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用勵志故事

  相信奇蹟,才會創造奇蹟,有時,信心比金子還重要。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郭威,一個充滿陽光與朝氣的年輕人,美國矽谷80後中國天使投資者。在舊金山和聖何塞100公里的101公路,他以一個天使的名義找尋和支援下一個“百億公司”。兩年來,他接觸了一千六百多個專案,投資了26個專案。這顆耀眼的新星,很快便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郭威對商業的接觸,最早是從高中開始的。那時,他不滿15歲,在新加坡上高中。由於學業緊,他不能玩遊戲,他卻發現了魔獸世界中的商機,於是他就僱人打遊戲賺金幣,然後通過微信方式進行線下交易,硬是在不能打工的新加坡,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從那時開始,郭威認識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和能夠做好的事,於是在當時,他選修了經濟、商業兩門課程。

  2008年,郭威赴美國舊金山大學,讀企業家創業專業,開始系統學習風險投資,並嘗試炒股。大學畢業後,郭威出於對風投的愛好,和對矽谷創業文化及創業者的崇拜,決心做投資。他用大學炒股賺的錢加上親朋好友們的支援,開始在矽谷創業,但很快就遭遇了失敗。

  第一次創業的失敗,對滿懷夢想、充滿自信的郭威是當頭一棒。那時的他,心情非常低落,甚至將親朋的鼓勵當做是對他的同情。一次,他和父親一起去看一場馬拉松比賽,幾名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之間距離很近,但是一名緊隨其後的運動員,在最後的100米突然加速,最終贏取了馬拉松長跑的冠軍。父親對坐在身邊的他說:“看到沒有,成功就在最後的100米,在這100米里,由於你力量的保持因素沒有處理好,你失敗了,如果你將失敗當成動力,衝過這100米的挫折,成功最終還是屬於你的。”

  父親的話讓郭威不覺一振,頭腦頓時清醒起來,是啊!自己為什麼不在失敗後正確面對自己眼前的100米呢?認識到這一點,他開始正確面對朋友們的鼓勵。接下來,在朋友的帶領下,郭威去矽谷最棒的孵化器路演,他看到那些被請去的投資人都是矽谷大牛,更重要的是整個路演日把矽谷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開始接受失敗,開始認識到正是因為失敗,矽谷才有了一個又一個“奇葩”的點子。在不斷完善點子的同時,才成就了各種成功。矽谷創業者們有著不怕失敗的衝勁,有著敢於顛覆的自信,為此,郭威的內心慢慢堅定起來,他對自己說:“我要成為天使,最棒的天使投資者!”

  有了目標,就有了希望。郭威開始募資,在矽谷、紐約和國內合作伙伴的幫助下,他開始到灣區和舊金山看各種專案。2013年中旬,他在近千個專案後果斷地投出了第一筆,雖然很長時間沒有得到回報,但他認識到有些專案的回報是漫長的,不能操之過急。接下來,他將全部家當投給一個遊戲團隊,投資後,他甚至沒有了吃飯的錢,好在那個專案很快就給了他五倍多的回報。

  郭威就是這樣,認準的專案就會毫不猶豫地進行投資,而投資的成功讓郭威更加堅定,也更加勤奮。每天清晨5點半,他就從矽谷最南端的聖何塞驅車出發,一路貫穿灣區的101公路再穿梭於擁堵的舊金山各個孵化器咖啡館和創業公司。他趕大大小小的會,見每一個要約見的人。他還在矽谷、紐約、北京、深圳以及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城市遊說他遇到的富一、二、三代們,讓他們把買車的錢用來投資天使。兩年來,郭威接觸了1600多個專案,成功投資了26個專案,從基因工程改造到比特幣平臺,從最初投專案的表現平平到之後投資的公司業績一直保持良好勢頭,還有一些公司他已經順利拿到下一筆投資。

  郭威的成功很快就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同時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當記者採訪這個年輕又充滿自信的天使投資者時,郭威對記者說:“失敗離成功只有100米距離,正是我在失敗後正確面對這100米的差距,才讓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成功。”

  ***二***

  多年前,有一位19歲的年輕人正在念大學,晚飯後,他習慣地拿起導師給他安排的作業,他是一個極有天賦的學生,幾乎沒有什麼數學問題能夠難住他。和往常一樣,他很快就完成了前面的習題,可是在做最後一道題時,他卡住了,感覺寸步難行。

