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奶奶的親情散文作品

  奶奶的愛像和煦的春風,一直是那麼的溫柔,一直是那麼的令人舒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奶奶的年饃

  小時候,一到冬季就盼望過年,雪花一飄就覺得年來到。因為過年的時候有種種樂趣,有好多的期望。為了迎接年的到來,人們提前多少日子就開始籌錢籌力,精心策劃。總想在新的一年裡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有一番新的景象。商家更是瞅準時機將琳琅滿目的商品,無不打上年貨的標籤。集市上,人流如潮,供銷兩旺,神州大地處處被年味籠罩。

  除夕,是年味體現最具體的時刻。美酒佳餚、炸糕年饃、窗花年畫,一應俱全。孩子們穿著新衣,放著花炮,享受著平日得不到的歡樂。

  我曾記得在小時候,熬過除夕夜,天剛矇矇亮,提著燈籠,隨著族人先祭祀家祠,再到左右鄰舍給長輩拜年。在路上和別的家族相逢時,我也會跟著大人一樣抱拳拱手,大聲喊道“恭喜發財”,在快樂中覺得自己真的又長了一歲。在我的記憶裡,我最盼望的是在過年的日子裡能夠吃上奶奶蒸的雪白的年饃。穿著新衣服,吃著雪白的年饃,香噴噴的饃味,才能感覺到真正的年味。

  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前後,我的家鄉過年的氣氛日漸濃厚,家家戶戶都是從早到晚,忙裡忙外,除了置辦年貨、掃塵搞衛生外,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就是磨好白麵,準備蒸年饃。

  年饃的用途一是作為過年走親戚的禮品,二是家人正月裡自己吃。故鄉南午芹人的年饃蒸得遠近出名。聽老人說,蒸年饃很講究,一定要用優等小麥磨出的優質細白麵粉,用黍子面做的酵子發酵,鹼要放得合適,火候也要燒得到位,這樣才能蒸出好饃。

  那年臘月底,奶奶最忙的就是蒸年饃。她先把前晚在熱炕棉被下的發麵大盆端出來,將一堆面泥倒在案板上。那面泥已是經奶奶摻了酵面發酵了的,鬆軟得很。奶奶憑她多年的經驗,又加了些乾白麵粉,接著又把鹼水加進去,揉均勻,再等麵糰停放片刻“餳”了後,使勁揉搓一會兒,再剁成一個個小面塊,用手的功夫揉滾成一個個小生饅頭,搭上蒸籠。

  奶奶繫著圍裙,踮著小腳,忙在案邊,雙手滿是面屑。母親蹲在灶膛口,添柴拉風箱燒火,給奶奶當助手。不料頭一鍋火大了些,蒸出的年饃很多裂了口,奶奶就埋怨說:“你快起來吧,下一鍋還是我來燒。”果然,奶奶燒的這一鍋年饃,一個個白光光、軟筋筋的,沒有一點裂皮,咬一口,真香呢!。

  春節的年饃簡單,只有花捲、圓包子、大餛飩饃和小餛飩饃。花捲是自家裡人吃的,圓包子是招待親戚的。大餛飩饃除了供獻祖先,還是為串親戚敬獻給長輩吃的。新上門的女婿春節必須給岳父岳母帶一對大餛飩饃,外甥要給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帶上大餛飩饃等等。小餛飩饃是自家人吃的,一人一個。餛飩饃寓意著老人健康長壽,全家人團團圓圓,吉祥如意。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蒸年饃,那可將就大了,花樣繁多,五顏六色,琳琅滿目,工序複雜,寓意很多,這就更忙壞了年事已高的奶奶。

