讓人在會聲一笑後卻懂得了養生之道,就2字卻隱藏瞭如此深厚的底蘊,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解讀以及對古文字的奧妙。
第三輯說“疾病”2字,在未看書之前,我還一直認為“疾病”就是生病的意思,孰不知原來“疾”和“病”是大有區別,一向認為自己還是有點文字底蘊的我,但是讀了徐老的解讀後,竟發現自己還未小學畢業。疾病的初期稱為“疾”,而“病”是“疾”的發展,我懂得了人要防微杜漸,在“疾”之前就要調理好自己的心身,以免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此也印證了真正高明的醫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書中太多讓人啟迪的知識,也不逐一二舉例了,也只有心領神會了,徐老他是用一個大醫的高度,從書中我領悟到,無論是有心之“愛“的相濡以沫,還是無心之“愛”的相忘於江湖,這都是以一種哲學的情懷,我都薰染其中,在這些文字的解讀中,走出了對傳統理解的誤區。
《字裡藏醫》我覺得它是一本很有實用性的書,實用性外還有著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認識和解讀,我明白了漢字也有魂魄,反而覺得在中國當下有很多人是一個沒有魂魄的巨人,物質極度富有,而靈魂極度貧乏。
話落於此,突然想起一事,去年一些所謂的中國學者,還有3000名專家參與,歷經8個寒暑竟然搞出《通用規範漢字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居然是對“44個漢字整形”。
我想這些專家學者的孔乙己化,說到底,是中國文人自命“精神貴族”的悠久傳統在當代社會的死灰復燃。近十幾年來,專家學者的地位漸趨優越——雖然不如官員顯赫,老闆富有,但也沒有他們的壓力或限制,到了教授、研究員一級,便待遇優厚,終身無虞——於是乎老毛病又犯了,一會兒要改春節,一會兒要用熊貓代替龍來做中華民族的象徵,一會兒又要改革字型,以至很多的漢字已經失去原本的意韻了……他們總之沒有消停的時候,這些偽議題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客觀上幫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忙,也從一個側面凸顯了專家學者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生存狀態。
孔乙己替人抄書,是自己弄錢養活自己,這些專家學者,則又拿工資,又拿津貼,研究的學問與“經世致用”這四個字連邊也沾不上。而且據說現在某些所謂教授潛規則女生,以嫖娼的方式“扶貧”。現在又弄出對漢字的褻瀆,我想他們是沒事找事,製造混亂。我是極力反對對文字“整容”,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一個美女。她小時候就挺美。但是所謂的精力充沛的文字專家們,仍在拼死維護他們使喚手術刀的“權威”,一次又一次躲在犄角旮旯裡瞎費工夫在折騰漢字,我想這實在得不償失。
這種對漢字的整形的囂張,我想這是某些國人的無知和愚昧,以及良心的喪失。
在浩瀚的中華文化字典裡,其實“醫道”始終獨立而鮮活的存在著,一方面道以醫顯,另一方面,從醫入道,從字入道。我想漢字一直以來是中國人心靈上綻放出的花朵,是中國人人心的造化。讀《字裡藏醫》我感悟到,要想了解人,不僅可以從身體入手,去傾聽五臟六腑生剋制化得交流,而且還可以借文字表達思想諸多方式入手,去傾聽五臟六腑生剋制化的交流,而比如從“飢餓”這簡單的二字,當我們真正瞭解其真意時候,我們一定會被打動,因為我們熟悉那些情感,那些方正而如畫的漢子就像手紋一樣清晰、神祕,熨貼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
我想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字;有中國的字的地方就有中國詞,就有中國心。我們說著、唱著、書寫著,每一個漢字都珠潤飽滿,聲音嘹亮。我們都愛著、恨著、感動著,從造字的倉頡開始,我們古老的生命便以一種方方正正的方式存在,並在世界歷史寫意的綻放。
徐老為了說清楚其中的道理,他不咬文嚼字,而在書中統統採用打古文引證的方法,他不說這個概念“是”什麼,而是“象”什麼,就如同在《易經》裡畫出卦來讓你看它“象”什麼,然後去感悟真理:他不用大概念來壓人,而是發掘生活的點滴來映照我們的心靈,因為現在很多人心靈都扭曲變型了,因此我想徐老這本書是智慧之書,而不是知識之書,是可以讓一個民族懷著熱情世世代代反覆的閱讀的書。
我感嘆《字裡藏醫》選題立意與視角的廣度和寬度還有深度,把每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重新挖掘探索,從生命的涵義、從做人的涵義、從養身保健的涵義、從中醫藥理的涵義,依推原始經典再次解讀,即是對中國文化之根柢的一次全新的漫遊和感悟。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裡。
