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路的散文隨筆

  帶上三句話上路:快樂是一種美德;不為一朵花停留太久;為幫過自己的人準備一份禮物;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路

  這世上有村莊的地方便有人,有人的地方便有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先生的話真是頗令人思索。這人抬腳邁步,往東往西全由自己。不管陰晴雨雪、白天黑夜,腿腳一邁動便有了方向。不管是從白天走向黑夜,還是從黑夜走向旭日東昇;不管這路是越走越寬,還是越走越窄,這也全是自己的事,別人是無權干涉。只是很多時候,這路走過之後,卻未必清楚自己的座標和方向。不知這是人的幸還是不幸。

  我這樣說,是因為我常常辨不清眼前的方向和腳下的路。童年進山砍柴或刨藥,只顧在山野中低頭忙活,稍不留神就失去了相隨的夥伴,此時就會迷失在茫茫山野中找不到回家的路,覓不到一個自己不再懷疑的方向。在我即將成人的年華,初出大山,初次走進不知比家鄉小村大多少倍的城市,眼前街路寬闊,高樓林立,人來車往,心中充滿無比的驚喜,可我又常常迷失在那些區別模糊的街頭鬧市。一條方向正確的路眼睜睜地在腳下丟失。丟失,意味著再度尋找。有時可僥倖走上原路,有時卻是彎來拐去覓不到歸途,很多時候卻是從此改變為另一種茫然無知的道路。生在山中,長在山中,因而我最初的記憶就很自然是山中彎彎曲曲的窄徑小路。走在這樣不知經多少人踏出的小路上,除了步步小心,還是步步小心。無論是走在村中坑窪不平的小路上,還是走在山野溝壑中如蛇繞來繞去的羊腸小道上,心中從未有過放心邁步的平坦和寬敞。記得和父親趕著吱呀亂叫的牛車,去一個仍在山中的地方拉煤。不到黎明時出發,沿著七上八下左拐右彎的盤山小路謹慎慢行。到目的地時,已是家家油燈點亮時分。想這白天真像一條扁擔,這頭挑一個黑夜,那頭挑一個黑夜。記得途中總是焦急的問父親:“還有多遠?”父親總不給個準確回答,只是用“快到了”哄了我一個整天。現在想來,那時的幾十裡,在一個童年的孩子的心靈中,真不亞於現在的千里萬里那麼遙遠。那時我走到目的地的第一聲驚歎就是:“這麼遠呀!”那時不知這些地方的方向,很多年後我才搞懂。現在更知道那時趕著牛車一整天的功夫,現在僅用十分之一的時間即可到達。這進步和落後真是天壤之別。可我在謳歌今天進步的同時,卻對自身的落後生髮無限感嘆。那時用靈便的腿腳攀越山中小路,現在卻是雙柺相伴獨守一隅的遠離寬敞的大道,看來我這人註定是孤陋寡聞朽木不可雕了,更談不上什麼與時俱進的進步。

  雖然孤陋寡聞,可我也懂得早已人人皆知的“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第一次聽見這句簡樸的話,深感新鮮而驚喜。心想這從“荊棘中踏出來的路”總算有人關注了。當把這路稱之為“村村通”,併成為一種工程和戰略時,像我這種走著山路長大,現在又有雙柺陪伴的人能不由衷的高興嗎?況且這又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驚喜了,我真的要為那些蝸居在萬千溝壑中的農人們振臂歡呼了。此刻我緊緊握著手中的筆,搜腸刮肚的搜尋著歌頌而讚美的文字,歌頌那些為這條條大路費精勞神的人們,歌頌所有為條條大路灑下一路汗水的築路工人。

  今天的路是平坦寬闊了,可我在謳歌讚美的同時,卻不由自主的想著走路的問題,不知今天走著寬敞大道的人們與那時走著山中小路的人們相比,到底誰更會走路!當我不時從媒體上看到或親耳聽到一些鮮活的生命葬送在今天寬敞的大路上的訊息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思索著這個問題。生命是多麼可貴,可對不珍愛生命者又是多麼可賤!一個人,一條命,在眨眼的瞬間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到底已有多少生命這樣殘酷的離去,又有多少生命變為殘疾,我不得而知。在這裡我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並由衷的為那些過早逝去的和殘疾了的生命深感同情而惋惜。我多麼希望,那些用車走路的人們,能真正做到珍愛自己,珍愛他人,珍愛所有的生命!

  這僅是我的希望。我真正希望每個人心中的路能像今天大地上的路一樣平坦而寬闊。只有矯正心路,這人才可走上人間正道。人人都走上正道,這世界將是多麼美好?可是,這地上的路可由窄變寬,由曲取直,由坑窪變平坦,可這人的心路和人生之路卻不會簡單的寬窄分明讓人一目瞭然。“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一個人心路的寬窄曲直,心中的睛朗陰暗,決定其行為的善惡美醜。這美善,這惡醜,即是一個人寫給自己的歷史。生活中,有的人專為別人設定路障和曲折,有的人為眾生架橋鋪路,獻一份善意的通達。最高境界的人,卻是為這社會書寫一路大愛大德。

  今天這路的寬敞,給人帶來方便快捷,繁榮理想的生活。可是我總希望這自然的寬敞之路,能帶來人們的心地純正、心胸寬巨集,能真正拉近人與人,官與民,心與心的距離,並直通每一顆跳動的心臟,營造出一種誠實守信,沒有歧視,沒有陰暗,沒有高低貴賤的優良環境,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和諧。