  到了正月十三,我們這些小孩子早早隨奶奶、母親起來,裡裡外外把院子打掃一遍。奶奶和母親把一大團發好的面放些鹼面,在碩大的面板上揉搓,面揉到不粘手為止,用刀橫切,看看橫切面的小氣孔是不是大小分佈均勻,然後,放在灶火裡燒一個鹼蛋蛋,嗅嗅它的酸鹼度。一切都準備好了,奶奶就開始動手捏年饃。各式各色,一樣一個。先大的、後小的,奶奶心中有數,安排的井然有序。大年饃先是“銀子罐”,是供奉財神爺的,年年發財,財源滾滾是每個農家的第一願望。再是“麥秸垛”,是供奉糧食囤子的,“麥秸垛”大寓意著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五穀豐登。再是“渾身眼”,寓意著全家人人都聰明,有出息。“棗麻姑”是敬獻長輩的,寓意是“麻姑獻壽”,祝願長輩健康幸福,長壽百歲等等。小年饃有“布袋”,是給男孩子吃的,寓意著身體強壯,力氣壯大,什麼活都能幹。“巧姑姑”是給女孩子吃的,寓意女孩子心靈手巧。“小貓娃”是供奉貓道的,寓意著有貓守護,屯子裡的糧食不被老鼠吃掉。“小面魚兒”是正月十五晚上用來在水缸裡飄的,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意,家庭昌盛,年年有餘,等等。

  氣呵呵的蒸籠打開了,出籠的花饃要點上鮮豔奪目的食紅,不僅為好看,關鍵是要引起諸神們的注意,好讓他們看到自家的饃食好吃,爭先恐後來吃,帶來一年的好運氣。

  蒸饃完了就是蒸油糕。不溫不涼的水和好面,一握一握的麵糰放在蒸籠裡蒸熟,趁熱夾出來,放在面盆裡,奶奶和母親一手扶盆,一手蘸涼水和食用油,把軟黍子油糕面軋勁道軋稀軟。這是很要緊的一道工序,面要是軋不好,炸出的油糕就不可能外焦裡嫩,香脆可口。油糕餡一般是紅棗,餡是昨晚上就煮好並用擀麵杖擰拌成泥的。奶奶為了讓我們小孩子吃得放心,硬是細細地把棗核全部摳掉。

  奶奶的願望就是一家人能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和和氣氣過年,她說那是兒女的孝心。每當我看到奶奶幸福的笑容時,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看到了喜悅,體驗到了熱鬧。現在,奶奶早已離我而去,但是每每到了新年,每每看到妻子忙忙碌碌地蒸年饃,我就想起了我親愛的奶奶,彷彿又見到了當年奶奶蒸年饃的情景,彷彿有聞到了奶奶蒸的年饃的香甜味到。這種年味,讓我感到幸福,回味無窮。

  :十年

  時光似箭,轉眼之間十年已悄悄過去……奶奶歸真十年了。

  坐在窗前,我使勁在回憶十年前的樣子,十年到底有什麼變化,十年聽起來這麼長,怎麼又感覺好快……此時,小侄兒跑過來:“娘娘,三奶奶讓你去取東西……”呵呵,他說的可沒這麼真,他就一聲一聲叫著我,跟到我屁股後面嘴裡一直嘟囔著說,我還有時真聽不明白他說的什麼,我就故意逗著他,說你這說話還要我找個翻譯官呢,呵呵……不過看著他遇到事非得問明白讓我頓時很羨慕小孩那種天真無邪的模樣,好可愛……其實這就是一個變化,小侄兒都三歲了。

  三天前家裡就開始忙碌了,準備在家中舉行“爾麥裡”,在這個隆重的時刻,我們誰都不想缺席,我還算是提前回家的,親眼看著母親和姑姑們煮肉,撈饊子,做油香,攪粉……準備著一切爾麥裡上能吃的東西,她們小心而又謹慎的準備著,生怕出點差錯。而我負責幫媽媽打掃房間,做一些打雜的事。就在昨天清晨打掃房間,整理父親的書桌時看見了父親的日記本,於是便開啟,第一頁是這樣記錄的:“2006年十月初三 十月初三那天,是我一生不能忘記的一天,那天下午三時多,母親忽然因口吐血歸真了。這太忽然了,我們兒女一下怎能接受?我哭著,悲著……淚流滿面,內心就像刀絞一樣,難以用語言表達。這是真主的口喚。”看到父親清楚的寫下奶奶歸真的時間、原因和他的依依不捨,我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我不由的翻到第二頁,父親記錄著:“今天是我母親四十,又是本光陰太爺歸真紀念日,又是宰牲節。這一天太值得一生中去記憶,回憶。因為請了很多的人,在家中過了‘爾麥裡’,是一個最貴的日子。”

