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鄉村高二作文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關於感受鄉村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

  感受鄉村

  當清晨第一束陽光穿過層層樹葉,透過玻璃,打在窗簾上,映下了斑駁的梭影,陽光似乎就在窗外等你來迎接,新的一天就開始了。拉開窗簾,一束束溫暖的光線便一蹦一跳地鑽到你的房間;推開窗,經歷了漫漫長夜休憩的花花草草們顯得更有活力,在陽光下閃耀著明亮的顏色,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芬芳。懷著好心情,鄉下人便三三兩兩下田去了。

  老屋深色的瓦片沉澱了多少歲月的痕跡,臺階上青青的苔蘚也有一種雅緻的清新,門前那棵老槐樹依舊枝繁葉茂,站在樹下回想著花開的季節,似乎還能聞得見當日那陣陣清香。老屋前的幾方土地上種了些綠綠的蔬菜,還有那嬌豔欲滴的紅玫瑰和雍容華貴的牡丹,地上不知名的小花使得老屋顯得更有風韻,勤勞的人們在院中剝著金黃的玉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走在鄉間小路上,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沒有喧雜吵鬧,靜下心來,你會聽到那特有的“田園交響曲”,當然,你也可以和那群可愛的小精靈們一起放歌。渴了,便有在田間勞作的熱情的鄉村人給你舀一碗純天然的“農夫山泉”。

  傍晚,勤勞的鄉村人便回到家裡生火做飯,嫋嫋的炊煙讓鄉村平添了一份朦朧的美麗。

  鄉村的夜很靜,辛勤勞作一天的人們早已入睡。月光灑滿了整個村莊,漫天的星星就是月兒對鄉村的祝福。

  當城市的喧囂和繁雜讓你是去那種“悠然見南山”恬靜,初上的華燈淹沒了月光的閃耀,霓虹燈亮過天上的明星,鋼筋水泥建起的高樓大廈遮住了藍天,請感受鄉村,觸控最自然的風光,找回最原本的自己。

  感受鄉村

  雨後,踏著散發出泥土特有的腥香氣息的鄉間小路,悠悠地來到兒時常嬉戲的外婆家。久立在外婆家門前的絲瓜藤架下,凝望著那掛滿絲瓜的架,一陣喜悅湧上心頭:我又回來了……

  我喜歡在盛夏時來到這個有我回憶的鄉間村莊。在這個百來戶人家的村莊中,生活著質樸誠然的鄉村人,他們熱情好客,即使我幾年沒有回去過,他們也能認出我。

  盛夏時節,許多水果蔬菜都成熟了。炎熱的午後,太陽依舊掛在空中,我會像老鼠一樣偷偷地跑到畦田中,看著在熱風中搖曳生姿的綠油油的瓜果蔬菜的葉子,我就會深呼吸一下,然後在田地旁的茅草架上躺下繼續睡午覺。在風中,聞著葉子的清香,悠然睡去。每到這時,舅舅們就會笑我,從他們爽朗的笑聲中透出的質樸和豁達震顫了我的耳膜……

  這裡的人吸引著我,但是這裡的夜空卻給了我另一番浪漫的情懷。

  傍晚,在霢霂小雨中,偶爾的一滴如氣體的雨落在面板上,那種觸感在盛夏中分外清晰。抱著外婆親手編的蘆葦蓆,笨拙地爬上平房屋頂,再笨拙地鋪好那張辛苦搬上去的蘆葦蓆,欣慰地躺下,開始數天上的星星,找自己能叫得出名字的星星:天樞星,北極星,牛郎星,織女星……在房頂上,最期盼的是能見到一顆流星。可惜,我等了那麼多年,守侯都成了空。

  每年的夏天,在那個固定的房頂上,都會有一個女孩躺在蘆葦蓆上,將天空的色彩從毛藍等到了深藍。在鄉村獨有的音樂背景下,沉沉地睡去,而在她閉上眼後,一顆流星滑破了天際……

  在鄉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樂園。在田地裡,我們能捉到蛐蛐,能捉到蝴蝶;在河邊我們可以捕到魚和蝦;在草場上,我們可以遊戲可以捉迷藏,我們可以烤玉米、烤地瓜,感受生我養我的鄉土氣息。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沒有五彩的霓虹,沒有燈紅酒綠。這裡只有參天的綠樹,冒著炊煙的農家小院。但是在這裡,人可以平靜那顆追名逐利的心,可以完全地展現自我,能夠不再辛苦的生活,人可以拿掉臉上的面具,以真實的自我展現在自然心中,並且融入進去。在自然情懷的薰陶下,昇華自我,陶冶情操,享受更美好怡然的生活。

