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田園的文章

  恬靜、閒適,自在、悠然,才是真正的田園,愜意的生活……那種舒適,那種平靜。田園生活,那可真不錯啊。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我和我心愛的田園

  作者:禾火

  史鐵生的《我和地壇》,我在思考,史鐵生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那裡寫作,在那裡思考人生,還結識了許多殘疾的人。而我經常遊離學校之外,走向田野,走向高山,高興時不惜受旅途之苦以觀大海之磅礴。我觀景望景,為景瘋狂,有時還會物我兩忘,我這麼做又因為什麼?為的又是什麼?

  一

  去過了煙臺蓬萊日照和青島,我見過了無邊無垠的大海,領略了它的波濤洶湧。當坐上快艇在大海里穿行,隨著波濤起伏快艇忽上忽下時,我膽戰心驚,似心在浪尖。後來又坐上二十多人的輪船,由熟練的掌舵師傅駕馭著輪船在大海里轉了一圈,我就覺得輪船隨水面晃動顛簸起伏,我不敢看腳下的大海,怕有翻船的危險。我徘徊沙灘,感受他的柔軟和溫暖,但又情不自禁的猜測遠處海溝的深不見底,和深不可測下面所隱藏的凶險。我想:大海似人海,平靜與動盪相伴而生,刺激與擔心形影相隨,接納它好的一面,不利的一面也必須考慮。化不利為神奇,方為上上策。

  二

  登上高山之巔,俯視山澗深不見底;遙望遠處城市高樓,失去了往日高不可攀的氣勢;而村莊匍匐外地,如蟻穴般渺小。綠色的莊稼地被大路切割的四分五裂,零零碎碎。置身山澗,四周群山環抱,頓感壓抑。怎麼才能走出大山?有道是:"山的外面還是山,一山遮來一山攔"。"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霎時又被走不出大山的無奈代替。

  山路彎彎,登上山巔才覺山之險。回頭看棧道狹窄,不足寸許,曲折蜿蜒懸掛於半山腰上,頓感雙腳發顫,兩眼發暈。沒有了來時的膽量和勇氣。我告訴自己:做事情如登山,要勇往直前,決不可顧慮重重,阻止礙前進的腳步。廟宇亭臺依靠奇險山尖,引人入勝,誘人登攀!

  三

  上攀高山,下觀海洋,徒步行走,騎車旅遊,陶醉田園,何不也是一種樂趣?帶上小狗,捎上相機,時不時的捏幾粒豆子,摘幾顆棗子,採幾串桑椹,挖點野菜,既陶冶了性情,又有了意外收穫。我曾經與王維孟浩然相比,我沒有他們的衣食之憂,為官之困,精神的羈絆。我可以享受農民的豐收之樂,旅遊家的精神之樂。我可以閱田園養浩然正氣,也可以賞花卉養心修身,歸來還可以形成一段文字自我欣賞,或與朋友分享。你說這種神仙般的日子不感恩田園才怪呢!坐看風起雲湧,臥聽莊稼拔節生長,嗅嗅泥土的芬芳,嚐嚐勞動的甜蜜果實,這就是我喜歡的田園中的我,豐富多彩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我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山登絕頂我為峰。南樂西湖、滑縣西湖、濮陽西湖,到處有我的蹤跡,渠村大堤、毛樓黃河大堤、濮陽金堤、濮陽龍堤,堤堤不落,走個遍,看個夠。每到一處我賞心悅目,大開眼界。姑且將視線拉長,眼光放大,田園放闊,我的生活自由自在,悠閒自得。杜甫困苦一生,到處漂泊流離,徐霞客蹤跡遍天下,我也將隨我愛的田園遊離一生,終結一生。

  關於2:我的田園,我的生活

  作者:自由自在的我們

  經常在女兒面前吹噓自己的文采有多好,看過多少書,所以就誇下海口要寫一篇關於種菜和養花的文章給她看。

  其實都不知道從那兒開始入手寫文章,就是覺得很喜歡那種感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經常會時不時的跑到田裡,看著滿滿的菜地裡長出菜苗、綠油油的一片、很有成就感,很舒服。小時候在農村就喜歡跟著爺爺奶奶去種花生,種地管,房子的門前有一片稻田,村民門都是用來種水稻和甘蔗的,我們確是留著種青菜的,有菠菜,花菜,芹菜,大白菜,四季豆,還有荷蘭豆。每年的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自足的,有時吃不完,還會送一些給鄰居;當鄰里家來客人沒有青菜的時候,喊一聲就可以到我們家門口去拔幾顆青菜應急,鄰里關係不象現在得樣子,那是是非常融洽的。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們家門口的菜地上,我專門給自己開了一塊自留地,用來種植桃樹,桑樹和龍眼樹的,爺爺奶奶他們也不管,從不會干涉我的行為,每當雨過天晴或者旁晚的時候,我都會一個人來到菜地上,有時捉菜蟲,有時數數花菜結果的有幾個,豆子又長了幾個,有時靜靜的站在地裡看著他們,好像看望心許已久的朋友一樣,默默的,只有心裡的一種寧靜。

