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母親文章

  母親的偉大之處不在於給你多少財富,而是給你生命的同時又將呵護你的成長,讓你的生命更加的完整。母愛雖沒有驚動天地的力量,但可以讓我們有力量去撼動天地。母愛雖沒有陽光那樣的火熱,但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溫度去融化冰川,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

  這個將陪伴我們終身的稱謂。這個讓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歌頌過的名字。這個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艱辛曲折的稱呼。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您的辛勞呢?在我們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時,在我們還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三歲孩童時;乃至我們已成家立業時,都未曾見您那疲憊的身影得以停息過,這樣終日不停的忙碌著,為的就是一家人的溫飽問題,為的就是聽到別人的一聲稱讚?不,那是一種愛,一種無法用已知的言語所表達的一種———愛。作為兒女的我們有體會過嗎?有,當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冷嘲熱諷時,總不斷的給我們懷抱和鼓勵的人是誰————母親,雖然父親也會給予我們同樣的關懷與守護,但這和母親所給予的是兩種截然相反愛,父親愛像是一把利劍,幫助我們披荊斬棘走向成功。母親的愛就如同一面盾,給予我們溫暖的守護,讓我們懂得了愛的真諦。只可惜,某些人只懂得不斷的從母親這拿走任何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卻從不肯真真正正的給予母親一次關懷,哪怕是一聲問候,社會上把這種人叫做“啃老族”或更通俗一點就是“敗家子”。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個有良心的人願意當這個讓人唾棄的角色,所以抓緊吧,抓緊和母親相處的日子,因為母親就像一位慈藹的老師,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而我們又可以敞開心扉的向她訴說一切,所以請不要看不起母親這個生活中最平凡的角色,因為至今,我們的肚子下面還有一個小洞————肚臍。這是我們曾經與母親相連的地方,也是母親通過這把養分不斷的傳輸到我們身上的地方,所以,請珍惜眼前人,不要到後悔才知道當初的不該!

  在此向全天下的母親致意崇高的敬意—————你們是無悔的掘金者

  :母親的偉大之處

  在我母親病重期間,為了進一點孝心,到處尋找治療病痛的方案。凡是能見到的專家***有301醫院的博士導師,有美國的醫學專家及其他專家***都得到了驗證,儘管是不治之症,還是沒有放棄治療。在常規只能生存三、四個月的情況下,現在已有半年多過去,醫生也承認這是奇蹟。我感到欣慰的是母親在以頑強的生命力,為釋散兒女們的悲痛。這也是我們做孩子的祝願。也許是偉大的象徵就是生命,愛的力量就是生命,但願母親的病會一天天好起來。

  由此想起,在當今有這樣兩個年輕的母親在默默無聞的生活在不知是痛苦還是歡樂中。

  一、一個不幸的人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聖誕節前夕,阿華的丈夫與四個工友到生產前線準備上班,由單位的專車送行。在行走的路途中,由於天寒地凍,行車不便,由車禍致使阿華的丈夫至今成為不懂生活、不能自理的植物人。這時的阿華還不到三十歲,有一雙三歲的戀生女兒。天降大禍,給人間帶來了不可低估的創傷。當阿華得到噩耗,那種難以言表的痛苦象驚雷震得她不知所措,痛不欲生。

  過程只是表白,沒有任何價值,關鍵在於行動。自從丈夫受傷,自己一邊帶著還不懂事的孩子,一邊為了丈夫早日康復而千辛萬苦的照顧。一顆本來年輕的心全在這病痛中一天天慢慢度過。一個月過去了,丈夫的病沒有好轉,半年過去了,病情還是沒有好轉。單位裡按工傷,只出部分醫療費,孩子進託兒所還指望正常上班所爭來的工資,日常生活也得開支,因為照顧病人,不能按時上班,工資沒有著落,生活困難就無人管問了。醫院的大夫看著這種特殊病人,也是無能為力,又不能放棄治療。隨著時間的流逝,病情不但沒有好轉,還在一天天惡化,同時還得考慮單位與家屬的意見,在用藥與治療的問題上意見有很大分歧。阿華為了尋求一個延長丈夫生命的路徑,曾經與大夫爭吵過,也找過單位領導。由於丈夫已經不再是人間的常人,曾經的父母看到不孝兒已成累贅,不再有信心;曾經的朋友看到不醒人事的殭屍,趕快遠離;不懂事的孩子看到的是沒有親情的陌生人,在那幼小的心靈裡已沒有父愛;單位只有一名有姓名,而無其人的殘品;左鄰右舍已不知道他的存在;然而,只有她還是照樣照顧的愛人。