  今天一條條平坦寬闊的道路,像一根根綿延不斷的導線,向四面八方延伸,將城市和鄉村緊緊的連線,連線在繁榮富強的祖國大動脈上。從此所有的村莊和祖國一起跳動,一起騰飛,同步邁向更加繁榮美好的明天。

  :來時的路

  童年

  “……一個人對著天空發呆,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這首《童年》是我的真實寫照。記憶中,父母親在我的童年一直都是缺席的,他們一直在為生活忙碌奔波,只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已經錯過太多太多。誠然,有一件事他們是做對了,他們選擇了書本來陪伴我。

  很小很小的時候,一次姑媽帶著堂弟妹來我家作客,我罕見的沒有和弟妹玩耍,因為那時我迷上了連環畫。巴掌大的小書,印刷得十分粗糙,甚至隱隱地發出刺鼻的油墨氣味,但我卻喜歡得緊。就在姑媽詫異我的反常時,我分明聽見父母親輕描淡寫地說:“她很文靜,喜歡看書。”這句不輕不重的話有如神祗。原來,他們喜歡我文靜,看書。像是為了和他們賭氣,賭注是孩子應有的活潑好動,歡樂笑聲,賭的是如果我讀的書夠多的話,是否就可以贏得他們的愛。

  此後,多少個鳥語花香的清晨,我端坐在陽臺,沐浴著第一縷溫暖的陽光,奶聲奶氣地朗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多少個獨自在家的夜晚,懷裡抱著沉甸甸的《一千零一夜》,卻側耳聆聽小巷裡傳來的自行車的清脆鈴聲。

  豆蔻

  13歲那年,似是恍然大悟地,我不再奢求他們無微不至的愛了,但我卻發現我愛上了讀書。沒有了利用讀書來搏取父母的注視這種心思之後,我涉獵更廣了,《聊齋志異》,《山海經》,《孝莊祕史》,《猛鬼故事》……都被我一一拜讀,甚至對星相,巫術亦有所研究。書不禁讓我驚歎:小小的書中卻蘊藏了另一個無限寬廣的世界,包羅萬有。那幾年沉溺在浩瀚書海的日子,我受之如飴,無論任何時候,每次細細回味那段日子,我總能夠從中獲得追求幸福的力量,擁抱未來的勇氣。

  當下

  在成長的路上越走越遠,肩上的責任分量越來越重。繁重的課業,虛無縹緲的未來,父母親殷切期待的目光……這些都迫使我在一夜之間成熟起來,再也不能任性到一個月不聽數學課,為的是一口氣看完五本《哈利波特》;再也沒有那份閒愁去為言情小說裡的情節感傷兩三天……

  如今,我更願意在心靈疲憊,迷失方向時捧一本詩詞鑑賞到一個幽靜的地方,讓那些被千年洗滌仍舊閃閃發光的句子為我療傷。總覺得那些或是豪邁,或是旖麗,或是深刻的句子是前人早已窺見我們的處境而寫下的。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臺溼綾綃。

  一回首,已是十多年光景了,我只能說:“書,有你的陪伴,我在成長的路上一點也不寂寞。你看,我這不就是分花拂柳地邁向更光明的未來了麼?”

  :沒有比腳長的路

  世界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題記

  近日,讀到了約翰的故事。他參加了一支由24人組成的探險隊,到亞馬孫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險。原始森林中危險重重,隨處都會遇到死亡的威脅。再加上熱帶雨林的特殊氣候,有23人因為疾病、迷路或是飢餓等原因,不斷得在森林中遇難。在悲痛和恐懼之餘,約翰挺住了,他堅持到了最後,創造了生還的奇蹟。

  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多麼富有哲理的一句話!是的,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更沒有我們不能克服的困難。

  路是走出來的。我們親愛的祖國用行動證明了這句話。從毛茹飲血的原始社會到漫長的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再到大放光彩的社會主義社會;從被侵略者稱笑的“東亞病夫”到八國聯軍侵略的恥辱,再到壯烈的辛亥革命,再到“神七”的飛天、亞運會的盛況、世博會的成功……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正在大踏步的前進,沒有比中國更高的山!

  一千多年前的貞觀時期,唐玄奘隻身到古印度遊學,從長安出發後,他歷盡了艱險,最終抵達了成功的彼岸。從中亞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從沙漠走過戈壁、翻過峻嶺,從登上帕米爾高原到闖過鐵門關天險……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玄奘克服了重重困難,一步一步艱難的向古印度邁進,最終他成為了第一個周遊古印度的中國人。他渡過了滔滔不決的金沙江,穿過了杳無人煙的大沙漠,跨過了茫茫的大草原。他在用他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吶喊: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或許,我們在生活中常被一些困難打倒,常被一些挫折擊敗;或許,望著眼前高聳的大山,望著眼前不見邊際的路;或許,別人的嘲笑與譏諷,別人懷疑的目光,會講我沒嚇到。但是,我們應當立刻站起,用自己的行動向他們證明: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是不會被擊倒的!

  朋友,記住這句話吧: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再長的路,在我們的腳下都微不足道;再高的山,在我們面前都無比渺小。不要再去抱怨命運的不公,不要再去哀嘆困難的煩憂,用自己的腳去征服一切的路吧!畢竟路是腳踏出來的,沒有腳征服不了的路!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