  兒時的記憶如今依然濃厚,絲毫未減,每年春節回家,都會站在父母種植的菜地上去看青菜,土地還是那片土地,青菜依舊是那幾種青菜,還是喜歡那種感覺,沒事的時候走到菜園,看看青菜,在門前的田地上繞了一圈回來,有時會帶上孩子,但房子變了,人變了,觀念也變了。那時我只有12歲,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而今她們已經離開15年了,繼續種菜的是退休後的父母,我們只能每年春節回去看望一次;在城裡長大的兩個孩子,吃不來老家的稀飯,海鮮,聽不懂家鄉的方言,對在地裡放牧的牛羊卻很好奇,小男孩更是特別調皮,喜歡到處亂跑,拔菜,劈柴,燒火,餵羊喂牛,總是玩的不亦樂乎,不知道在天之靈的爺爺奶奶看到這個孩子會有怎樣的感慨呢?我想你們再也不會擔心家族的繁衍吧。

  或許人類的希望和生命就是這樣延續的,小時候的成長環境,都會給我們每一個人植下終身的影響。兒時成長的經歷,其實就是我們成人生活的放大,不論走到哪裡,我的辦公室和房間裡都會擺著一兩盆花草,都會養上小金魚,小狗,或其他的小生命。

  嚮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喜歡靜心思考,探索生命和宇宙意義;反思歷史,關注民生;剖析自己,點評時政;喜歡養花,養魚;喜歡字畫,看書;愛寫文章,收集古董,集郵。雖然所有人都在談錢,沒有人在乎這些,也沒有人會跟你談論生命,價值和死亡,但這是我的嚮往和追求,我的詩和遠方。懷念爺爺奶奶,感謝生命裡有你們帶著成長,讓我形成一個獨特的生命。

  關於3:田園.書香

  作者:素墨清香

  我喜歡文字,與文字結下了不懈之緣,在與文字相處的時候,常常會有許多驚喜和意想不到的收穫,緣緣相牽,一切盡在緣份中。

  一次去芙蓉墩鎮文化辦與歐陽老師相聚,閒談中歐陽老師拿出一本剛剛出版的芙蓉期刊與我,說是要我評評,實則是讓我與之分享他的成果。

  嫩綠色的封面象徵著一望無邊的草原春意盎然,寓意芙蓉期刊生機勃勃。我不竟暗暗心中讚賞歐陽老師別具一格的創意和獨特的用心,佩服他對文字的熱愛與執著和幾十年始終如一的堅守精神。

  這次我沒有次翻閱期刊裡面的文章內容,卻認真地欣賞起裡面的書法來。翻著看著,一方秀麗的行書中堂、隸書對聯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立即抖擻精神認真欣賞起來。

  我很喜歡這種秀而有神的藝術品。草體書法字型外表清秀恭整,筆鋒婉轉圓潤流暢自如,隸書字跡粗曠豪放,字字骨子裡都凝聚著作者的神氣。我一時愛不釋手,查閱作品下方的落款,作者是柯匡吾湖西八旬老翁。隨即我便向歐陽老師打聽起其人來。

  歐陽老師與柯匡吾老先生是同鄉,兩人也很熟悉,與我一樣特別賞識柯老先生的書畫並讚賞其為人清高,欣賞他的字型裡有一種精氣神,不象一些所謂的書法摹仿者,字型空有其表而無其神,徒有虛名。乘歐陽老師興至,我提出想要一幅老先生親筆為我而作的墨寶,歐陽老師欣然答應並約定時間同我一起去湖西見柯老先生,一旁的小許也答應作陪。

  暖陽拂去了冬日的寒意,微微細細的風輕輕地貼在臉上,給人一種淺淺的愛意。山邊的翠竹婷婷玉立,山中真君寺的佛鐘悠悠地從山林裡盪出清脆音符,迴盪在四周的上空。小轎車輕巧地在鄉間高低曲窄的水泥路上賓士,驚得路邊的羊兒咩咩亂叫。出得山過了田壟,前面便是上屋柯家新立的仿古排樓,柯老先生所居的村莊就在眼前。

