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愛情美文

  誰不喜歡甜美的愛情呢?怎樣的愛情才是甜美的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用!

  篇1:不會吵架的愛情

  “秋生啊,幹啥呢?”

  梅姐知道秋生哥聽不見,可還是習慣性在二樓朝著樓下喊。

  秋生哥是先天性聾啞,所以任何聲音在他耳邊都只是嗡嗡的迴響,無法辨別。

  他們倆是我家老房子樓裡的鄰居,從小我們就在一起玩。秋生家在一樓的門市經營一個修車行,我家三樓,梅姐家二樓。秋生哥的爸爸是先天性聾啞,媽媽是正常人,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是秋生哥,一個是正常的妹妹。

  以前在家的時候,沒事也能聽見梅姐這麼喊。秋生哥雖然聽不見,但是車行裡的夥計們能聽見,幾個人推著秋生哥出來,帶著滿臉連環畫一樣的油漆膩子,秋生仰著頭看梅姐,傻傻的笑。

  梅姐媽媽是個小學老師,父親是長途貨車司機,有時候車有問題都是找秋生爸幫著修理,都是鄰居,自小梅姐就和秋生一起玩,多年下來倆家關係好的跟一家人似的。

  秋生從小一直上特殊學校,後來乾脆不念了,在家裡幫忙打雜,學學修車的手藝。梅姐不喜歡讀書,可偏偏梅媽又是老師,這老師自己的孩子學習不行,當媽的臉上哪有光啊,兩天一罵,三天一打都是常事。我在樓上總能聽見梅媽訓斥梅姐的聲音,那時我常伴著梅姐的哭聲,帶著感恩的目光看我媽。

  在一個世俗的不能再世俗的市井小區裡,不念書的孩子和不好好唸書的孩子,更容易成為話題,成為親戚鄰居們的眾矢之的。

  上了初中以後,梅媽變得更加嚴厲,除了上學,平時很少讓梅姐出門。偶爾遇見她也總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

  突然有一天傍晚,我聽見樓下人聲鼎沸,尖叫連連。我趴窗一看嚇了一跳。梅姐坐在了陽臺上,把雙腳放在外面,像是要跳樓。梅爸梅媽的聲音從屋裡傳出來,像是想過去還不敢過去,一邊勸阻一邊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了。梅姐似乎全都沒聽見,也不打算改變主意,用力的撕著手裡的一本書。

  這時候秋生從車行裡衝了出來,擠在人群裡用力的揮手,讓梅姐回去,梅姐看見秋生一愣,也沒打算回去,秋生憋紅了一張臉,著急的又跳又喊,啊啊啊的一聲聲,像是病痛一樣的呻吟,撕心裂肺,撩人心扉。

  二樓其實不算高,但是摔下來最輕也是骨折,姿勢不對的話,搞不好還會半殘。

  梅姐似乎並不擔心這些,還是直直的看著秋生,手上的書掉了下來。啪,紛飛的紙片像是散開的一朵紅花,炸的人全身一哆嗦。

  這時秋生一下愣住了,過分焦急的他,硬是被那本書嚇哭了,一邊哭喊一邊張開雙臂,迎著梅姐的落點像是要準備接住她。

  梅姐看見秋生哥哭了,前後搖了搖,頻頻的點頭,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趁著這個間隙梅爸一下衝了上來,抱住了梅姐,把她從陽臺上硬拽了下來,梅姐躺在爸爸懷裡揚起臉的一剎那,我看見她和秋生哭的一樣傷心。像是不被世界理解的兩個人,隔著空氣取得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從那以後,閒著無聊的時候,梅姐就喜歡在樓上朝著樓下喊:“秋生啊,幹啥呢。”

  儘管她知道,秋生什麼也聽不見。

  梅爸梅媽也不再逼梅姐讀書上學,那段自我治癒的時間裡,她只和秋生在一起,兩個人去公園散散步,騎自行車,形影不離。我們總能在放學的時候遇見他們倆,你追我敢,還是年少時節該有的樣子。

  再後來梅姐去念了護士學校。秋生繼續在家裡幫忙生意。那時候還沒有微博朋友圈這些東西,我經常會在梅姐的QQ空間裡看見秋生哥的照片,有工作時候的樣子,有吃飯時候的樣子,誰都不知道他們倆什麼時候確定的關係,是不是秋生一直就喜歡梅姐,是不是那隔空一抱讓梅姐動了情,但是無論怎樣,在一場彼此搭救的故事裡,愛情的出現,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那一年冬天梅姐畢業,還沒有合適的工作,於是在家待業。有時候我會撞見梅姐下樓,手裡拎著個香氣四溢的飯盒和保溫瓶,踉踉蹌蹌的下樓去找秋生哥。東北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梅姐先用白醋幫他洗手,去掉幹活時遺留下來的老繭和凍瘡的死皮,然後兩個人坐在車行的小開間裡,吃午飯,看一會電視劇。就這樣,兩個人平平淡淡的相互依偎著,長跑了很多年。