徐老用他的淵博的學識,獨到的眼光,睿智的見解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和智慧。他在書中一邊旁徵博引,一邊結合自己淵博的中醫知識底蘊去解讀每一個詞語,不得不讓我茅塞頓開,醍醐灌頂之感。
《字裡藏醫》的經典猶如一扇扇高聳入雲的大門,在原始的塵封中一直在等待著被叩響、被喚醒,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真誠,我們便能從中可以去觸控那些傳統的古老而睿智的魂靈……
也許讀完此書的一刻,我才感悟到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求醫不如求己。《黃帝內經》曰:精神內守,病安何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緣認識真正有德行的醫生,再說有些道行很高的醫生一生中看的病人也極極有限,屈指可數,因為自己通過修身養心與天地合把病防範於未然,自己治療的是未病,若到醫生那去了已經是治已病了。但是還是要經過得道醫生的點化,還是要自己不斷的學習,才能達到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之境界,也許我想要學好中醫,必先去修心。習醫先修身,心不正則醫不正,術太高。但對人和社會的危害也越大。
世界上最高的學問都是研究人的學問,我想思想和哲學上的差異並無法阻隔人類生命肉體認識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不解決人的問題,我想就不是學問。《字裡藏醫》是研究人的,也頗具現實意義,它是從詞語來研究人之本性的經典,它是從語言文字入手來研究人性的問題,當一切從人出發,我們的心靈便隨之開啟,我們的學問便落到了實處,我們的快樂也會油然而生……《字裡藏醫》又何嘗不是一種大學問呢?
突然想起徐老師說的: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我想中醫這是一門仁術,從字入醫,它源於一種根本的、深沉的愛,源於一種沉靜的力量及心靈的閱讀,它熨貼了我們的生命的根。
養生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範文2:《養性延命錄》心得
《養性延命錄》原題陶巨集景輯。陶巨集景,生於公元456年,於536年去世,享年81歲。陶氏是南朝齊樑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他通過自己養生的心得體會,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養生學做了較為全面的總結。
在靜養方面,本書強調益氣、保精、攝神是養生大法。認為“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還指出養生宜順天時、適地理、和陰陽,取其中和,無太過,勿不及。例如“勿大溫消骨髓,勿大寒傷肌肉,勿咳唾失肥液,勿卒呼驚魂魄,勿久泣神悲慼,勿恚怒神不樂,勿念內志恍惚”。只有這樣,“能中和者必久壽也”。
在動養方面,本書指出氣功、導引、服氣、吞津諸法,都有利於健康。有關方法介紹,如《服氣療病篇》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命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口四,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吹以去風,呼以除熱,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口四以解極。”《教誡篇》引《黃庭經》說:“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名曰飲食自然。自然者則是華池,華池者口中唾也……漱而咽之,溉髒潤身,流利百脈,化養萬神,支***肢***節毛髮宗之而生也。”現代研究表明,唾液分泌障礙會引起面板萎縮,彈性減弱,色素沉著,脫髮,皮脂腺分泌減少等。可見在進行氣功、導引的過程中,將口中唾“漱而咽之”,有助於改善發、皮、骨、筋狀況,增進功力。
在食養方面,書中提出“百病橫夭多由飲食”,“飽食即臥生百病”的觀點。因此,在《食誡篇》中要求人們食不應過飽,飲不應過多,不要夜食。該書還指出,飢餓之後進食,“食必多”,大渴之後飲水,“飲必過”。因此應當在出現飢渴感覺之前,“先飢乃食,先渴而飲”,才會使身體受益。書中提出,為了防止“飽食即臥”引起的疾病,應“食畢當行,行畢使人以粉摩腹數百過,大益也”。
養生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皇帝內經》心得
