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文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參閱。

  1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陪爺爺、奶奶回老家戶縣給爸爸的爺爺奶奶掃墓。

  我們大約9點左右從高新路出發。剛一上高速路,就發現今天路上的車特別多,簡直就跟平時城裡堵車時候一樣。聽爸爸說,車多的原因主要是今天很多人都跟我們一樣,回老家掃墓;還有許多人去春遊;同時,今天高速路免收“過路費”也吸引了許多人選擇開車走高速公路。我們的車就像“蝸牛”一樣,走走停停,平時大約20多分鐘的路程,今天走了足有將近一個小時,我都快暈車了,心裡特別難受。

  回到老家的小村莊時,已經快11點了。爸爸把車停在老家的門前,爺爺從車上拿下了一包“紙錢”,又從爸爸的二叔家借了一把鐵杴,就和爸爸一起去村子外不遠處的墳地了。我也想和他們一起去,可奶奶和媽媽不讓我去,我只能和兩位女士一起跟著爺爺和爸爸走了一半,就站在路邊,遠遠地看著他們繼續往前走。我看見他們走到了墳地裡,在一個“土堆”前站住,過了一會兒,他們點著了一堆火,好像是在燒“紙錢”,他們還在那裡鞠躬。掃完墓,爸爸扛著鐵杴,和爺爺一塊兒走了回來。這時,天陰得很厲害,我們擔心下雨,就匆忙和老家的親戚告別,上車回家了。

  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果然就下雨了,我馬上就想起了一首描寫清明節的詩,我就背給大人們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

  今天是清明節,我知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踏青的日子,而且清明一道,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期末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連日來的幾場春雨頓時使我們感受到了春寒料峭,趁著這個清明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煙花三月下揚州”,切身體會一下江南三月的美景如畫。

  油菜花是清明時節最常見花了,我們陝西漢中的油菜花也很有名,但是今年我們來到了江蘇泰州,輕搖小船,盪舟水上在油菜花的花海里穿行,這還是第一次呢。來到這裡,你會看到在遼闊的水面上,千姿百態的垛田形成了千個湖中小島,島上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一望無際,真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美景。

  我們還遊覽了著名的瘦西湖,聽它的名字你就知道了,它是很纖細的一個湖泊,瘦西湖最著名的景點有五亭橋、小金山、熙春臺、長提春柳、白塔晴雲、二十四橋等,好好遊覽一圈需要一天的時間呢!這個時節正是瘦西湖最美的時候,綠樹鮮花,滿園春色,真是美在江南呢!

  來到揚州就不能不去看看何園和個園,都是以假山聞名的園林,“四面串樓環水抱,幾堆假山嘆自然”樓串樓,園套園就是何園的特色。“四季假山”就是個園的特色,還有滿園的竹子舉知道當年的主人是多麼喜愛竹子,個園就是因竹葉形狀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因為這句詩詞我一直很嚮往美麗的揚州,當我走進揚州,瞭解了古老揚州很悠久,很詩情畫意,就像瘦西湖那樣,一湖平靜的綠水,讓人心曠神怡,很希望能再來揚州!

  3

  記得幼兒園的時候過清明節,我、姐姐、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烈士陵園給逝去的烈士們掃墓.

  那天清晨,我們帶上鮮花和水果,驅車前往烈士陵園.在車上,我的心裡即沉重又緊張.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是來掃墓的,可是怎麼沒拿掃帚?”媽媽和爸爸聽了以後哈哈大笑, 姐姐笑得更是誇張, 嘴幾乎和碗一樣大.”你們笑什麼?”我納悶的問.我看見姐姐想說什麼, 可是話還沒出口就又笑了起來.媽媽的樣子很是奇怪, 緊皺著眉頭, 似乎又想笑.我說:”怎麼了, 到底怎麼回事?”媽媽平靜了心情,說:”哎呀呀,掃墓是指給祭祀逝去的人們.不是真的拿掃帚去掃!”

  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烈士陵園.我原本以為陵園裡會很冷清,可是沒想到到了之後那裡有很多來給烈士掃墓的人.爸爸讓我把花束和水果拿來,我恭恭敬敬的把鮮花和水果拿來. 。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看著這些墓碑,眼前浮現起一幅在戰火紛飛的沙場上戰士們勇猛殺敵的畫面.好像刀、槍、子彈碰撞的聲音就在我的耳邊迴響.這些英勇無比的戰士,為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不顧一切的殺敵,甚至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獻出.只是,我們的幸福生活他們都看不到.我們只能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報答他們.

  想到這裡,我依依不捨的向這些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 ...

  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揹著這首古詩,一轉眼,今年的清明節又到了。

  在清明節假期裡,我和媽媽決定一起到外婆家玩。一道外婆家,姐姐邊跟我說等一會兒我們要到外婆家後山上去採茶葉。聽了這個“大喜訊”後,可把我樂壞了。於是不一會兒,我便提著個小籃子,跟著媽媽和姐姐還有外公外婆一起上山了。

  爬了好一會兒,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放眼望去,那滿山遍野的茶樹綠蔥蔥的,樹幹上長滿了嫩綠的葉子。這時我已經累得快吃不消了,乾脆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但看著滿山的茶樹,頓時我又有精神了,一下子站起來。

  開始採茶葉了。別看採茶葉看起來挺簡單,就是想摘樹葉一樣,其實這裡頭還有不少學問呢!首先,採茶葉最起碼要先識別哪些茶葉能採,哪些不能採。比如像哪些顏色是深綠色葉子就不能採,因為茶葉的顏色變成深綠色後,就意味著這片葉子老了,不能用來泡茶了。要採茶葉就要採那些顏色是嫩綠,剛剛冒出新芽的茶葉。而且在採茶葉的時候,不能只摘茶葉的葉子,一定要把葉子的莖也連著一起摘下來,不然採的茶葉都是一片一片,零零碎碎的。根據我的採茶經驗,不一會兒,我就採了一捧茶葉,我將鼻子湊上前去,聞了聞手裡的茶葉,一股清香朝我臉上撲來,啊!真香啊!我把手裡的茶葉放在小籃子裡,繼續採茶。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採了一籃子的茶葉了。然而時間也在不停地流逝著,太陽快下山了,這才使我們也各自拿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向山下走去。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把我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一路上,我們都沉浸在茶香之中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