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美好生活的文章
一個人有了生命後就有了生活,生活其實是個很單調的詞,但是生活的場所多種多樣,因而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
生活因欣賞而精彩,生命因欣賞而美麗。
落日晚霞,霜葉秋林,需要人去欣賞;曉風殘月,凍水敲窗,也需要人去欣賞;欣賞高山,會在高山的巍峨中,感受到強悍和凝重;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事。
關注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變的更美好,欣賞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童年生活變得多彩。儘管生命渺小,我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譜寫童話,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小小奇蹟“梅須遜雪山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有他的情韻,山有自己的風華,雪也有自己的風華,人亦有應有耀眼的輝煌,任何事物卻在大自然中淋漓盡致的奉獻著自己。蓮花潔美,牡丹雍容。百合馨香,秋菊典雅。萬物皆有靈氣,卻需要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各不相同,我欣賞自己,並非事是孤芳自賞,而是我對生活有自己的憧憬;我熱愛生活,並非是恣意狂放,而是我對生活有自己的執著和目標。
體會生活,是風起雲湧時,乘風破浪的大勇是千折百轉中,永能胸有成竹的自信。去展示生活的風采吧!不要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裡,無病呻吟,不要在人為的陰影裡嘆息,不要在迷惘的生活中失去方向,不要再痛苦的生活中喪失理智,我們要讓生活充滿自信,開啟窗,外邊定有一片澄澈藍天,推開門外邊定有一片燦爛日光。
歌頌生活,會讓你與快樂同行,會讓你與精彩共舞,會讓你發現萬物之美,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我將用自己的努力勾勒出生活美好的藍圖,讓快樂常伴我的生活。
篇【2】
隨著"哇"的一聲,一個嬰兒來到了這個新的環境,開始了她漫長的人生歷程。在年幼時看見一群小鳥飛過,她會快樂的說:"我是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飛翔。”然而年少時望著天憂鬱的說:“我何時才能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正如潑出去的水永遠無法收回,消逝的生活無法挽回,美好的生活不可能重新來過一樣,離我們越來越遠。
她有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的疼愛和朋友的關心使她的生活充滿了陽光,她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和朋友們盡情的嬉戲玩樂,快了無比。上天總是殘酷的,她給人帶了厚愛的同時也會給人帶來傷害,她父親因車禍而悄悄離開了人世,沒有任何的祝福而悄然離開,對於被上天寵愛慣的她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有人說“上天是公平的她給人一件東西的時候,會拿走另一件東西來做補償。”可命運為何如此殘酷破壞了她的生活的所有寧靜 美好到底是什麼寒意對她如此不公 母親因接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而變得精神恍惚,直至送進醫院治療。此時朋友的關心她全當成是一種嘲諷,她開始躲避所有人的關心。
幾天後班裡開班會,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言,正在此時一位同學走上講臺,對同學們說:“其實我們到價每一個人都有一道門,就是心門,只不過我們從不想也不願去開啟這道門,可是如果我們不開啟那道門我們將如何真誠的交流與溝通 ”正在班裡趴著的她抬起頭注視著說話的同學。“每一個人都會遇的許多得不行,同樣在人生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坎坷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我們應當積極面對,才會使人生變得充實,如果我們一位的活在自責,後悔,怨恨之中,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晉升上天讓我們在此次相遇,成為同學,朋友,那麼就敞開心扉讓我們互相瞭解吧!盛會不就像一杯茶嗎 平淡使她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傾向是它的饋贈,生活就是這樣複雜,讓人為之歡喜為之憂愁,為之動容,為之留戀!現在不好好品嚐那要等何時呀 ”女孩哭了,原來生活也不過如此,都需要好好對待,去品嚐每一天。
第二天女孩恢復了以往的笑容,雖然偶爾還會對這天憂鬱的說話,但是心情好多了,不再去怨恨上天的不公,以後的日子裡她每天都微笑著度過。後來她做了心理醫生,她想開到每一個病人,讓他們好好對待生活,對生活要有信心。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生活,她是絢麗多彩的好好對待,一定會換來美好生活!畢竟生活需要我們親手去創造!