大家都知道《皇帝內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一部醫書,而道教醫學也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作為一個道教的教職人員來說《黃帝內經》也是我們學習道家醫學中最基礎的理論典籍。
我最初看《黃帝內經》是白雲觀的一位老信徒推薦我看的。一年前我被分在上海白雲觀實習,在這裡有幸遇到了一位退休的老中醫陳醫生。在這實習期間只要一有空我們就在一起聊天,她經常和我談她那個年代所見到和所認識的道長是什麼樣子,有什麼學識。尤其是談到“十道九醫”的話題是,每次她都鼓勵我,讓我有時間多看看這方面的書,並推薦了《黃帝內經》,《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解剖學》這幾本書讓我看。
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把《黃帝內經》一遍,由於自身學識的不足,我只能談談讀完《黃帝內經》以後的感想。在我看來《皇帝內經》的主要內容就是告訴大家怎樣讓自己不生病。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概括為三句話:好好睡覺,好好吃飯,不急不氣。
一:好好睡覺
我為什麼把好好睡覺放在第一位呢?因為養生的第一大補就是睡覺。現在人生活壓力很大,再加上花紅酒綠的夜生活非常誘人,熬夜已經是普遍的一種現象了。晚上不注重休息白天上班精力也就跟不上了,於是就拼命的喝提神藥或者是興奮沖劑,把人體的精力都提前釋放出來,這就很容易導致體力的透支和身體素質的減弱,一些慢心病就慢慢的滋生了。
如何睡覺呢?《黃帝內經》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上說的很明白了!春天要“夜臥早起”,因為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之季,天地之氣也在春天開始萌發,也是人體陽氣生髮的季節,要求人們順從自然界春生的規律,一般保持在晚上十點半左右入睡,早上六點左右起床,這樣有利於人體內陽氣的生長。夏天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但是“夜臥”並不是提倡夏季熬夜,而是提倡應夏季的晝夜變化特點按時作息,晚上十一點之前入睡即可,早上六點左右起床。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較大,如果經常熬夜,會增加對身體的傷害。夏天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睡個午覺,午覺有利於氣血平衡,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時間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不要超過一小時,否則適得其反,干擾晚上正常的睡眠時間。秋天要“早臥早起”,因為這個時節天地的氣機開始收斂了,所以我們人體的氣機也要收斂了,所以人應該要早睡早起。為什麼要早睡呢?在中醫裡面秋天還稱為“秋殺”,意思就是秋天的風對人有一定的殺傷力,所以這是時節人要早睡。冬天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就是冬天要晚點起,幾點起呢?一定要等到太陽升起了,天地的陽氣升起來的時候人才可以起床。冬三月萬物祕藏,樹葉沒了,營養都藏到根裡面去了。昆蟲青蛙等等都看不見了,都跑到地底下冬眠了。所以這個時節人應該早睡晚起,如果已經進入冬天了,你還沒有睡覺,就會耗散陽氣,當陽氣被耗,邪氣就會乘虛而入。所以冬天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出門,外面寒氣太重了。
睡眠為什麼重要,我們去看看天地萬物,植物要想拔節的話一定是在夜裡,寅時就是夜裡肺氣開始輸布全身氣血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要靠深度睡眠來完成,所以再熬夜不要熬到十一點,最好九點就要睡覺,早上五點到七點就要起床了,因為那時天門開了,人的氣也開了,所以那個時候人也應該起床了。良好的睡眠不僅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恢復我們的體力。
二:好好吃飯
由於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早就吃穿不愁了。這就導致了許多家庭拼命的去吃貴的東西,吃以前吃不到的東西。一桌菜看下來幾乎都是葷菜,而且不是油炸就是紅燒的。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病情的產生,現在把這些病都簡稱為“富貴病”。那何謂好好吃飯呢?我概括為下面幾點:一日三頓,定時定量,按時按量,五穀雜糧,葷素搭配。看似非常簡單的幾個字,但是現在有誰敢說這幾點我都做到了呢?幾乎沒有!
