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刺的朋友的讀書筆記
帶刺的朋友首先你會想到誰?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晃來晃去 新月斜掛 斑斑駁駁 非常驚愕 嘩嘩作響 噼裡啪啦 慢慢活動 匆匆地爬 急火火地跑 暗暗欽佩 躡手躡腳 夜幕降臨 眼前一亮 就地十八滾 必經之路 高高興興 繁星閃爍
好句
秋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風一吹,輕輕擺動,如果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
讀後感
本文的作者應該是一句小學生,而這名小學生叫宗介華。
我覺得作者寫得十分的形象,而且還寫得十分的生動,特別是寫棗樹的那一段十分的生動。例如這一句:風一吹,輕輕擺動,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還有一句也寫得非常生動:突然,我眼前一亮,小刺蝟鑽出了水溝;徑直向棗樹底下跑來。它發現了紅棗,向四下看,來了個就地十八滾,背上扎滿紅棗一溜煙地跑回去了。
******二***:
《帶刺的朋友》是一篇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課文。學生對本文刻畫的小動物刺蝟十分感興趣,對作者筆下的刺蝟背棗、自我防衛的本領尤其感興趣。因此我抓住了刺蝟的可愛及作者對刺蝟的喜愛之情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讀—找—議—再讀”的過程中體驗。應該說,學生基本走進了文字,理解了文字,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體現出來了。
在閱讀時,學生十分投入,能理解作者對小刺蝟的喜愛之情,朗讀中能讀出情感。作者在本文中很好地運用了環境烘托的寫作方法,特別是課後練習中兩句對比的句子,環境寫得很美,很具體,在交流、討論後,學生豁然開朗,既體會了句子的美感,也知道了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方法的作用。
本單元的知識點之一是概括主要內容,幾篇課文學習以後,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文學習中,討論哪幾節分別寫了兩件事時,學生中出現了不同意見,部分學生認為“我”想法和“我”與爸爸的對話不屬於事情之中。可見學生對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劃分段落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基本能歸納出兩件事的大意。
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爸爸為什麼會笑了”等問題,學生的理解比較淺顯,只是“喜歡小動物”。我就以“大自然的奇蹟”為主要話題,給孩子們講了人與動物相互依存的關係,講了保護自然的道理,這涉及到生態平衡,他們依然似懂非懂。我想,知識的擴充套件並非語文教學的全部內容,教學中同樣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人類的保護弱小,愛護自然,珍惜生命……都是對“善”的追求。
整堂課氣氛輕鬆活躍,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投入,教學效果良好。
***三***:
天,棗樹上掛滿了一顆顆紅棗兒,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看著就讓人眼饞。
一天晚上,新月斜掛,朦朧的月光透過樹枝,斑斑駁駁地灑在地上。我剛走到後院的棗樹旁邊,忽然,看見一個圓乎乎的東西,正緩緩地往樹上爬。
我驚愕地趕忙貼到牆根,注視著它的行動。
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詭祕地爬向老樹,又爬向伸出的枝
掛滿紅棗兒的枝杈,慢慢彎下來。
後來,那個東西停住腳,興許是在用力吧,棗枝嘩嘩作響,紅棗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樹上那個傢伙,“撲”地一聲,徑直掉下來。聽得出來,摔得還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活動起來了。看樣子,勁頭比上樹的時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紅棗逐個地到一起,又“撲嚕”一下,就地打了一個滾兒。你猜怎麼著?起的那堆棗兒,全都紮在它的背上了。,它的身子漲大了一圈。興許是怕被人發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牆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了。
哎,這不是刺蝟嗎?!
我暗暗欽佩:聰明的小東西,偷棗兒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麼地方呢?好奇心驅使我躡手躡腳地迫到水溝眼兒處,彎腰,水溝眼兒裡黑洞洞的,小刺蝟已經沒有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