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關於茶的散文

  人生就是一杯濃茶:端起杯來,有輪旭日,有彎新月,有滿天的星星就浸泡在茶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茶味道

  不知從何時起,早上醒來,會覺得很冷。想到已經是冬天了,就把身子緊裹在棉被裡。

  已經習慣了衝一杯好茶,坐在屋裡。靜靜地作完功課,然後看一會兒別的什麼書。即使是下課後,也會覺得周圍很靜,何況在家裡,把門一關――其實不關也可以,因為對他們來說,我的房間只是通向涼臺的過道,所以平時很少有人出入。

  最受不了的就是父母的爭吵,但只是一味的吵,不曾動手打過。我也很慶幸,傢俱不會因為暴風雨的到來而被打爛。曾記得小時候,時常抱著枕頭幫媽媽“攻打”爸爸;好像小學時,也會跺著腳大叫“別打啦”,而樓下的鄰居,也常伴著飄飄灑灑的灰塵聽到“咚咚咚”的聲音。但不知從何時起,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一切,只是放下手中的碗筷或停下沒做完的工作,回到自己的房間,清清地把門關好,任由他們發展去。

  母親有時會向我訴苦,說父親的種種不是,而我只是默默地聽,臉上不帶些表情。但之後的夜裡,卻總有人失眠,第二天只好提著杯濃茶上學去。

  喝茶的日子越來越久,而香味卻越來越淡,心裡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又好像多了些什麼。

  坐在椅子上,時常會感覺額頭有些發燙,於是把冰涼的雙手放在頭上、臉上,但這卻引起一陣猛烈的咳嗽。喝口茶,平靜一下心情,讓時間就這樣一點點流過。於是,慢慢覺得四周很空虛,也很寂靜。也許一切都從這世上消失了,只剩下我……和這杯茶,也許這才是最美好的吧。

  時常感覺很奇怪,從前的我哪裡來的那種熱情?

  曾經讓我自豪的肌肉和豐富的幻想的翅膀,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彷彿一開始就不存在似的。但所幸的是“你還是個好孩子。”至少老師是這樣說的。而每當這時,就會有一絲喜悅從心底滑過――看,我有多麼高超的演技。

  一杯茶,喝過幾次後,就會變得淡而無味,雖然還有些香氣飄出,也只是杯子的“障眼法”,時間久了,自然會被看破。喧鬧的的確只有它們,而我真的什麼也沒有。

  過去不可改變,未來亦無人知曉。而我現在能做的,只是給這涼茶加點熱水,藉以溫暖我這冰涼的雙手。

  :茶文化

  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品到一杯茶,你會被它帶走而從此分享它。

  有一天你來到了一個茶樓,你也許來不及品味茶的濃香,你只是喜歡這個茶樓所帶給你的氛圍,那時候你已經被茶文化吸引。剛剛接觸茶的時候,我只是一位喝茶者,慢慢的我開始被茶牽引,因此聚集了茶友,一群好茶客相約在一個茶道中。我們開始用心和茶在一起,於是我成了一位品茶者。茶,蘊藏著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文化,它不但與歷史同在,也是見證歷史的萬物之一。在不同的文明之下,茶都演繹著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也附加了不同文化,只從茶杯注入一種時代的文化之後,茶不在是茶,而是一種時下的文化。在我國不同的年代都有著不同的茶文化,甚至在不同的領域也演繹著茶的不同文化。如在宗教,茶就有了禪茶之說,在日本的佛教有喝奶茶的習慣,那時候的茶不在是植物生長的茶,而是被賦予宗教能量的茶道。如在官宦之家,茶就有了禮數之說,他們甚至在互相炫耀茶的名貴,一時間茶成了達官貴人們的貴重禮品。如在民間世俗,茶就有了生活之道,在古時候文人之間,茶是勾勒才華的媒介,人們品茶論道於世俗之中,喜樂乎!在時候農家眾生,茶就成了解渴治病的神農百草,家家喝著百草茶。總之,茶,身在不同人家就有著不同身份,於是就有了不同文化。

