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儒家的散文

  儒家學說雖然糟粕不少,但整個內容不失博大精深,千百年來積厚流廣,其影響是深遠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關於儒家天命觀

  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孔子是志學,立志於道,德,仁,藝,“任重道遠,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的理想。他崇尚禮,禮即當時文化,孔子在當時因戰爭文化即將滅亡,“禮崩樂壞”的時候,辭官辦學。正如宋朝儒學大家張載總結儒家思想就是:“為天地立命,為生民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這是對天命觀最好詮釋,孔子所說的天與命,不是信鬼信神,天命觀是儒家基本原理。

  孔子在五十歲以前,奔波了半個生,無所成,無所獲,後來拜老子,並研學《易經》,“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讓孔子看到了德與仁的意義所在,這就孔子天命觀的基礎。他認為單靠一個人,是不能糾轉與華夏一統的命運。

  孔子的天命觀根本從《易經》感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元亨利貞,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庶出首物,萬國咸寧”,等這些《易經》卦辭中,孔子感覺改變中國必須找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根本詮釋,這就是“萬經之首”:《易經》!

  《易經》乾坤卦辭講:大,元,天,大與元乃大於天,天外有天的宇宙觀,世界觀,以世界觀看待人生觀。元為萬物之始,元分陰陽,陰陽為生之本,一切為“生”,元依於日月,依於天地,元失日月,陰陽,不能存在。

  《易經》又講:“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其凶吉”,元為本之源。元滋生有萬物,天為上,為大,天地合一,為元化生。“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就是坤,“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一個生,一個始,今天的生物學,天文學也能講通,始與生為天地合一之道,自強與載物。

  知道了大,元,天就好辦了,這就是命名的“天命觀”,是天地合一的觀點,是本源觀。

  前面說了,天地合德,日月合明,日月相推為明德,這個日月就是元,是元行,性德,本德,天德,大德。《大學》有言:“明明德”,意思就是明白性之德,天命觀就是講性德觀,本德觀,人之生,性之本善,人生出來,叫媽媽,是本性,隨著年齡長大,環境變化了,思想變化了,所以要上學讀書,要修德,這叫“啟蒙”《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培正,要奉元,奉天,奉大,奉明,奉德。如果讀書讀不好,會偷,會***,會殺人,會有貪慾,兄弟妹妹不認親了,兄弟之間沒有誠信了,對父母親不孝了,為何?忘了元,忘了大,忘了天,就是忘了本。

  出生後,讀書的目的,是修好德,叫元德,也是天德,有天德了,就是富貴了,有德才有財,孔子說:“富潤屋,德潤身”,天德是修身到家了,能“上達下達”了。

  孔子說:“富貴由天”就是這樣來的,不是說富貴由天註定的,是修身好,奉天奉元好,後天得來的,德者得也,德是什麼?孔子說:“人生性也直”直,是本源,如果修德好了,為政以德,以道為政,如果不保修,不繼修,“德不修,學不教”,花天酒地,會失去性德,會縱容貪慾發生,為政者不珍惜與保持好本修的天德,日久則失,就不是天德了,孟子叫它是“天爵”,非性德了。爵是器體,德也是器之用,孔子說:“君子不器”,萬能。人如器,取其性所用。人如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後用之有理,是玉器,是君子之道,是君子之德,玉是比德。盛器為萬能所用,器可以盛酒,可以裝水,人修德就是你各需所途,所以孔子又說人如器,天爵是人為的,帶貪慾,非本為,是妾為,後天的。

  所以孔子的天命觀,“死生由命,富貴由天”,現在人講今天如何生,不講明天的死,因為有的知道“生之道,道生萬物,即後人”,人怕死,節約,珍惜,孔子也講:不知死,焉講生?!

  所以為政者是天德,天命觀,知恥格,能格物,能奉元,元也叫正,元月,正月,元旦就是元,止於一,正也,止於至善,為政是正,是善!是道。

  《中庸》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不懂天命的,就不知父母,不知孝,所以需要教化,以道教化。

  所以天命闡述了“不知死,焉知生?”的人生價值觀。珍惜生命,就是教化奉元,奉天,奉大,也為了修身,齊家,致知,心正,誠意,格物,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八馬峻圖,八卦之首終!