  這道題是他從未遇到過的型別,要求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一個正十七邊形的圖案來,他冥思苦想,但始終找不到破題的方法。一向聰明好強的他不相信自己做不出來,他覺得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數學問題,只是自己暫時沒有找到方法而已。後來,他索性邊畫邊想,並採取一些非常規的思維。當東方發白時,他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天,當他將作業交給導師看時,導師驚呆了,顫抖著問他:“這是你自己完成的嗎?”他點點頭說:“是的,它幾乎耗費了我一個晚上的時間。”導師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無比高興地說:“簡直難以置信,你竟然用一個晚上的時間解決了這個兩千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要知道,阿基米德沒有做出來,牛頓沒有做出來,包括我自己也沒有做出來,你真是一個難得的天才。”

  他就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多年後,當高斯憶及這段往事時,仍感慨萬千地說,如果當初導師告訴他,這是一道懸疑兩千多年的數學題,我恐怕用十年的時間也未必做得出來。

  與高斯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著名的短跑名將班尼斯特。長期以來,體育界一直認為,人類不可能打破4分鐘跑完一英里***約1609米***的極限。史上最好的成績是4分1秒4,它由瑞典選手根德爾·哈格創造的,此後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接近這個數字。對此,許多田徑教練和心理學家進行了無數次科學研究,他們認為要想突破這個“夢幻1英里”,除非達到一種理想的狀態,即:氣溫在華氏68度左右,沒有風,地面堅硬幹燥,周圍還要有很多熱情的觀眾鼓舞士氣。但就讀於牛津大學醫學院的班尼斯特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成為第一個突破4分鐘極限的人。隨後,他利用在醫學院學到的知識,制定了一套獨特的訓練方案,並刻意遠離那些控制著這項運動的教練和經紀人。

  1954年5月6日,這是一個見證奇蹟的時刻,但老天爺似乎並不眷顧班尼斯特,那天的天氣很不好,不僅下了一場陣雨,還颳著每小時15英里的逆風,現場的觀眾也寥寥無幾。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種不理想的狀態下,班尼斯特卻以3分59秒4的成績跑完了1英里,實現了人們一直渴望突破的紀錄。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班尼斯特打破紀錄後的兩年裡,竟然有將近400人打破了這個神話。

  ***三***

  我一向以為有錢人的膽子是大的,有錢人是財大氣粗的。同理,窮人就應該是膽小而自卑的,直到我應朋友之邀和他一起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時,才真正讀懂了窮人的膽識。真正改變了我原先看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間卑微的草屋位於南山山谷,裡面生活著一對貧困的夫婦,丈夫胡合薩七年中只把自己關在冷室裡看書。

  一天,他的妻子含淚對他說:“看看這裡,我的好男人!你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呢?我一直在給別人做衣服和洗衣服,但是我沒有多餘的衣服和裙子穿,再過三天,我們就沒有糧食吃,我們就要挨餓受凍了。”

  聽到這些話,這位中年學者合上他的書本,走到戶外。在抵達市中心後,他攔住了一位紳士:“您好,我的朋友!誰是這城市裡的首富?”

  “貧窮的鄉下人!你不知道博尤恩嗎?他可是百萬富翁,他的金光閃閃的屋頂誰不羨慕?”

  胡合薩走到百萬富翁的房子前,進入大門口,他發現裡面屋子的門是敞開的,他向主人說:“我需要1萬美元為資本做生意,我要你借給我錢!”

  “好吧,胡合薩先生,我會借錢給您的。你到阿鬆市場照顧一下委員會的商船。”

  “非常好,先生。”胡合薩說。

  “誰承攬了阿鬆市場最大的委員會商船業務,誰就會獲得最多的金錢。”博尤恩說。

  “好的,那我去照顧商船了!”胡合薩說。

  胡合薩走了,所有其他客人問這位百萬富翁博尤恩,他為什麼 要把這麼多錢交給一個陌生人。但富人回答:“即使他穿著再破爛的衣服,如果他在別人面前都沒有感到恥辱或自卑,而且從他的眼神中還能夠看到一種大無畏的精神,還有他那洪亮蓬勃的聲音,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少見的超人男子,他是一個有頭腦的人,值得我信任。錢常常使一個男人成為一個卑躬屈膝的小男人,而他卻和他們不一樣,他是一個大男人。我很高興幫助這樣一個大男人做大生意賺大錢。”

  這則故事裡的胡合薩雖然是個窮人,但是他卻以自己超人的自信和膽識成功地取得了百萬富翁的信任。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膽識與他的貧窮和富有無關,而與他所擁有的才能和智慧有關。一個真正有聰明才智的人,哪怕他曾經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人,也一樣會通過自己的智慧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