  轎車直接駛進了村莊。村子裡到處都建起了嶄新的樓房,農村因沒有統一規劃,看上去顯得有些雜亂無序。到處建有樓房,也到處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空地和高低不平的小路。我們的車就在村莊一處平排而建的兩幢樓房前停了下來,因為兩幢樓房中間的路再也開不進小車。

  下得車,三人剛聚到車前正在看柯家新貌,從平排兩幢樓房中間的路上,穩步走來一位笑容滿面的老人。歐陽老師一見,趕忙迎了上去,伸出雙手緊緊的握著老人的手連連說:“打擾了!打擾了!”,然後側過身對著我說:“這就是你想見的柯老先生。”我忙上前伸出雙手握住老先生的手說:“久仰!久仰!”歐陽老師接著介紹我,“這是諶老師,素墨清香。”小許也笑嘻嘻地向老人問好。

  見到柯匡吾老先生,給我第一的感覺是驚訝,驚歎他的神氣與我先前想象中的耄耋老人完全不一樣。柯老先生個子高高的若顯清瘦,和顏悅色的臉上顯得有些白靜,看不出臉上有明顯的老年斑,銀白色的頭髮光溜溜的向後梳著,顯出學者的風度。衣著整齊可體,背不駝眼不花,步閥穩健有力,我用鶴髮童顏形容老先生的形象,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客氣一番,仍是讓老先生領著我們向他家走去。走出平排兩屋間的小路,眼前的景象又一次讓我感到驚奇。

  這裡的天地好似比村子其它地方寬敞明亮也清靜,儼然就是一座世外桃園。

  三間三層的小別墅修建得獨具一格。背靠青山而建,門口的道場雖然不大,卻被老先生精心修剪出來的園藝品裝點得格外清新。用磚石圍院子牆顯得俗氣又不雅觀,密密麻麻地栽上一排灌木,長成齊腰高後剪去上面,再修剪成青虎綠獅,既新奇又美觀,用小柏樹在院內出門的路邊栽成四個方體字:“出入平安”,寄託著老人對家人的祝福:四季平安。院內其它空地再用花草恰到好處地點綴一下,就是一方小巧別緻的花園。

  春天有後山的綠竹相映,金秋聞丹桂的芳香***老先生1988年栽下的桂花樹***,可以想象在這般清靜優雅的環境,會給人帶來一種怎樣的生活樂趣和思想意境?要有何等思想境界才能達到這樣清閒樂觀的意境?我想只有一點,那就是知識與性格的融合。

  沒有知識的相輔,沒有性情的專注,我想是設計不出這樣清靜而優雅的環境來。這不,才進大門我就聞到了一股書香味。

  寬敞明亮的廳堂內沒有擺顯過多的現代傢俱,正面牆上的中央掛著一幅老先生親手書寫的中堂,大門邊牆角處適當地擺上一盆綠蘿裝飾,顯得清新頗有活力。進門左手邊是一間老先生的書房,給人的感覺依然是優雅清靜。兩張書桌分別依靠著兩邊的牆壁擺放,一張用於寫字,一張用於看書。桌面地面沒有平時灑落的墨漬,卻能聞到書架上散發出的滿屋書香味,我們有些陶醉,陶醉在這充滿書香的房間,陶醉在如此優雅的環境裡。坐在進大門右邊的客廳裡,我們依然享受著這樣的美感。

  老先生是個慈善的長者,見他一副和善的面容,我乘機向老先生提出要他的墨寶一事,還沒等歐陽老師和小許幫話,老先生就欣然答應了。老人對他的墨寶一點也不吝嗇,更有一點值得我敬佩的是從不談錢,只要你是真正的欣賞文字藝術,如果你不是這類人他能看得出也不會送予。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玩文字遊戲的人能做到如此清心?不知道現在有多少玩文字遊戲的人不在乎名份?不知道現在有多少玩文字遊戲的人不在乎金錢?我想也只有象柯老先生這樣心胸開闊的人才有如此不凡的境界。

  這麼多天來,我時時聞著他送給我書房“素墨清香”這幅墨寶的馨香,想著他不凡的樣子,想著他住家的優雅環境,想著他寬闊的心胸,真的,真的希望自己老來也象柯老先生一樣,淡看世俗煙塵,做個灑脫的田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