  病者的身體已不能自理,病魔折磨的斑塊有浮腫、有黴爛,沒有了知覺,而她每個星期都要趕七、八十里路,前去探望,並耐心的為他清理每一處衛生,一絲不苟的呵護他,親近他,盡到一個妻子的責任。儘管他已不懂得人間冷暖,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為將死者奔波,為他操持著那搖搖欲墜的家。曾經愛的力量失去了平衡;曾經依靠的背膀失去了依託;曾經溫暖的家成了失落的野地;曾經的父母已是面目全非。

  三年多,一千二百多個日日夜夜,總是盼著他的復甦,盼著他與常人一樣安康,明知道已沒有一絲希望。她也有情,也有愛的衝動,董生活,董人間冷暖的真情,可是,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她的生存,只有默默的守護著那片淨土,那純正的心靈。慰籍她的是孩子早早成人,陪伴的是黑夜、是責任。在那漫長的日日夜夜,阿華哭幹了眼淚,曾經有過跳黃河、自殺的念頭。青春易逝,痛苦難平,千辛萬苦的時日最讓人感到漫長。為了孩子,把自私的情感埋葬在人間深處;為了孩子,把沉重的經濟負擔精打細算;為了孩子,把痛苦作為笑臉;為了孩子,把過去懦弱鍛鍊成獨立;為了孩子,把該爆發的氣息作為忍氣吞聲。壓抑的人生,孤獨的靈魂,是非的領地,再造的強人。阿華冒著大不為的風險,慢慢走過了三年多的獨立生活,在任何人的面前總是一副笑臉。在她內心深處總是埋藏著秋的滋味,看看她的“秋的傷感”就可見一斑:“恍惚間,秋天悄悄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這個季節秋雨綿綿,給人一種無奈的傷感。

  不願回味,也不想沉思些什麼。日子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從指間滑過。所有的甜言蜜語與詩情畫意都是一種難言的折磨。二十九歲的年齡在抑鬱中迎來一個心傷的局面。面對生活我渴望一份寧靜,面對寧靜,我又希望生活中能有一份甜美的激情。或許,平靜的是面容,傷感的是心靈,永不滿足的卻是人們永無止境一天天強烈的慾望。誰不希望擁有一份生活的美好,誰不渴求偶遇的浪漫來打破一成不變生活的冷漠?

  期盼生活的滋味五彩絢爛,可走在人群中我們又是如此平凡,平凡的融進人群找不見。

  面對生活,不想訴說對與錯。期待一份情感豐富卻迷失了回家的路。無法拒絕外面的誘惑心中又有家的牽扯。想哭沒有淚水,想笑卻變成一絲絲冷漠,是與非的選擇已無法掌握。拒絕一份物質的誘惑,我心傷感著。

  不敢回想些什麼,也不願面對生活,怕心的傷口無法癒合。或許,只有到了這種時候。我才明白,總是最親的人傷你最深的真正含義。要不,我怎會如此耿耿與懷?心痛的感覺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來得如此透徹。好多的傷害總是無法選擇。或許逃避的是心靈的沉默,面對寂寞卻無處訴說。心的空虛總是用物質的填充來緩解對現有生活的無可奈何。

  環境所造就的個性是如此的強烈。面對世俗的目光我一笑而過。用這樣的方式面對,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我感到無可奈何。所以我馬馬虎虎,我大大咧咧,我把世俗的非議踩在腳下。所以我不委屈自己的情感,道德的規範約束不了我。

  我有自己的夢想,當所有的夢想被現實無情擊碎時,我隱藏最後一滴眼淚,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心不感到累,情有了寄託有何必在意生活的坎坷?