  假如能夠將茶玩出一套新時代的文化出來,這就是創新文化構思,將茶與生活、茶與人生、茶與靜心、茶與療愈、茶與商道等完美融合,這就是全新的文化構思來適用於現代人類的生活模式。對於我來看,茶可以讓人們慢下來,茶可以讓心寧靜下來,茶可以讓思維清明起來,那一刻茶是靜心的文化載體。茶可以讓人們享受閒暇的品質,專注於簡樸的生活而活出不簡單的人生,這就是茶是人生之道。茶可以讓人們享受“五味”之中,讓附著的心靈塵埃被洗刷,只是存在於當下,這一刻茶就是療愈的能量。茶可以讓人們在人際互動中顯得簡單而真實,寧靜而高雅,於是茶帶給人們做人的洞見,創造了茶道與商道。如此之類,茶的文化極其深厚,茶也就成為了無處不文化,茶也就成為了無處不存在。當茶會師文化,那一定是這種文化是有利於人們的生命品質,於是人們會被這種茶與文化的混合體吸引,慢慢的這種文化也將會滲入人類的心靈系統,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內心軟體。

  當茶遇見文化,一定會帶給茶永恆的道路,品茶既是品味人生百態。

  :茶

  日子過得好快呀,一轉眼就到冬天了,那呼嘯的寒風吹呀吹,寒氣逼人,許多路人禁不住風的呼嘯,不經意的裹起了襖子,但是此情此情好像讓人很傷心,因為他們好像還是

  逃不掉寒風沉重的襲擊,被風吹的,走路一跌一撞的,可不自在了,抬頭望兩邊,那樹上的樹葉經不住寒風的吹打,齊刷刷的落到了地上,像在下一場樹葉雨,雖然此刻的樹葉薄涼中帶有

  絲絲的不甘,但是還是安穩妥當的飄落在地上,無形中演繹一場秋風舞落葉的美景。

  此時我想,如果有一杯熱騰騰的茶該多好。在美麗的落葉景中,再來一杯茶,在景中品茶,在茶中賞景,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

  對於茶,我是現在才愛上的,以前我很不喜歡茶,記得

  在自己孩提時代,經常看到爺爺泡一杯濃濃的茶,但不急於喝下,得

  等茶全部綻開時。

  爺爺會很慢很慢的,並且喜歡閉著眼,將它一口一口的喝掉,我當時就想,茶有什麼好喝的,用的著像這樣,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喝下去嗎?真搞不懂爺爺怎麼想的,茶有什麼好喝的,不僅有點苦,還那麼麻煩,白開水多好,甜甜的,一口喝下去要多爽快有多爽快。每次我爺爺就會回我一句,你還是小孩是不懂的。你現在的年紀就是白開水一樣的,純純的,絲毫不起波瀾,怎麼可能懂。當時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聽著。

  後來慢慢的上學了,漸漸對於茶文化有了一點的瞭解,但是那時是在歷史書上,對茶有著比較模糊的概念,那時為了應付考試熟讀了這一句話“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

  我現在想其實人生的經歷的階段也如茶的最終形成所要經歷的階段一樣,想自己的中學時代像剛剛快要摘枝的芽茶一樣,那麼嫩綠,透著半點時間的星光。感覺此時的我們就是人生快要入門,半腳踏入人生的階段,就如茶所經歷的工序一樣,在最初的位置,沒有經過“晒青,晾青,搖青,篩青,炒青,揉捻,包捻,烘焙,挑梗“這麼多的步驟,人生如茶,茶才會有很深的意味,所以對於茶的認識的程度也就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所以對於那時的我,還不會去喝茶,只是對茶有了稍微基礎的認識,有這麼一回事而已。

  但是我也會時不時的去留意一下茶文化,”。《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

  毒,得茶而解之”。對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現在進入了社會,對人生有了更加進一步的認識,對生活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人生百態,時間沉浮有著很清醒的認識,所以在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心裡很平靜時,我都會來一杯茶,在茶中將自己你的情緒安放,在茶中感受時光的靜美。

  所以在不自覺上就習慣了喝茶。

  我

  不僅喜歡裡面的禪理,更喜歡茶如人生,人生如茶,的道理

  茶遇水就如許多人的人生,

  人不一樣,所經歷的事情不一樣,但是沉浮人生,最後還是會落得安寧祥和。

  當眼前的那一包茶。一直都遇不到水時,就註定被包裹、被收藏。一輩子在那陰暗的角落,被光陰掩埋,被歲月覆蓋,即使曾經在時光中曾是如此的耀眼,也逃不過,命運給你的沉重一擊,就如李白,一代詩仙,自負有經緯才能,可惜唐明皇只把他當作御用文人,之後又碰到安史之亂,終究懷才不遇。

