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流程
為了扶持社會弱勢群體創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幫扶政策,其中金融扶持政策較多,例如下崗失業小額貸款、助學貸款、大學生創業貸款等。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流程
企業註冊登記方面
1、程式更簡化。凡高校畢業生***畢業後兩年內,下同***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註冊大廳“綠色通道”優先登記註冊。其經營範圍除國家明令禁止的行業和商品外,一律放開核准經營。對限制性、專項性經營專案,允許其邊申請邊補辦專項審批手續。對在科技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特區申請設立個私企業的,特事特辦,除了涉及必須前置審批的專案外,試行“承諾登記制”。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書、驗資報告等主要登記材料,可先予頒發營業執照,讓其在3個月內按規定補齊相關材料。凡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以高校畢業生的人力資本、智力成果、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作為投資的,允許抵充40%的註冊資本。
2、減免各類費用。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工商部門自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收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包括註冊登記、變更登記、補照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各種證書費。對參加個私協會的,免收其1年會員費。對高校畢業生申辦高新技術企業***含有限責任公司***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如資金確有困難,允許其分期到位;申請的名稱可以“高新技術”、“新技術”、“高科技”作為行業予以核准。高校畢業生從事社群服務等活動的,經居委會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後,1年內免予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免收各項工商管理費用。
提醒:據省工商局個體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有關政策已經執行,大學畢業生在辦理自主創業的有關手續時,除帶齊規定的材料,提出有關申請外,還要帶上大學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畢業證書等有關資料。
大學生創業金融貸款方面
1、優先貸款支援、適當發放信用貸款。加大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支援力度,對於能提供有效資產抵***質***押或優質客戶擔保的,金融機構優先給予信貸支援。
對高校畢業生創業貸款,可由高校畢業生為借款主體,擔保方可由其家庭或直系親屬家庭成員的穩定收入或有效資產提供相應的聯合擔保。對於資信良好、還款有保障的,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適當發放信用貸款。
2、簡化貸款手續。通過簡化貸款手續,合理確定授信貸款額度,在一定期限內週轉使用。3、利率優惠。對創業貸款給予一定的優惠利率扶持,視貸款風險度不同,在法定貸款利率基礎上可適當下浮或少上浮。
提醒:在榕的中行、農行、建行、民生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銀行相關人士均表示,該行目前沒有開辦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這項業務,這種尷尬情況主要緣於此類貸款的高風險。中信實業銀行福州分行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銀行在追求資金收益性、流動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其安全性。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相對其他貸款,風險高。大學生剛畢業,缺少社會工作經驗,又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或擔保,銀行一般不會輕易貸款。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即使大學生手頭上有合適的專案,但這也只是個別現象。作為企業,銀行發放這樣貸款投入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
:徐州全市多措並舉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在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關鍵時間節點,我市將聚焦畢業生就業需求,主動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工作延伸到各高校,開展“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進校園”活動,開展政策宣傳月、就業促進月、校園招聘月等“三個活動月”,為畢業生“送崗位、送政策、送指導”。
近年來,我市多措並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
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自主創業,加強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的支援,落實好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社保補貼、培訓補貼、求職創業補貼等政策,完善落實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的各項優惠政策,主動組織中小微企業集中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創造公平就業的良好環境。
通過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有針對性地提供職業指導、崗位資訊、技能培訓、就業援助等服務,確保實名登記率和就業服務率均達100%。特別是對長期失業的畢業生和就業困難畢業生,實施“一人一策”專項幫扶計劃,制定個性化求職就業方案,做到精準幫扶。同時,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落實就業見習政策,拓展優質見習單位,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崗、管理崗等就業見習崗位。
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完善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創業培訓補貼、場地支援等各項創業扶持政策,重點支援高校畢業生到新興產業領域創業。以有創業願望的大學生為重點,編制實施專項培訓計劃,進一步豐富適合大學生的創業培訓專案,充實創業培訓師資。
另外,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服務周、部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專項招聘活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搭建靈活多樣的就業資訊服務平臺,推進地方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與高校校園網、中國公共招聘網連結,打造互聯互通、優質高效的“網際網路+就業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