  鄉村,在我疲累時會接納我的倦怠,會在靜靜的土地上等候,等候離家的人……

  鄉村,永遠是我眼中的淨土。

  感受鄉村

  在這裡,迎接清晨的,是一聲清脆的雞鳴,而不是恣睢的車鳴。

  在這裡,迎接清晨的,是農家細瘦的炊煙,而不是工廠濃抹的黑煙。

  在這裡,迎接清晨的,是談笑碎語的純樸農民,而不是面無表情的往來過客。

  清晨,籬笆上一聲雞叫,喚來的“扶桑日”普照著大地,也映紅著直上雲霄的一縷炊煙。田間、路上、往來談笑的農民扛著農具,允吸著晨露的清新,在佈滿汗水的大地上綻放著笑臉。他們的行為,是可貴的;他們的心也是可貴的,他們用心,用手種出來的作物,也是可貴的,那新綠,是天地間難得的生命之色,活力之色。上天呵護著它們,用風為它們送去祝福。我看見,遠方在霧靄中時隱時現的炊煙,抱著琵琶遮著半邊臉,一邊咧著嘴,一邊悠悠地搖擺上升,伸入雲端,是想在天宮奏響一曲,叫醒睡眼惺忪的天上人?

  樹梢的一群鳥兒,千百年來早已適應了這裡寧靜恬淡的生活,它們毫無霸氣地飛翔。好奇地俯瞰著霧下的一切,廣闊無邊的綠色中點綴著灰色的房屋,如棋星羅布般地零碎在天際,一直漫延到看不到、想不到的遠方。

  正午的太陽還不算毒辣,只能偶爾聽見一兩隻蟬催促著初夏。而池塘裡卻已有了荷的影子,它們有的伸出水面,含苞欲放;有的躲藏在荷葉間;有的索性綻放了幼嫩的花瓣。河裡,水靜靜地流淌侵入田間土壤的每一寸,水藻如柔波,沉睡在淺灘岸邊,撫摸著每一汪流經的水波,告訴它們,怎樣去灌溉,怎樣去成材。鬆軟的泥路旁站著一排排盡忠盡職的梧桐,偶爾會有一輛輕快的自行車,伴隨著清脆的鈴鐺穿行而過,給風留下無盡的遐想。這來去匆匆的身影,便是鄉村務農生活的真實寫照。

  夕陽映照又一次冉冉升起的炊煙,像仙人用獨特的彩筆在富有中國山水意境的黑白炊煙上抹上莫名的紫色,給紅暈的天空染上了如痴如醉的美麗霞光。在這裡,長空萬里,天空是洗淨的藍布,連白雲都沒來得及繡上,不飾雕琢的藍天牽著天的另一頭,同紫紅的霞光相映成趣。

  “曉月應知夜色好,不去天地與星辰。”這個夜晚,是月的夜晚。這月,登過“西樓”,同李煜一起目睹著寂寞的梧桐深院牢牢地鎖住了清秋之季;這月,照過驛館冰冷的地板,照醒過李白,這是寒氣逼人的霜?不,這是一顆心思念著故鄉;這月,照過客船。“煙籠寒水月籠紗”,在杜牧眼中,這籠的不是沙,籠的是那“商女”口中不情願地吟出的淒涼《後庭花》。如今,這月卻懸在寧靜鄉村的夜色之上,如繁星分享著天地的靜謐。

  夜,在鄉村暗流湧動,蟲唱著鄉曲小調,似乎說著夢話。田間,有的種子正悄悄發芽,路邊的小樹正悄悄長大,門前的葡萄架下,一隻貓摸索著夜色悄悄前行。

  當這一切都靜下來,當這一切都塵埃落定,我才不舍地離開這裡。遠處,是一處沒有夜的地方——城市。霓虹正在遠處招搖,挑戰著殘月,那一處燈紅酒綠,讓我沉重、

  鄉村,這承載了太多幸福、安寧、和諧的天堂。

  我靜靜地走在通往城鎮的路上,望了望身後熟睡的鄉村,心中,乃是思考,思考,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