  如果遇到不冷不熱的溫水,就是註定一生瓢零,但是到最後會落得安

  定、祥和、淡泊、寧靜、致遠......比如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還有比如姜子牙渭河邊直勾長垂,諸葛亮隆中草廬硒身,劉基隱身市井......若有一次展現的機會,就將生命演繹得淋漓盡致,展現得酣暢淋漓。

  當茶葉遇到開水時,茶葉將其積蓄多年的天大之精華,在這滾燙的熱水中盡情的綻放,那色澤碧綠澄清,芳香鮮美醇厚,讓人垂涎。當水慢慢涼卻時,茶葉伸展到極致,然後再呈現出一種安詳,和美,平靜淡然的狀態。

  也許不管你的人生是哪一種的,不管是一輩子懷才不遇,綻放到極致,最終都會迴歸於平淡,生命是樸素的,高雅的,能經數次洗禮,卻依舊美麗芬芳。

  再化做默默春泥,待來年惠蘭探春,又駐於蘭花瓣上,依然直面浮華,依然笑看人生。

  在這寒冷的冬季,你坐與窗前,然後再將那一抹清茶,慢慢飲***中,那溫暖而又清香的茶水,沁入肺中,怎不是人間最美的享受呢。

  茶能怡顏,茶可養心,在茶中你可以將心事安放於被盞中,在仰頭喝下的那一霎那,將人情的冷暖,內一同飲下,然後消失在肚子裡,

  一片安靜,一片祥和。

  一汪心事,半卷時光。

  中品味人生,在茶中尋思過往,也許忽而來的一一陣冷風,透著幾許薄涼的意味,你的心也跟著浮沉,飄零,這也不怪,因為人畢竟生活在世間中,不經過幾度滄桑,哪能會刀槍不入,也許只是一點風吹草動,就帶你進入深深的沉思,後淚眼朦朧,或笑顏洋溢。內心總會被不知覺的被外面的世界所影響。

  就如文友所說,“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草木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更替,在春天時,我們會被盛百花爭豔的場景所吸引,會習慣於與花合影,將那點點心事全部寄予花的綻放,那美麗的花,綻放著美麗的笑臉,誠如我此刻的心情,花兒將我們的心事安放,與此同時我們

  的心事在也在花兒中得到綻放。在夏天時,雖然到處

  樹葉翠綠,

  但是刺眼的陽光直逼人心,

  的天氣讓那些翠綠的葉子,無處躲藏,所以不小心就會讓低下頭耷拉著腦袋,好不自在,炎熱的天氣,我們的心也會不自覺的躁動起來。在秋天,到處一片黃,果實飽滿豐富,樹葉輕盈飄逸,在面對這樣美麗的場景,農民伯伯們會很高興,也許有的人會看到滄桑,對落葉的凋零而傷心,但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幾度冷暖,幾許紛繁,人與茶之間有著禪意的相連。其實人的一輩子也如喝茶。

  就如此刻自己一個將視為煮成茶,將自己的心,安靜一點,視塵世浮華,將人情視為

  如茶,隨著眼前的薰香,飄逝在時光裡。

  茶中課一品人生百態,嘗百味人生,剛開始時很苦,將味蕾的知覺都可以被其埋沒,某種味道在你口中迴旋,讓你不知所措,但當其泡第二遍時,

  就有點濃郁的清香,縈繞在脣齒間,有種接近於幸福的味道,正是這不濃不淡的味道,讓你沉醉於其間。再到往後泡的時候芳香就沒有了,就只是淡淡的味道,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淡淡的就好,人生的美在於平淡祥和,歲月的美在於平靜淡然。

  太過於凌冽了,會直逼人心,太過於燦爛了,有太過於短暫,而是這平靜淡然,才更長遠,就如感情,平平淡淡就是好,這樣的攜手,才過於長久。

  就如人說,不管以前是風華絕代也好,鮮衣怒馬也罷,最後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所以經歷過許多怒放的瞬間與沉浮的歲月,人生最美的還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就如一一杯陳年的茶,沒有用過多的修飾,簡樸淡然,隨性隨緣,這樣與人交往

  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但是有著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就如此刻這一杯泡了兩次的茶,不溫不火,恰到好。

  歲月的美在於平靜淡然,時光的美在於寂然。

  就如這寒冷的冬天來一杯溫和潤喉的清茶,會讓你在這凌冽的寒風中觸控到那最真實的溫度,淺淺時光,淡淡安詳,美麗,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