  風平浪靜的日子,丟棄以往的山誓海盟,我選擇以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只是,葉落的淒涼老在飄落。”

  從這篇短文中可以看出阿華的生活艱難的一面。面對辛酸的經歷只有把淚流進自己的肚裡,從不向外人流露,為的是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少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是人間的三大不幸。阿華已經經歷了人間兩種痛的折磨。現在的她,孤立無援,沒有了愛的依附,沒有了親人的依託,斷絕了應有的經濟來源,只有戀生女兒的希冀,似是最大的靠山。她在準備承受生活的底線。朋友的探望成了一種奢侈,援助對她沒有任何祝願,走吧,為了孩子,只就因為有了孩子而頑強的掙扎在人間。

  二、永遠的陪伴

  無獨有偶,有一個這樣的年輕母親叫阿麗。那是七、八年前,十月懷胎,得到了一個幸福的結晶,是個白胖的兒子。十餘斤的新生兒,送給全家上下喜慶的表情溢於言表,可想而知。

  孩子的成長是家中長輩的希望。當幼小的生命在母親呵護下不斷的成長,人見人愛的表象實是讓人感到慶幸。知道吃,哭聲異常,沒有引起注意。十個月大,孩子會跟著大人的手指走動,不會說話是“貴人說話遲”。一歲了,只會簡單的哭,沒有太多的哭訴。到醫院看看大夫吧,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孩子的需要就是母親的旨意,產假早已期滿,為了孩子的成長,可以不上班。孩子發育有障礙,到處請教,陪伴就是必然。

  一歲半,孩子會叫媽媽,高興的媽媽淚流滿面;爸爸的耐性有限,不知如何對待;祖母、祖父的眼光裡流露出期待;外祖母、外祖父也是希冀好轉。一天天過去,日月如梭,怎麼也激不起孩子的乳音改變。“奶奶”的發音是在將近兩歲時,怎麼也不懂人間的期待。此時的長輩,都為特異發愁,是什麼才能發覺奇蹟。

  到有值得信任的醫院去,在鄭州人民醫院的專家確診為“自閉證”,又稱“孤獨證”。好似平地一聲震,讓一向愛子如命的母親,震耳欲聾。一時好似看不到所有的希望,怎麼對待新生命擺在了家人的議事議程。

  對症下藥,那裡有好辦法,就道那裡去。對於一個本來就涉世不深的年輕母親,只有永遠的相伴。到鄭州進行培訓,強制性記憶法,只對簡單的詞彙,一晌三十分鐘,五十元,一天一百,真成了一字千金的代價。幾個月下來,一位靚麗的母親成了萬般憔悴。家裡的積蓄,親戚家的贊助,都成了到京城名醫院,到上海名醫院,到有一點能治療此病的醫院,花費要比孩子的身高、體重。

  五歲了,幼兒園裡不能有這種身影,智商只有常人的百分之四十,怎麼也跟不上課程的安排。阿麗上班時,由祖父母帶著,凡是在家都是孩子的唯一。單位有星期天,而阿麗就是與孩子共同的時日,從來就是孩子佔據。

  “自閉證”的人只會簡單的動作,說不上幾句語言,沒有與別人交往的能力,沒有常人的獨立。任性的脾性,習慣的愛好動作,好奇的幼稚心態,是孩子的一貫。作為母親的阿麗總是以孩子為中心,時常把孩子作為頭等大事。孩子愛旅遊,就道山水秀麗的地方去,帶著到人多的地方去,目的是為開闊孩子的視野;孩子愛吃肉,就想盡一切辦法做,是為了不讓這變態有絲毫委屈。別人家的孩子有輕蔑的對待,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有另眼像待,她視而不見。在阿麗的眼裡,丈夫的需求是在孩子的安穩中度過,朋友是在接受孩子的前提下交往,青春是為孩子守護,激情是為孩子盟動。

  將近三千天的日夜,冬天要時常體諒寒冷;夏天要注意狂熱;春秋是鍛鍊的旺季,從沒有忘記帶著孩子外出的機會。事實就是這樣在阿麗心裡,沒有怨言,沒有恐懼,沒有看不慣的天地。看看她的“山崖之樹”:

  “和朋友扯起一個‘如果有來生並可以選擇'希望能做什麼的話題,朋友說如果有選擇我就做深山中的一塊磐石,安穩、默立、任憑風雨洗涮不留一言,但所有的世事滄桑盡收眼底。朋友反問我,我半開玩笑說:在這顆石頭的不遠處有一棵挺拔的大樹,山風吹來樹葉嘩啦啦作響,那就是我在向你介紹那遠處你所沒看到的風景!

