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手抄報圖片大全

  要明確讀書的意義,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教給讀書的方法,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可以開展做讀書手抄報來培養學生的讀書積極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名人讀書小故事

  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況衡

  況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樑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關於讀書手抄報的圖片

  關於讀書手抄報圖一

  關於讀書手抄報圖二

  關於讀書手抄報圖三

  關於讀書手抄報圖四

  關於讀書手抄報圖五

  讀書的時候,感覺真好

  讓閱讀,成為生命的組成部分。——題記

  兒時的我,是那麼的放蕩不遜;兒時的我,是那麼的天真幼稚;兒時的我,是那麼的貪玩不羈。

  父母為了改變我與生俱來的大大咧咧的個性,於是把我交給了書。從此,書,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曾記得,兒時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留下了心酸之淚;情竇初開時席慕容的詩打開了女孩子隱祕的內心;曾記得,在一片沉思中被餘秋雨先生帶著走了一段文化的苦旅;曾記得,讓曹文軒爺爺牽著手,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曾記得,在《邊城》似幻如夢的歌聲中摘得大把厚實的虎耳草;曾記得……上帝給了我一次生命,我卻要在書中偷偷的雙生。

  如果,要讓我獨自一人去遠行,我一定要帶上一本書。有人會問:“那你豈不是要看成百上千遍!”我會回答:“是的,我願意!”一本書讀上千百遍有什麼奇怪的呢?古人說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你一遍一遍的讀,一遍一遍地悟,就會發現,哦!它原來還有這層意思在裡面。就好似,你與你的朋友見了一百次面,難道以後就不見面了麼?每一次的見面,交談。你都會發現,哦,原來他還會這個!你在自己家住了很久,難道回了一百次後,就不會了麼?你每一次回到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哦!我家這樣看更美!

  讀書,是快樂的,是安逸的。不妨試想一下:當你案頭放著一杯飲品,手中捧著一卷書本,聽著耳邊沙沙的書聲,聞著絲絲淡淡的書墨之香時,是何等愜意,何等安詳,何等舒暢。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要有這樣一種心態是多麼不易,多麼難得啊!

  有人說,一本書是一片葉,一葉知秋;有人說,一本書是一場戲,一戲人生,而我說,書是我生命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