篇【3】
農民們圍在炕頭上吟詩作賦,還能在正式的刊物上發表,這些事在我省農安縣巴吉壘鎮並不稀奇。“今年糧食堆成山,我站山頭入雲端。撕塊雲彩擦擦汗,湊近太陽抽袋煙。”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這裡的莊稼漢就在勞動之餘,創作詩歌。近些年來,富裕起來的農民更是用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來歌頌美好生活。
都說巴吉壘鎮的農民會寫詩,見到姜興昌才真的相信。這不,他正拿著自己剛印刷的詩集《陽剛之氣應開放》,與農民詩友一起交流創作感受呢!一位農民詩友說:“比較欣賞興昌這兩句詩:‘滿目是韻,到處是歌。詩鄉詩韻潤美了這裡的一切一切’,這兩句詩把咱巴吉壘詩鄉的變化形容得特別貼切,咱們詩鄉人就應該有詩鄉人的底蘊和志氣。”
從1993年起,姜興昌就開始寫詩。十幾年來,共創作200多首長長短短的詩歌。他精選了其中120首,自費1000多元印成了詩集,雖然沒有正式出版發行,但他心裡卻充滿了成就感。
巴吉壘鎮農民詩歌創作起源於建國初期,廣大農民群眾從火熱的生活當中尋找靈感,創作了大量優秀詩歌。到上個世紀60年代,寫詩已在當地蔚然成風。農民詩人達3000多名,巴吉壘鎮也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詩鄉。然而,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受商品經濟大潮衝擊,農民詩歌創作一度沉寂。直到近兩年,經濟的發展和黨的各項惠農政策讓巴吉壘農民嚐到了甜頭,新農村建設更是讓農民有了創作的激情和素材,詩歌創作重新煥發了活力。一手拿鋤頭,一手拿筆桿,忙時田裡耕作,閒時吟詩作賦,成為農民們生活的新時尚。農安縣巴吉壘鎮農民李洪坤告訴記者,詩歌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是他的精神支柱。巴吉壘鎮鎮長張守利說,從一定意義上講,群眾的詩歌文化運動,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縮影,不同歷史時期的詩歌創作,反映了不同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的特點。
從羊腸小道到村村通水泥路,從扶犁牛耕地到機械化生產,幾十年來,一首首帶有時代烙印的詩歌折射出農村生產生活的巨大變化。農民宗喜華父子兩代人都寫詩,父輩描寫起早貪黑,搶農時作詩:“雙腳踏去天邊月,雙手迎來太陽紅”。而同樣是春耕翻地,兒子寫下了:“銀鐮揮去天邊月,鐵牛犁出壟上霞”的詩句。
58歲的農民劉元柏寫詩較晚,但卻十分執著。家庭生活困難時,他為了堅持寫作,偷偷把家裡的牛賣掉,為此,還被家裡人說成是不務正業。他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堅信詩鄉的前輩們能寫出好詩,他也能。於是,邊學邊寫,逐漸寫出了門道,詩歌不僅上了報紙雜誌,還獲了獎。如今,他還搞起了二人轉和戲劇創作。一年下來,稿費能掙上五六千元。劉元柏說:“我對詩歌只是一種愛好,一種熱情,一種精神投入。我要把我後半生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創作中。”
農民們對詩歌創作的熱情,改變了他們的精神面貌,也使這種群眾性詩歌運動得到空前發展。如今,巴吉壘鎮詩歌創作隊伍已超過500人。2000年至今,創作了3000多首優秀詩篇。2005年,巴吉壘鎮成立農民詩社,2007年,一本收錄了342首巴吉壘農民原創詩歌的詩集《滿園草綠百花香》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農安縣文聯副主席田成名告訴記者,巴吉壘的群眾性詩歌運動具有原生態和草根的文化性質,他完全來自於民間,屬於群眾自發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引導下,形成了規模,打出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