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愛生笑故事

  聆聽故事是一個主動的再體驗過程,它通過心理重演讓事件再次發生,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關注每一個孩子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常常會捫心自問:你會愛嗎?你會平等地愛嗎?

  記得我帶大班的時候,班裡有個男孩,長得不夠帥氣,經常髒兮兮的,還是一個調皮大王,經常做些出格的事情:洗手時把全身弄溼,有時順便還洗個頭;有意無意地用手指掐小朋友;滾地板、剪頭髮、站到桌子上……對於他的種種行為,我有些束手無策,一天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他身上,慢慢地我開始有些煩了,甚至有些放棄他……就這樣孩子們快畢業了,對於其他孩子我有很多的不捨,對於他也許心裡會有暗自竊喜”你終於畢業了”。直到畢業的那一天,我為自己的這種想法感到無地自容,也是他讓我真正明白,什麼才是愛。

  這是孩子們和我相處的最後一天,家長們來接孩子了,我一一和孩子們道別。突然他大哭起來,我有些惱火,這麼忙的日子,他還闖禍……我把他拉到辦公室詢問原因,是撞到哪兒去了?還是和誰打架了?他一直搖頭,用哽咽的聲音說:“我……我……我不想和你們分開!”當時我就淚崩了,只是狠狠地抱著他,那時的我在他面前簡直太渺小了,我連一個孩子都不如,他知道愛是不捨,愛是寬容,他愛和他吵架過的夥伴們,他愛曾經多次批評過他的老師,而我……

  多年過去了,我常常會想起他,想起他的那一句“老師,我不想和你們分開!”他將時刻提醒著我在幼教的道路上要給孩子平等的愛!

  :每個孩子都是純真的天使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一個教師只要對學生抱有強烈真摯的愛,平等對待和尊重他們,就能相應地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信任和愛戴。只有懂得愛學生,才能算是一個好老師,只有熱愛學生的教師,,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使自己辛勤的勞動產生最佳的效果。

  由於小朋友年紀還小,所以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我們班就有幾個比個調皮的小朋友。他們經常性地在班上引起大“事故”,讓我著實費神。有一個小孩,她屬於那種比較沒有定性的,不管是上課,下課,還是午睡吃點心,她都是東張西望,沒有定心,別的小朋友都能在椅子上安穩的坐著,她就比較容易走神,而且還會帶動周圍的小朋友講話,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有一次,小朋友在教室吃點心,本來都安安靜靜的,很好的氛圍。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她突然間把餅乾捏碎了,並把餅乾屑都扔在了旁邊小朋友的身上,還把牛奶也灑在了她身上,我看到了之後就讓她跟那個女小朋友道歉,但她不願意,還大聲哭了起來,到最後講不通,直接把吃的都甩到了地上。我決定讓她先冷靜一下,就先讓她自己呆著,過了一會,她自己跑到小舞臺上去了,我也不管她,想看看她到底要幹什麼,等到我給小朋友點名的時候,她開始自己去搬小椅子,然後往自己的點上走,我見狀立刻攔住了她,讓她把剛才的事情說清楚,並且向那個被潑的小朋友道歉,她一開始不肯,我就繼續跟她耗著,過了一會,她開始自己說了,並且走過去跟那個女生道了歉。

  就這個事情,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其實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姑娘,平常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有學習的詩歌之類的也學的很快,但是就是常規不行,老是跑來跑去,上課也不能定定心心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分析了這個孩子,我覺得對於她,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其實只要好好跟她說,她也會聽的。所以我經常在下課的時候把她叫過來,跟她說說話,抱抱她,她也很有耐心,會跟我說她想說的事情,看她心情還不錯的時候,我就會跟她說說她的那些表現,她也知道那樣做不好,可是知道歸知道,過了那個時候,她還是會犯,所以我要多花幾倍的時間去幫她,讓她慢慢的改。

  每個孩子都是純真的天使,他們都很可愛,但是他們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不管是性格還是其他的,都不一樣,針對不同的孩子,就要用不同的對待方法,我相信,每個孩子都需要用愛去澆灌,尤其是那些調皮的,更需要我們無盡的關懷。

  將他們放在身邊,多發現他們的優點,抓住教育時機,有情有理有力有度教育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感情,笑容,親切的話語和善解人意的目光。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寬鬆,和諧,愉快的氛圍,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有溫暖的感覺,歸屬感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

  :請給孩子平等的愛

  有人說:“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也有人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值得慶幸的是:我有這樣一份可以付出愛的職業——幼兒園教師。

  這是發生在我帶班過程中的一件小事,有次我剛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浩浩乾的。”我心想。浩浩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幹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浩浩來園後,我把他摟在懷裡說:“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麼?”“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我這才記起浩浩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誠誠弄下來的。”小燁大聲喊道。怎麼可能呢?誠誠是個安靜的孩子,說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他的存在。“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誠誠。他笑眯眯地看著我沒有辯解。“是不是你看到畫太陳舊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麼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較差的孩子,而誠誠既不優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他的名字,他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