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後感範文

  千千萬萬個知名與不知名的感動中國小人物,他們的故事教育、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傳承著優良的道德,他們是世間最可愛的人,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用!

  篇1

  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著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著,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麼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再說政府幹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群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淡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裡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著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16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篇2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在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螢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積澱了一年的淚水為他們而流,這淚水正是他們人生的閃光點。他們——一個個十三億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執著堅持,用為事業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時刻冒死拼搏……在十三億國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個偉大的民族有孕育可愛人民的土壤,他們正是時代的脊樑,傳承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當網路上炒作國人素質低下,缺乏精神傳承,每年的感動人物就是一個響亮的回答,他們是引領時代風尚的先鋒,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

  人的一生總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撐的靈魂才是充實和富有的,才是脫離了低階趣味的。我們不一定要去感動別人,但我們需要擁有一種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撐自己堅定自信地去實現自己的夢,這正是《感動中國》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和力量。

  國家和人民始終會選擇那些選擇了國家和人民的人。感謝這些可愛的人們,感謝與他們相遇,為我們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把美好代代延續。

  篇3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豔、秦豔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路該怎麼走;感動中國讓我們清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

  最讓我感動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時,覺得這個名字很特別,後來她的事蹟,更加感動。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專案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物件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專案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專案組終於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裝置、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她的頒獎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願善良的人,收穫福報,祝福您們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