  而今天又是初三,十年後的今天,家裡就像父親記錄奶奶四十那天一樣,父親也請了所有的親戚,早晨九點鐘在家裡舉行了隆重的“爾麥裡”,由於不是週末,能來的儘量都來了,好多人好久不見,都來參加這個“爾麥裡”,來紀念我的奶奶。而今天不管是天氣,還是我們,都是很好,大家就在歡笑中度過了這尊貴而又隆重的一天。

  記得自從上了高中,也就不怎麼愛出去串門了,導致一個姨奶奶和老太太在她們的記憶中,只記得小時候的我,她們會象徵性的問我小時候的事情,然後就會知道我是誰了,呵呵……她們說長大了,認不出來了,是嗎?也對,都幾年不見了。在大家閒聊天的時候,姨奶奶的一句話我記得很清,她說:“人們都說社會在變,其實錯了,主要在人心,我還是穿老古時的衣服,還不是好好的,誰能怎麼說。”就在她說教門的時候,閒說的這句,我其實感覺到了,她想告訴我們年輕人:“不要過分的隨大流,要有自己的主見和信仰。”我們都懂得,從小在這麼一個環境的薰陶下怎麼會說變就變呢……

  十年就這麼過去了,唯獨沒變的就是家中的老宅,還有那份大家相聚的親切感,其他一切其實都變了……

  我由此來總結這最貴的一天,希望我們且行且珍惜。

  :奶奶

  冬天暖氣一開放,我就把奶奶從老家接我這裡來了,自從我買房搬家有了自己的寬敞的窩,年年冬天供暖後,我都是這樣把奶奶接來住上一段時間,以躲過冬天裡的寒冷。房間地暖溫度能達到二十七八度,平日裡不下樓,奶奶只需著一身薄衫,遠沒有了在老家裡穿一身大棉襖二棉褲的笨重。年年來了之後,奶奶總會感嘆:寒冬臘月裡還能一身輕暖,享福嘍!

  操勞一生,已高壽八十六歲的奶奶很容易知足!

  三零年代出生的奶奶,一生育有五個兒女,四男一女。爸爸是奶奶的長子,而我則是奶奶十幾個孫男娣女中的長孫女,奶奶這一生不僅養育了自己的子女,更是一手帶大了她的十幾個孫子孫女,我家兄弟姐們五個,二叔家四個,三叔四叔家各兩個。

  小時候印象中,飯時爺爺奶奶屋的飯桌上全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夜晚爺爺奶奶的被窩裡也總是有兩個小孩子,奶奶這床頭摟一個,爺爺那床頭摟一個。我和我的十幾個兄弟姐妹,按年長年幼的次序爬出鑽進奶奶的被窩,在奶奶的手心裡我們被呵護著挨個兒長大。夜晚奶奶總有講不完的故事,唱不完的兒歌:狼外婆、搭戲臺、小板凳……

  爺爺在小縣城供銷社上班,經常買回家一些稀罕美味的小零食,每天夜晚躺在奶奶的被窩裡,吃著爺爺買的零食,聽著奶奶講的故事,那是兒時童年記憶中最最美好的事情!

  奶奶年輕的時候是村裡有名的巧媳婦,用絲線繡花針能繡出各式漂亮的花鳥圖案,用紅棗麵粉能蒸出各式美味的喜慶花糕。村子裡有嫁閨女、娶媳婦的人家,都來找奶奶幫忙繡大紅飄帶、蒸喜慶花糕,小時候總是跟在奶奶屁股後面的我,衣兜裡總有吃不完的人家送的喜糖果。

  孫男娣女們一個個漸漸長大,成家立業了,爺爺奶奶在安享著兒孫滿堂的靜好時光,卻也在時光中慢慢變老,頭髮白了,腰板也不再挺直。

  十年前爺爺離世,辭別了兒孫,辭別了相濡以沫一輩子的奶奶。

  爺爺離世後,奶奶便孤獨了,但她仍堅持要一個人住在老宅的房子裡,任憑爸媽叔嬸他們怎樣勸說,她都不願搬到任何哪個兒子家裡去,她說自己身體硬朗著呢,完全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還不需要靠人伺候。

  或許,老宅裡有太多奶奶關於爺爺的記憶,守著老屋牆上爺爺生前的照片,守著老屋裡奶奶和爺爺生前共用過的傢什物件,影隻形單的奶奶心裡應該是幸福著的……

  我們這十幾個孫輩的孩子對奶奶都十分孝敬,隔三差五的都去看望奶奶,奶奶的吃喝、穿戴、零花錢,這些事情都輪不上我爸媽、叔嬸、姑姑他們這些父輩們操心,老家衚衕裡的鄰居們都羨慕著奶奶,誇奶奶好福氣!