  :孔子如何造就儒家思想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誕生的?是不是一個人關在書房裡臆想杜撰出來的呢?

  思想只有跟思想碰撞,才會產生新思想。一個老師,如果不能在師生交流中獲得新啟示,形成新思想,絕對不是好老師。同樣,一個學生,如果不能在互動中得到新認識,新思維,也定然不是好學生。

  翻開《論語》,我們發現什麼是真正的教學相長。倘若想成就好老師,好學生,我們就應該回歸到孔子的教學模式。

  孔子的教學有什麼特色呢?那就是交流。互動使孔子成就了儒家思想。如果沒有對話,儒家思想就會變得空洞和貧乏,而缺失內涵和生命力。下面我們通過孔子的仁學來說明儒家思想體系是如何通過師生答問而建構起來的。仁學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克己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第十二》***

  ***2***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第十七》***

  禮是仁的最高標準。仁者在視、聽、言、動方面都要符合禮。符合禮,就是仁。要符合禮,就要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對人要恭、寬、信、敏、惠。唯有做到這五點,才能贏得做人的尊嚴,贏得眾人的信任和擁護。

  ***二***愛人

  ***3***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第十二》

  ***4***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第一》***

  仁者,首先要自愛。在自愛的前提下,去愛護別人。自愛是基礎,愛人是自愛的延伸,把他人當做自己來看待。但是,愛人是具體的,與禮、孝悌是相聯絡的。所以愛人首先體現在親親,即孝悌上,然後推廣到眾人。

  ***三***立人

  ***5***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第六》***

  仁不僅體現在對他人的博施和賙濟,即物質上的幫助,也體現在對他人事業、理想上的推動,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境界。扶持他人成功即是自己成功,這便是仁者的胸懷。

  ***四***尊重人

  ***6***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第十二》***

  ***7***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第十三》***

  仁體現在對人的尊重,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裡也沒人怨恨自己。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之於別人等等。也表現在對待日常生活、工作、事業、他人的態度之上,即日常起居要態度端莊,擔任工作要敬慎認真,和人交往要忠心誠懇等。

  ***五***慎言

  ***8***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論語·顏淵第十二》***

  仁者,說話必須慎重,因為實行仁都很困難,所以說話更加需要慎重。

  ***六***先人後己

  ***9***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第六》***

  仁者,面對困難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勇於擔承,一馬當先。在別人享受成功快樂的時候,自己落居人後,不跟別人搶功勞,才是仁。

  一個人,能夠做到克己、愛人、立人、尊重人、慎言、先人後己等方面,就算是一個仁者。孔子這些有關仁的思想散見於論語各篇,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有關仁的陳述,以及仁內涵的擴大和發展,都是孔子在答問之際產生的。

  假如沒有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仁的思想內涵會不會如此具體、豐富和完整呢?我們不妨看看孔子有關仁的獨白。孔子在獨白中論述仁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依仁、里仁、欲仁、當仁

  ***10***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第七》***

  ***1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第四***

  ***12***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第七》***

  ***13***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仁者,要以仁作為依歸,一心向仁,與仁者同在,一起弘揚仁的精神。仁並非遙不可及,只要想成為仁者,隨時隨地都可以成為一個仁者。為了實現仁道,還要勇於擔當責任,絕不謙讓。

  ***二***守仁、成仁

  ***1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1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里仁第四》***

  ***16***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憑藉聰明才智可以奪取天下,但是必須用仁德去堅守它,用莊重態度來對待百姓,用禮來約束自己,否則就會失去天下,失去百姓。

  同樣,用仁德獲取的富裕和顯貴,才是正當的,就會心安理得去享受它。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作為一個仁者,時刻不能背離仁德,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一個志士仁人,絕對不會做一些損害仁的事情,相反,在必要的時候,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來捍衛仁。

  ***三***仁與德、言、勇

  ***1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第十四》***

  ***18***子曰:“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第十三》***

  ***1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第九》***

  仁者,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一個有高尚言論的人,他的話足以成為警語或座右銘,成為影響人們道德行為的明燈。一個仁者,也是一個勇於擔承責任的人,仁者無所畏懼。一個仁者,還要具備剛強、果敢、樸實、謹慎這四種品德。

