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抹綠的散文三篇

  邂逅那一彎碧綠時,像是行走在春風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關於那抹綠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關於那抹綠的散文一:邂逅,那一抹綠色的芬芳

  五月,挽一抹蔥蘢的綠意,書一箋明媚的詩行,在半畝花田裡,植一枚綠色的希望,留一筆歲月的馨香。等你路過時,一定是滿眸的芬芳,綠意流淌。

  ——題記

  站在五月的淺夏,靜靜地顧盼,林花謝了春紅,春已漸行漸遠。而邂逅那一彎碧綠的時候,卻依然像是行走在春風裡。綠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大自然的色彩,花開嬌豔能幾時,而綠色,卻一直充盈著豐沛的生命力,生機勃勃,詩意盎然。

  最愛那一抹綠意,凝眸處,令人無限遐想,心曠神怡,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

  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去散步。喜歡看藍藍的天,悠悠的雲,寥廓無垠的蒼穹,總是賦予我無盡的遐想。喜歡那一叢叢綠色的植物,看到他們,總會激起我內心的柔軟,令人耳目一新,賞心悅目。

  如果有一種顏色可以使人賞心悅目,那麼就是綠色了。紅色給人以激情火熱的感染力,白色給人以聖潔而純真,灰色給人以沉穩而憂鬱,而黑色則給人以冷漠和壓抑。唯獨喜歡綠色,不僅因為它是生命的象徵,給人以清新、舒適,蘊含著無限生機,也是唯一能讓人安靜下來的顏色。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會不停地觀賞那一片綠意。道路兩旁繁茂的綠樹,田野裡一望無際的綠波盪漾著,心裡早被這綠意充盈著,滿心的歡愉。

  淺夏的清晨,水意未退,在綠柳掩映的湖畔公園,與那一抹翠綠,就這樣溫暖的遇見,眼眸裡跳動著說不出的歡喜。

  晨練的人們,絡繹不絕,有的健步如飛,有的在做操,有的在練太極拳,還有幾個老者,飛花走劍,如行雲流水。悠揚的樂聲,飄蕩在風中,讓你的心情也越變得越來越清爽,腳步也越來越輕盈。

  有歌聲飄過來,在臨水的亭臺上,幾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其中一位白髮老太太,正對著話筒,聲音洪亮,引起了我的注目。“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影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歌聲把我帶回到那個充滿夢想和天真的青春年代。遙想當年,在那個小城裡讀書時,我們一群人經常來到微山湖上,蕩著碧波,風吹起我們的衣衫,歡聲笑語久久盪漾在碧綠的湖面上。現在再去回想那一段青蔥的韶光,就像風吹過落葉,寂寂無聲,一場青春盛大的花事,匆匆葬於秋風。

  站在時光的門楣裡遙望,那些遠去的過往,當歲月如風般疾駛而過,總有幾筆濃烈的色彩,在記憶的畫卷上深刻,總有幾處動人的風景,在花香滿徑的小路上,彌久生香。那裡面有風,有雨,有陽光,有花香,有淚水,有彷徨,當一切風煙俱淨,光陰賜予你的,都是美好的念想。

  踏著綠色的草坪,看著一彎碧水裡那一抹美麗的倒影,路邊有幾朵盛開的野花,在朝霞裡含露凝香。此時,那滿眼的綠,分明就是那些遠去的靜美時光,充盈著美好,充滿著生命的力量。不論時光流轉了多久,它依然在漸行漸遠漸無書的扉頁上,枝繁葉茂,蔥蘢成一箋綠色的詩行。

  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鐘晨暮鼓,世事的浮華迷離了我們的眼睛,我們不能停下忙綠的腳步。寂寂無色的光陰裡,不得不向命運臣服,就這樣做了歲月的奴。終日奔波苦,而一顆疲憊的心,卻難得片刻的清靜與安寧。

  此刻,就想這樣安靜地坐擁於一片靜謐的綠意裡,與清風握手,與時光相擁。輕輕掀起夏的綠蘿,寫意生命的綠色,呼吸著綠色的芬芳,風吹過五月的枝頭,綻放著醉人的鬱鬱蔥蔥。採擷一葉凝露的新綠,養就心中一段春意融融。

  五月,挽一抹蔥蘢的綠意,書一箋明媚的詩行,在半畝花田裡,植一枚綠色的希望,留一筆歲月的馨香。等你路過時,一定是滿眸的芬芳,綠意流淌。

  關於那抹綠的散文二:那抹綠

  花兒色彩繽紛,光彩奪目,芬芳怡人,人們喜歡花兒那瞬間綻放的美麗,喜歡花兒似濃似淡的芳香,喜歡花兒凋零後,那悽悽楚楚惹人心憐的脆弱,喜歡盈盈果實掛滿枝頭的勝景,喜歡這經種子、泥土、水分、陽光、空氣、蜜蜂、雨露潤澤後的豔麗,卻不經意間就忽略了環繞花朵的那抹綠。沒有綠葉襯托,怎會有花朵兒那豔麗的芳姿?