  大學時有一次過年,我去找秋生哥吃烤串,那時候梅姐剛調到一個衛生站當護士,醫院離家遠,我和秋生哥一起去接梅姐下班。剛進衛生站就看見梅姐在前臺值班,一隻手按著電腦,一隻手拿著手機打電話,和朋友眉飛色舞的聊著什麼。

  看見我和秋生哥過來,她挑了挑了眉毛和我打招呼,我揮了揮手,她似乎根本沒看見秋生哥,和我打完招呼繼續自顧自的打電話。而秋生哥就這麼走過去,熟練的把她桌面上的東西整理好,把她常用的東西收進手包。再幫她把白袍換下,披上羽絨服,拉上拉鎖,圍好圍巾,牽著她從工作間裡走出來。

  這期間,梅姐一直在打電話,我看見秋生哥的輕車熟路和她的逆來順受,突然特別感動。

  我忽然明白,他們早就把自己活進了對方的習慣裡,真正的成為了彼此的一部分。

  雖然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你沒有給過我玫瑰花和浪漫的燭光晚餐。可是我們活得像一個人一樣,記得對方的生活細節,瞭解彼此的怪癖習慣,給對方的愛既不可或缺,又習以為常,表達的方式雖然簡單,但愛的分量卻絲毫不減。

  在與對方共同生活的當中,我們把自己對愛人的感情與疼愛,用最樸素的生活能力沉著冷靜的表達出來。這也許就是大家追求的平淡吧。

  當愛情過了保鮮沒了激情,那促使我們繼續依偎前行的,恐怕就是這份默契了。

  吃烤串的時候,趁著梅姐去廁所的間隙,我問秋生哥打算啥時候娶梅姐。

  秋生哥吧嗒吧嗒嘴,比劃著想轉移話題,我不依,硬著問。

  秋生哥比劃說他怕,我問怕什麼?他說怕以後結婚了,孩子也像他一樣。

  我沒追著聊,倆人安靜了一會,我順手拿手機查了一下遺傳的問題。告訴他只要女方不是聾啞,並且女方家裡人沒有這種病史的就沒事,可以放心結婚,不是外因導致,孩子幾乎可以確定是正常的。

  他比劃問我網上的那些話能信麼?

  我說要不你跟我去趟醫院嘛,大夫的話你信不信?

  秋生哥還是滿臉疑慮,擺了擺手,繼續吃串。心裡不知道盤算著什麼。

  梅姐回來,我不好多說什麼。

  秋生哥給梅姐加了一點調料,我們當什麼都有說過繼續吃著。

  第二天秋生哥和梅姐去了一趟醫院,隨後給我發了一條簡訊:謝謝。

  我回了兩個字,加油。

  一個月後兩個人領證,半年後,秋生哥和梅姐大婚。

  辦喜酒那一天,秋生哥的嘴咧到了耳朵根,那天他喝酒特別痛快,只要有人敬他就喝,有時候沒人敬,自己一邊傻笑一邊喝。

  客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他一屁股坐在我身邊,喘著粗氣。

  我大聲問他,高興不?

  他雞啄米一樣的點頭。

  我逗他說:“你們倆結婚證都領那麼久了,才反應過來高興啊?”

  秋生掏出手機,開始在手機上按字,他一邊按我一邊看。

  他說:“有一樣東西啊,你從來都不覺得它是你的,即使它每天都在你身邊,你都覺得這東西是借的,是遲早要換的,自己也提醒自己,配不上這麼好的東西。可有天,別人告訴你,它是你的了,也不知道要咋個高興才好。”

  我鼻子一酸,他繼續按。

  “以前她對我好的時候,我就想以後她會嫁個啥樣的人,要是對她不好該咋辦。我還總覺著,別人也許不太看好我倆。今天這麼多人祝福我倆,我才真的覺著,她是我媳婦了,長這麼大,今天才真正的感覺到,自己是真切的活著。”

  兩個喝的面紅耳赤的男人,緊握著一個手機,指著對方的發紅的眼睛,互相擁抱,彼此嘲笑。

  有一樣東西啊,你握在手裡也不覺得它真實,你認為總有一天她會離你而去。因為你並不相信你自己能有給她幸福的能力。老天爺和你開過一個玩笑,好在它派了這麼一個人,給你這麼一場夢。秋生以為夢終究會醒,但好在這場夢,我們可以一直睡到頭。

  去年過年放假,去探望秋生哥和已經懷孕的梅姐。我剛到他家樓下的時候正好撞見秋生哥買菜回來,比劃著說是要給梅姐熬粥喝。

  梅姐妊娠反應特別嚴重,聞見吃的就吐,什麼也咽不下,熬點粥勉強能喝一點,但是這粥再好喝也有喝膩的時候,秋生哥急的沒招兒,全家人一起想轍,南北稀飯,中西名粥。翻過來調過去不重樣的做。

  孕期綜合症的女人不好惹,剛見面梅姐就拽著我話東家長聊西家短,把倆人婚後生活裡的嬉笑怒罵從頭到尾嘮叨了一遍。

  其實有些事我也好奇,先天條件不允許,他們兩口子沒辦法吵架,但是過日子哪有鍋邊不碰碗沿的時候。我逗梅姐:“你們平時鬧彆扭不?”