我們每天都在大魚大肉吃的藉口是我們需要補充營養。什麼叫營養呢?好多人都沒能正確的理解。吃進去,能被吸收的這才叫營養。而吃進去,不被吸收的那叫垃圾。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中醫裡面把消化食物的那個能量稱作為“氣”,如果食物不能被氣化,就不能吸收,不能吸收就會長期堆積,堆積到一定的程度,就產生了這種淤滯物,也就是現在人們叫的“癌”。所以我們提倡餓了再吃,你餓了,說明你已經把之前吃的食物消化完了,如果到了吃飯的時候,肚子脹脹的不餓,說明上頓的食物還沒有被消化,沒有被消化的那就是垃圾。所以大家給自己定一個量,這個量使你下頓吃飯的時候能感覺到飢餓。
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嘴早就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去吃飯。張開嘴,看看裡面的牙齒。最裡面的是兩顆槽牙也叫大板牙。槽牙是幹什麼的呢?以前的槽就是磨盤,磨麥子,磨五穀雜糧的,也就是現代人說的粗糧。緊接著的是兩顆小的槽牙,這是磨細麥細糧的,也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精糧。接下來的是一顆虎牙,不用我說大家聽名字就知道這是用來食肉的,也就是現在說的葷菜。再下來就是兩顆門牙,兩顆門牙排列整齊就像切菜的菜刀,所以門牙就是我們用來吃蔬菜瓜果的。總結一下按比例來算的話就是兩份的粗糧,兩份的精糧,一份暈菜,兩份素菜。所以我們做菜的搭配和吃菜的順序就可以按照這個比例來。還有一點我想提醒的就是不要吃反季節蔬菜瓜果。那些瓜果蔬菜就是用農藥浸泡出來的,所以菜農和果農都不吃自己種出來的菜,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瓜果蔬菜是怎麼長大的。
三:不氣不躁
現代人都很忙,人心浮躁,急於求成,急功近利。學生時期忙著各種無休止的考試,回家又有學不完的作業,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等參加工作後,又忙著掙錢。因為幾十萬的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來,不賺錢怎麼辦?等票子有了,房子有了,孩子、位子也有了,身體卻垮了。
俗話說:“百病氣上身”,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黃帝內經.靈樞篇》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溼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起居”,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了生氣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生氣不但浪費身體的血氣能量,更是造成人體各種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從中醫養生來說,人生氣發脾氣時,氣會往上衝,直衝頭頂,所以會造成頭頂發熱,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禿頂。嚴重的暴躁,有時會造成肝內出血,出來的血會留在肝裡面,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血瘤,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吐血,而吐出來的這個血就是來自肝裡面的,這些聽起來都很可怕,但是都是真時的情形。而現代西醫學也研究發現,人生氣的時候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都複雜,而且分泌物還具有毒性。因此愛生氣的人很難身體健康,就更加談不上長壽了,所以西醫學裡面就發出了:“生氣等於自殺”的警告。其實我們細細想想讓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外乎爭執和吵架兩種。回想起來有這個必要嗎?最後氣壞了身子不還是自己難受嗎?所以我們要不氣就是要想的開,接受你不能改變的,做你可以做的,要永遠保持心平氣和,永遠保持著快樂。
我們繼續來分析下急躁的躁字,躁是一個足字旁,所以急躁的人就表現在腳上。站在那一會兒走來走去的,坐在那二郎腿又抖來抖去的,這個人肯定躁了。為什麼呢?那是肝躁了。在《黃帝內經》中把肝比作將軍之官,為什麼是將軍呢?它有名必有實呀。只有大智大勇的才為將軍,如果有勇無智,匹夫也,如果有智無勇,書生也,如果說他智勇雙全,這才成為將軍。將軍之官管謀慮的。當肝出現噪的時候,必定謀慮不周。而肝膽相表裡,膽又為中正之官,什麼是中正呢?中正這個中字是上下通徹,左右和諧的意思。所以中正之官是專管決斷的。如果說你謀慮不周了,你決斷不能夠中正了,那你思考問題肯定是亂的,最後決斷是錯的,那你還能幹什麼呢?所以你看看,人一急躁一生氣,不僅給身體帶來傷害,也給工作和生活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該如何拿捏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
《黃帝內經》的主旨不僅僅是要治病,更是要改善人的生活習慣,讓人不生病,達到真正的養生目的。隨著國門的敞開,世界文化不斷湧入中國,我希望我們在學習別人先進文化的同時也不要忘掉自己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我們學習了新的技術,製造了新的器械,是對的,但這只是外物,只是工具,是不能代替主體本身的。醫療器械再先進也只是工具,不是人體,它只能用於幫助我們,而不能取代我們。
最後以《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裡的一段話結尾,“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
看過養生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