  ***20***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第一》***

  一個花言巧語的人,一定是一個缺少仁德的人。

  ***21***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論語·泰伯第八》***

  而一個只知道好勇沒有仁德的人,也會導致社會***。

  ***2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第四》***

  一個人,如果不以仁德來作為生活目標,那麼,他的生活就會動盪不安的,時而貧困,時而安樂。而一個仁德之人因為施行仁道而安寧,智慧之人因為施行仁道而得利。所以,仁德是一個人享受安樂富貴的保障。

  ***四***民與仁

  ***23***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24***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第十四》***

  ***25***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第四》***

  君子需要仁,普通百姓是否也需要仁呢?其實,百姓對於仁的需要,比對於水的需要更迫切。可是,為了私利,有人寧願跳到水火中而死,而不願意為實行仁而***。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顯然的,一個人所犯的錯誤,與他所在的團體所犯錯誤性質有關係。觀察分析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是否具有仁德。

  ***2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第四》***

  儘管需要仁德,但是,愛好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的人都很少見。愛好仁德無疑是至高無上的,厭惡不仁也是仁的化身,至少可以不受沒有仁德的人影響自己。人人都有力量去維護仁,可是把力量用於維護仁的人畢竟少見。

  ***2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第四》***

  有仁德的人,愛憎分明,愛什麼人,憎恨什麼人,他們一清二楚。

  ***五***仁者壽

  ***28***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第六》***

  山的特徵是平靜穩定,寬容仁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一個仁者,安於義理,仁慈寬容而不易衝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因此,仁者的內心是穩重的、安詳的、坦蕩的、寬厚的,因而,仁者可以得到長壽。

  ***六***仁與禮樂

  ***29***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第三》***

  仁者是維護禮制的中流砥柱,也是維護雅樂的正能量。一個人,如果缺乏仁德,就會破壞禮制,製造或者沉迷於靡靡之音,擾亂人心,敗壞社會風氣。

  從以上引用的20個獨白當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對於仁的闡述大致有六個方面的內容。儘管這種分類比較粗糙膚淺,但可以通過它們來作一番初步的分析。這20個獨白,孔子基本上沒有提及仁的定義、思想內涵等方面。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仁學思想是孔子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回答諸多學生所提出問題時而闡發出來的。倘若把《論語》當中師生有關仁的對話抽掉,仁的思想就變得空泛,最終也構成不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論語》是一部儒家思想著作,也是一部教育經典,他記載著孔子和學生們之間的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儒家思想,不純粹是孔子的思想,也學生的思想,正是師生的問答,共同締造和完善了儒家學說,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

  通過交流,孔子和他的學生共同造就論語,造就了儒家思想。如果互動可以造就孔子,造就七十二弟子,造就論語,造就儒家思想,那麼,今天,我們為何不通過對話,再造孔子,再造七十二弟子,再造論語,再造思想體系?

  :鄉村裡的儒家風範

  當那位面容嚴峻的老人在我祖父的靈前艱難而認真地行那“幾拜幾叩”大禮時,全院子裡的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計,認真地看著他,瞼上充滿了崇拜的表情。而我,做為孝子賢孫之一,照例是要隨著隊伍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叩謝。別人弔唁時只行一次禮,我們也只叩謝一次,而他拜幾次,我們就得謝幾次。

  他的大哥,此時正坐在一個桌子旁,拈著蘸了硃砂的毛筆,哆哆嗉嗦地往兩塊染綠了的磚片上寫字。他寫的是正經八百的小楷,內容、格式是一成不變的。這兩塊磚片是要隨著棺木埋進墳墓中去的。現在,全村只有他能寫這樣的小楷和“磚文”了。

  他們趙家這一門,是我們村裡的儒家,全村人已經崇拜了他們許多年。他們的老父親現在已經過世,活著的時候,人們把他視為“老神仙”。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班裡同學就議論那位“老神仙”已經一百多歲了。他的大孫女是我們當時的班主任,他的長子已經退休,在學校裡被稱為“老趙老師”,所以我們就認為“老神仙”肯定一百多歲了。但他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才去世,也不知活了一百多少。後來我去拜謁他的墳墓,墓碑上的姓名前冠以“處士”二字,說明他一生沒有做過官。石碑上還記載了他的生卒年月,一算,實際才活了90多歲,看來那一百多歲純屬村裡人的猜想。

