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回家文章

  春運的歸途中充滿了等帶,等待一張火車票,等待列車的開動,等待回家與親人的團圓.......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春運——回家的路

  家是溫馨的,回家的路是漫長的。春運人類規模最浩大的社會活動,也是最溫情的歸程。

  春運的歸途中充滿了等帶,等待一張火車票,等待列車的開動,等待與親人的團圓。

  回家的路是艱辛的。揹包裡裝的,肩上扛的,是一年的辛勞,滿滿的期待著回家的路。天還未發白,伴隨絲絲細雨,車站的購票處,排著長長的隊。小孩的哭聲,吃方便麵的吸舒聲,***的叫喚聲,一起沉澱在那回家人的心裡。站臺一開門,大家風擁而至,大包小包的只往車裡鑽,爬窗的喊都喊不住,到***,列車員乾脆幫一把,把他門往車裡塞。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的路是溫情的。一件雨衣,一杯熱水,一把椅子,一次攙扶。溫暖間的傳遞。在火車上,列車上,老鄉們忘卻購票的疲憊,忘卻一年的辛勞。大家唱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回家的路是迷茫的。火車票,飛機票,一票難求。不少人排了幾天的隊,卻也未購得。站在車站的人們,望著歸鄉的列車,漸漸的消失在眼前,內心又是悲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雖身在異鄉卻共視一輪月亮。

  落葉歸根。

  回家的路是漫長的,溶解了人們一年的悲歡離愁;

  回家的路是溫暖的,撫盡了人們購票的滿身疲勞;

  回家的路是迷茫的,寄託了人門歸鄉的美好願望。

  路途的你啊!一路順風。

  :春運回家的故事

  春節回家,家人團聚,開心過個年,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有特別地意義。每年春節前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幾億人次在中國大地上湧動。過年是喜慶的,團圓是幸福的,而說起春運路上的輾轉奔波,說起一路上翹首期盼的那份期待,則一言難盡。

  你可看到那擁擠的車站?那些歸心似箭的人們,擠著、挨著,臉上千百種表情,每種表情的背後都有各自回家的故事。他們要麼在焦急地聯絡走散的親人,要麼正拿著揉得變形的麵包;有挑著扁擔的老人,也有拿著大包小包的孩子們……厚重的行囊裡,滿裝著他們歸家的迫切與期待。說到這裡,我們心裡都不免有一個疑問:回家,到底是什麼?

  回家是什麼?或許我們該問問那個高興地揮手的老奶奶。其實在前一秒,她都焦急得要哭了。她和兒子、媳婦、孫子一起到火車站回家過年,但由於車站人太多,媳婦揹著小孫子走散了。她和兒子著急得要命,找了很久才在擁擠的人群中找到媳婦和孫子熟悉的身影。那一刻,她高興得不知所措,用力地揮手。她從大悲到大喜,臉上360度的變化被人一點不漏地拍了下來。回家的故事裡,有艱辛。

  回家是什麼?或許我們該問問那個額頭上貼著條兒的大叔。這位大叔用筆在紙上寫了四個字:回家真好,貼在額頭上,臉上帶著笑容,嘴裡咬著車票,手中還提著大包小包。他說,自己整整排了三天的隊才買到一張票,即使是站票,仍然高興不已。哦,回家的故事裡,有喜悅。

  回家是什麼?或許我們該問問那個在火車中擠著的姑娘。那個姑娘在火車上擠了十幾個小時,小身板在人群中被緊擠著,她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臉色蒼白,順著脖子淌汗,衣服領子幾乎都被汗打透了。好不容易到站了,人們才發現這個姑娘已經難受地休克了。這就是“你可以休克但不能倒下”,因為回家的路要走,她是回家的人,多遠的路,多重的行李,多冷的寒風,多餓的肚子都不能把她壓倒,因為她有一顆顆歸家似箭的心!原來,回家的故事裡,有堅持。

  回家的故事裡,到底有什麼?……

  2011年的春節邁著輕快的步子來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人們再一次揹著沉重的行囊,走在這條回家的路上。在這條回家的路上,留下了許許多多回家的故事,留下了許許多多回家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艱辛,有喜悅,有堅持……它們都為歸家之人的心蒙上了一層愛的輕紗。回家吧——讓愛照亮回家的路!

  :春運,讓回家的守望更溫暖

  昨日,正式拉開2015年的春運大幕。今年春運自2月4日至3月16日,總共40天,春運大軍將再創紀錄。據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期間,不含公共電汽車和計程車,全國旅客傳送量將達到32億人次,比2014年增長3.4%,其中鐵路約2.95億人次,增長10%。

  近32億人次的流動量,這是何其的壯觀啊!這意味著全國上下每個人都會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出行至少兩次,這中間含不包括自駕車輛。這麼沉重的交通負擔,這麼大規模的全名遷移,這樣的重負哪個民族能夠承擔得了的?但只有中國,因為這就是中國特色,這就是中華子孫必須具備文化習俗,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孝。

  “有錢無錢,回家過年,家裡總有年夜飯”。每年春運,伴隨越來越濃的年味,滿懷親情鄉愁的各路遊子,紛紛扛著大包小包奔向汽車站、火車站、機場,踏上既辛苦又溫馨的行程。歸家後,一路顛簸的疲倦,在父母烹製的家常菜中化作甜蜜,而在家短短几日的停留,又讓鄉愁化作雋永。

  春運這場國人的大遷徙,不但牽動人們的心靈,還與人的尊嚴、權利、安全、情感等諸多元素息息交織。恰恰如此,春運始終都是公眾對政府和鐵路、客運站、民航的一次公信力和年度民生的大考,而人們似乎也更加習慣用春運來衡量政府在這方面的作為。伴隨著時代的節拍,中國的鐵路已經進入高鐵時代,公路已經進入高速時代,民航已經進入平民時代,公民自然就會要求春運的高效率,既然花了納稅人那麼多的銀兩,修了高鐵、高速公路、民航站,就得讓回家的人們走得快一點、走得舒服一點。現在雖然不能說春運的能力已經過關,但有很大改善是真真切切的。

  縱觀春運發聲的這幾年,不可否認,我們在進步,社會在進步,政府也在進步。可以說,每一年的春運都是一段豐富的國民遷徙故事的大集合。如果從時光的縱向軸來看,它的變與未變,恰恰就是時代向前的縮影。必須承認,隨著鐵路、高鐵、高速公路網的完善,民眾的出行選擇已經多樣化;網路等多種購票渠道的開通,買票的難度已有所緩解,就連被詬病已久的12305網站的擁擠狀,也有所改觀。這些都可以視為是春運季中看得見的進步。而我們的代步工具也漸漸的由慢悠悠、搖搖晃晃的班車,發展到現在的火車壓軸,客運、航空全面開花的新形勢交通運輸格局。

  春運在路上,我們在路上,我們的社會也在路上,這是一個甘苦與共、同舟共濟的過程。從政府部門到運輸企業,從出行的人到留下的人,都有一份行動起來的責任,守望相助,攜手前行。哪怕是一句善意的提醒、一次文明的排隊、一杯熱乎的茶水,都蘊含著改變現狀的正能量,都是築造溫暖回家路的一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