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圖片

  讀書價值觀就是人們在讀書過程中,基於自身讀書需求和內容而形成的,對讀書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與理解,簡單地說就是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怎樣去讀書,如何讀好書等問題。你知道讀書手抄報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讀書的典故

  1.一字千金

  形容詩文作品精心創作、極有價值的典故。事出《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懸秦市”、“懸金”等。

  2.洛陽紙貴

  形容著作風行一時,人人爭相傳抄的典故。典出《晉書·左思傳》:“及賦成,時人未之重。……***皇甫謐有高譽,思造***拜訪***而示之。謐稱善,為其賦序。張載為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司空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世說新語·文學》也有:“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雲可三《二京》,四《三都》***與《二京賦》鼎足而三,與《三都賦》並列而四***。於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為之貴。”

  3.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價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視的典故。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嶽”、“藏述著”等。

  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的圖片

  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圖一

  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圖二

  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圖三

  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圖四

  關於讀書月的手抄報圖五

  名人的讀書故事

  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李晟練成神箭手

  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歐陽修借閱典籍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