  有人會說,色彩斑斕的花朵誰人不喜歡呢?是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人人而神往之。而我,卻尤愛那襯托著花兒的葉子,它,是經久而不衰的,它的生命就是為了付出,默默無聞的為花兒提供養分,淨化著空氣,給我們來來絲絲涼爽。

  芬芳過後的那抹綠,清香,迷人,沁人心脾,花兒的凋零是唯美淒涼的,而葉兒的凋零更是悽楚而使人憐惜的。之於北方,一葉知秋,葉子凋零預示著秋的收穫,季節的輪換。之於南方,葉子生命仿似更長,沒有季節的更替,只有新一輪生命的浮出,陳年葉子的凋落。

  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呢?其實那只是新生命替換的輪迴而已,惋惜之餘,夾雜深深地愛憐。

  記得阿桑的一首歌,歌名就叫葉子,很喜歡的一首歌。葉子,是不會飛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葉子。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唯有綠色一直以來是我的最愛,喜歡這種代表著青春與活力的顏色,喜歡這滿目的綠色,也尤為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南方小城,一年四季,綠色是主打色。處在這樣一個綠色的世界,心情總是舒暢的,閒暇之餘,靜立窗前,綠色滋潤著眼睛,頓覺神清氣爽。

  其實有時候,一件事情接觸的多了,真的慢慢就習慣了,習慣成自然,漸漸也會喜歡,凡事沒有絕對的,真的是這樣。

  關於那抹綠的散文三:窗外的那抹綠

  昨夜,下了一場雨,在燈光的照耀下,雨裡霧裡,煙雨朦朦,美麗極了。聽著外面的細雨聲,我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清晨,我幽幽的醒來,經過一夜的休息,我神清氣爽,感覺舒服極了。我下床走到窗前,開啟窗戶,撲鼻而來的是混著泥土氣息的青草味,很香,很香,就像魯迅《社戲》中描述的一樣,“船進入豆花地,滿嘴都是豆花的香味”。我捨不得呼吸,就怕把這香味給吸沒了,於是我靜靜地站在窗前。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慢慢地睜開眼,重新地打量著這個雨後的世界,映入眼簾的是一抹鵝黃色的嫩綠。我詫異驚喜極了,“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我心裡這樣想著。由於我之前一直不曾向窗外觀看,所以這抹綠對於我來說很驚喜,要不是下了一場小雨,恐怕我就要與這抹綠失之交臂了。

  那抹綠嬌脆欲滴,惹人憐愛。這時,我想起來了一件事。年前冬天,由於颳了一天一夜的大風,許多樹幹和樹枝都折斷了,更別提這些老樹枝了。我驚詫生命的頑強,大自然的創造力。老書生嫩芽,實在令人敬佩。這株嫩芽吸引了我從未有過的注意力,我對它產生了濃濃的喜愛之情。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每天關注著它的成長變化:什麼時候長出了新葉,抽出了新的枝條,葉子顏色變深變綠……

  時間一久,我又把它忘了,專注於我的寫作。每天起床後,就趴在桌子上設想,構思,如此煩瑣的工作快把我折磨瘋了,但我又不能荒廢拋棄它,因為這是我養家餬口的經濟來源,為此我只能忍耐。

  有時隔好幾天都沒有思路,我就變得越來越焦躁和不安,在屋子裡走來走去,顯得是那麼的無奈。而且,我感覺屋子裡的空氣不流通,非常壓抑。於是我想開啟窗戶透透氣。

  開啟窗戶,外面滿是翠綠,一簇簇的,一叢叢的,顯得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空氣中也夾雜著香味,令人心曠神怡,想入霏霏。我閉上眼去嗅外面的世界,吸入胸腔的滿是好聞的氣體,頓時我身上輕鬆了許多,好似要飄起來似的。

  生活又回到了原點,我依舊每天構思寫作,不同的是我會時不時地望一望窗外,找尋那一抹綠色,找到了那抹綠,我的心也就安了,於是繼續寫作。大約過了一個月,我的寫作完成了,我長舒了一口氣,我踱步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綠色,我微笑的點了點頭,向它們表示感謝。

  窗外,綠色依舊,偶爾還會傳來幾聲鳥叫,令這裡生機盎然,而我依舊習慣於每天望一望窗外,找尋那抹令我心安的一抹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