  是的,平生喜歡樹,也喜歡觀樹,喜歡賦於樹喜怒哀樂。喜歡看初春柳樹的婀娜多姿、海棠的燦爛絢麗,夏季白楊的蓬勃挺拔,喜歡秋季胡楊那美的令人窒息的金黃,更喜歡冬季每一棵松柏的堅強獨立。果樹們的務實,槐樹的低調,合歡的智慧,梧桐的大氣寬厚,無不讓我魂牽夢繞心醉痴迷!

  在旅行的途中,峭壁上一棵隨風搖曳的白楊吸引了我,注視著這棵崖上的白楊,它處的環境實在太惡劣了,在人的目光所能及到的地方沒有看到幾許能供它生存的土壤,它的根系牢牢地伸進崖石縫中,去汲取那為數不多營養。為了生存它將自己的標準降到了最低,白楊以俊美立世,可此時的受條件的限制俊美和粗壯都不屬於它了,無論它天生是多麼的優秀。今生註定做不了棟樑之材並隨時有影響其生命的可能,但此時的它看不出有任何的悲傷和憂慮,它快樂地活著,享受著陽光雨露,呼吸新鮮空氣,歡笑著頻頻向人們招手致意……

  繼續我的旅程,心中默默地為這棵白楊祈禱、為它祝福,更為生命喝彩!”

  由此可以看到阿麗的人生態度,是多麼自信,自尊。從這裡是否就能看到偉大之處。

  誰能接觸到她們,她們沒有一點放棄生活的氣息,也沒有一點自身的低落派頭,在身體,在五官,在雪亮的眉宇間,用常人的聲調對每個人的對話,用嫻熟的謙詞面對各方的言談,有一切尊重的自尊。

  :我偉大的母親

  母親是一個生於60年代的勤勞婦女,她的一生為著父母、丈夫和孩子,卻從未為個自己。看著漸漸蒼老的母親,我突然覺得她這一生過的太不值了,但她卻很滿足,因為她用她的智慧和勤勞一直在奉獻。

  在我們家鄉的街上,很多人一說起我的母親都是豎起大拇指。母親年親時大隊裡集體做事,一直都是拿最高分的。忙完隊裡的事,每天還得磨好豆腐去街上賣,很多訂好豆腐的還得送豆腐,每天生活得像個陀螺似的,為父母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母親26歲了,要結婚了,嫁給我父親。父親的家裡因為兄弟姐妹太多,衣服、褲子都是從老大穿到老末。家裡白米飯都很少見,更何況葷菜了,所以母親在父親的家裡擔起的幹活的重擔,她每天洗衣做飯,田裡、家裡都井井有條。

  由於父親是長子,所以當二叔結婚時,就必須跟爺爺分家住,記得小時候住的只有半間房間。煮飯的地方還是租我大奶奶家的,睡覺的地方只有個小窗戶,白天、晚上都是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記得小時候,家裡菜園種的菜大了,母親每天一大早起床,做好飯,能後挑到10裡遠的鎮上去賣,只為了賣幾塊錢。可每年到年底時,卻依然將家裡養的雞煲給我們姐弟幾個補身子,自己卻從不值得吃。父母親每天辛苦做事、母親更是省下每一分能省的錢,終於在94年,我們搬進了平生第一棟新房。新房寬廣、明亮,那是我們小時候的Dream home……

  當我們漸漸長大了,母親每天還是忙個不停,我曾問母親:“我和姐姐都長大了,可以不用你們付學費了,而且我們也開始賺錢了,為什麼還這麼辛苦?”母親說:“不是還有你弟弟要上學嗎?”。那時我才明白,母親將自己未讀書的心願都寄託在弟弟的身上,當弟弟考在縣裡第一中學的時候,母親樂壞了,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心血有回抱了。可當弟弟高三那年突然說不想讀了,母親每天都特傷心、難過,打電話回家時在電話裡都能聽出母親的哽咽聲。我知道,那是母親的夢想碎了……

  當弟弟出去打工後,母親已經快50歲了,年邁的母親開始為弟弟的未來著想。她知道現在的人結婚,都要新房子。母親將存給弟弟的學費錢拿出來,再加上幹完農活後,每天幫建築師傅幫忙做小工的錢,終於在08年,為弟弟建了一幢四層的新房,只希望弟弟早點成家。

  我偉大的母親,她的生活沒有為過自己,一生都在為家裡付出,您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