  我是奶奶最大的孫女,小時候自然被奶奶寵愛的最多,即便是長大成家後,奶奶都是給我最多關愛和幫助的那個人。

  我教初中英語課的那年,女兒剛剛四歲,初中英語有早讀課,每天早晨五點半就要去學校上早讀。當時老公和我在兩地工作,他無法顧及我和女兒,而我媽媽當時也正幫弟弟照看著孩子,也不可能幫上我。我每天早起去學校上課,女兒早晨醒來後需要家中有個人陪伴,於是奶奶就成了我最合適的人選,當時爺爺已辭世一年多,奶奶離家來幫我一把也算是家中無有掛礙。

  再後來我又生了兒子,在兒子三個多月的時候要返校上課,又是種種原因,能幫我一把的人還是隻有奶奶,當時奶奶已經七十八歲了,雖說身體硬朗,但要抱幾個月大的孩子已是沒有那個力氣,沒辦法,我去市場買來一個最老式的大竹童車,孩子醒著時候能坐,睡著時候可以平躺的那種車子,這樣奶奶便可以用它推著孩子玩。

  兒子會走路後,一老一小就關上院門在院子裡玩,有奶奶細心地陪著孩子,磕不著碰不著,我就可以安心的去上班。當時的那兩年學校校長也特別的照顧我,基本都把我的課集中在一個上午或是一個下午,這樣我便可以在沒課的那半天不用去上班。

  最艱難的歲月都是奶奶與我相攜一路走過來的,從奶奶身上我學會了更多生活的智慧,懂得了更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感恩奶奶給我的愛和幫助!

  又如,誰看大的孩子和誰親,如今,我家女兒兒子和姥姥娘有著一種骨子裡的親切深厚感情!

  今年把奶奶接來我這裡已有一個月的時間了,除了有些腰腿關節疼,奶奶的身體依然很好。奶奶愛乾淨,平日裡所有換洗的衣衫從來不***手,都是自己洗得乾乾淨淨。八十六歲的奶奶也從不挑吃飯菜,胃口飯量比我都好!只是這兩年奶奶有些耳背了,老公給她買了一副助聽器,但她卻戴不習慣,看電視的時候就讓我把聲音給她調大些。

  別看這麼大年齡的老太太,就愛看年輕人的節目:開門大吉、男生女生往前衝、星光大道、還有些相親的欄目,特別看相親的節目時,哪一期要是有牽手成功的,哪怕有一對,她都替人家高興,要是沒有牽手成功,她都會替男女嘉賓著急,說說幾號男嘉賓眉眼太高,道道幾號女嘉賓太過於挑剔,呵呵,老太太看的投入著呢!

  在我這裡奶奶每天的生活很規律,早飯後給她開啟電視看一上午,午飯後午睡一會兒她就到陽臺上去活動。陽臺上有我種的花花草草,還有兒子養的兩隻鸚鵡,晴日裡陽臺上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正好奶奶也喜歡養花,而爺爺在世時家裡也養過畫眉、鸚鵡之類的好幾種鳥,對於我家陽臺上的這一方小天地,奶奶倒是能找到滿滿的樂趣呢!

  下午放學後我陪兒子一起寫作業,奶奶就坐在我們旁邊安靜的看著,晚飯後看完央視新聞,洗漱一下便上床睡覺了。

  冬季這段時間,奶奶在我這兒每天就這麼平淡的生活著,每年不覺間,冬季的寒冷就過去了,奶奶總會感嘆幾次:寒冬臘月還能一身輕暖,享福嘍!

  深感冬季裡奶奶在我家的每一天,我所有的時光都是安暖的!今年,明年,後年,我期望年年的寒冬臘月天都可以聽奶奶感嘆:寒冬臘月天還能一身輕暖,享福嘍!

  祝願我親愛的奶奶:福如東海,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