  “老神仙”有個固定的鍛鍊習慣:每天清晨都要繞村子步行一週,寒暑不輟。所以村裡人就傳說他會“望氣”,能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有一天,他走到一株棗樹前停了下來,流淚嘆息不已,但什麼也沒有對人說。當天下午,我們小學班主任的母親***也是我四姑父的生母,“老神仙”的一位兒媳***路過那株棗樹時,高血壓忽然發作,就坐在棗樹下亡故,村裡人稱為“坐化”了。

  我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老神仙”會武術我卻知道。他有一條大槍,一尺多長的鐵槍頭,一丈多長的桑木槍桿,要舞動還真不容易。他的一個小孫子把槍偷出來玩耍,我和堂弟見了,說了許多好話,把槍借過來耍了幾天。但他小孫子三天兩頭地催要,說是自己的祖父一一“老神仙”要用。

  “老神仙”的書法也是赫赫有名的。村裡人蓋了新房子,門樓上一般要刻上幾個大字,這都是請“老神仙”來寫。我大伯門樓上的“耕讀第”三個字就是他寫的。村裡人評價說“老神仙”年紀大了,字不如以前有力了。有一次我去“老神仙”家找他的小孫子玩,見正屋裡掛著一幅中堂***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幅字畫***,配了一副對聯:“閱盡人情知紙厚,歷經世事覺山平”,字寫得極好,意思卻讓我回味了半天。他另外常寫的,是村裡人婚喪嫁娶使用的特殊格式的東西,就是與魯迅文章中提過的“黃傘格”差不多的東西,一般人都不懂。後來這種差事,他都交給了長子老趙老師。

  老趙老師說話細聲細氣,瘦弱得好像能被風吹倒,用扁擔挑水的時候晃晃悠悠的,誰見了都替他擔心,但他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現在已經8 0多歲了。我祖父一向自詡身體好,但畢竟還是讓老趙老師寫了他墓中的磚文。老趙老師的書法不如其父蒼勁有力,秀秀氣氣的,但特別工整,楷書尤其嫵媚。我訂婚的時候,父親請老趙老師寫送給女方的庚帖,因婚期沒定,就空了一塊。後來我自己用毛筆給補上,一比較才發現,功夫就是功夫,秀氣的字也是很有功夫的。

  老趙老師給村裡人最好的印象,是他的孝道。中國剛出現彩電的時候,村裡用公款買了兩臺,放在原生產隊的庫房裡供村民觀看。每天晚上都能看見老趙老師艱難地揹著兩把椅子,攙著“老神仙”往庫房裡走,很有點“老菜子娛親”的味道。而“老神仙”則不顧長子的年老體弱,坦然受之。其實他年輕的孫子輩很多,找人代勞是很方便的。我猜想,這是老趙老師刻意這麼做的,一方面儘自己的孝心,另一方面給全村人做一個榜樣。

  在我祖父靈前行“幾拜幾叩”大禮的老人,我搞不清他排行第幾,也不知道他的大名,反正見面就稱他為“爺爺”。他是四姑的公公,他的次女又是我小學時的班主任。我記得祖母去世時,他就行過這樣認真的大禮,一方面是體現親戚情分,另一方面也是給村裡人留一個榜樣。要不然,年輕的一代根本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套隆重的古禮。

  以前,我對這些繁瑣陳舊的禮節是不感興趣的,認為它們遲早要絕跡,移風易俗嘛,新的時代總是有新的禮節的。但當我沉浸在失去慈愛的祖父的悲痛中時,見到這樣的古禮,我忽然感到這不是繁瑣,而是隆重。在鄉村裡,有許多固定程式的禮節,人們不厭其煩地遵守著它們,而一旦發現有更古的、更隆重的,則必定要把它們加進去。

  我忽然想到,這些屬於儒家提倡的禮節.體現的是對人的充分尊重,所以它雖然古舊,扣不絕如縷。村裡人對趙家“老神仙”的崇拜,也是出於對儒家境界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