  梅姐開啟話匣子一樣娓娓傾訴。秋生哥看得懂脣語,梅姐也能看的懂手語,這麼多年過來了,倆人交流起來根本沒有障礙,可是一旦鬧了彆扭要吵架,他們就各自使用自己的“母語”,自顧自的表達。

  秋生哥太老實,平時少和別人聊天,怎麼可能“吵”的過梅姐,有時候倆人槓上自己沒詞了,秋生哥就亂比劃一通,梅姐看不懂,就問比劃的是什麼意思,秋生哥就是不告訴她,看梅姐急的團團轉,心生暗爽。後來倆人和好了才知道,秋生哥那一套莫名其妙的“張牙舞爪”,其實就是胡說八道。

  梅姐自然也就學會了,有時候故意找茬說些亂七八糟的話,搞得秋生哥滿頭霧水,更多時候都是梅姐笑場,吵著吵著自己憋不住笑,笑的花枝爛顫最後癱倒在秋生哥懷裡,而後的許多次“吵架”,都以怒目而視開始,以打情罵俏結束。

  梅姐說:“連吵個架都這麼喜感,這日子可怎麼過啊。”

  在家沒事的時候,梅姐還是會像很多年前一樣喊:“秋生啊,幹啥呢。”

  我好奇問梅姐,這麼多年了,明知道秋生哥聽不見,為什麼還是喜歡這樣叫。

  梅姐摸摸肚子,笑開了一朵花,說:“過日子吧就是問題疊著問題,一個坑接著一個坑。人剛從自己的坑裡爬出來,就得進孩子這個坑,孩子這個坑也爬的不多了,父母又到歲數了。但好在坑再深,你知道坑底下都有這麼一個人,他張開雙手在坑底下等著接你,所以坑再深你也不怕,我喊一聲他,就是喊我這一生的踏實啊。”

  我從他們家走的時候梅姐還是吐,秋生哥一邊用袋子接著一邊給梅姐擦嘴,頂著大大的黑眼圈,一點也不敢怠慢。

  回家的那一路,我都覺得很幸福。

  你看,生活很難,每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過後,都要回歸到現實裡的柴米油鹽。

  歲月面前,人人從命。但我知道你會在一次次翻山越嶺的馬失前蹄中,將我接住。

  前路雖遠,還好有你總是張開雙臂護著我,給我穿衣,陪我取暖。

  後來聽梅姐報喜,她生了個大胖小子,眼睛大的像燈泡,頭髮多的像野草。從此梅姐的朋友圈裡全是秋小生的吃喝拉撒。

  今年我家又搬了,過年放假我們全家一直呆在姑姑那,也沒見到秋生哥和梅姐。

  前幾天下班的時候,我坐在回家的地鐵裡百無聊賴的聽音樂,秋生哥突然打電話過來,我詫異的很,平時有事都是發簡訊,以為是他按錯了,可還是按了接聽。自己按住另外一邊耳朵,儘量遮蔽掉旁邊熙熙攘攘的嘈雜,努力辨認著手機那一端的聲音。開始一直沒有人吭聲,隱隱約約聽見了梅姐在說話,卻聽不清是什麼。

  就在我以為是秋生哥撥錯了要結束通話的時候,一個嬌滴滴般奶聲奶氣的聲音叫到:“麻麻,麻麻……”

  一瞬間像是被什麼東西擊中了一樣,在充滿疲憊與麻木的荒蕪列車裡,我無法抑制的哭出聲來。

  篇2:愛情飢渴症

  飢餓會影響人的判斷力,這勿庸置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人飽的時候和餓的時候,去超市買東西,消費數額往往大相徑庭。餓的時候逛超市,看見任何食物都兩眼放光,有如與失散多年的親人重逢,一旦抓住,就不肯鬆手。而飽的時候,則推著小車,從容不迫在貨架間穿行,看見吃的,一般得風度翩翩地左右端詳一番,多數時候還把它給扔回貨架上去。

  後來,我知道有一種病,叫“愛情飢渴症”。

  我琢磨著,飢渴症都是一樣的,不管前面的定語是不是愛情。

  愛情飢渴症最大的臨床表現,就是迫不及待地將隨便什麼落入手中的“食物”都飛速地塞到自己的車框裡去,並且不管那個食物多難吃都堅信它就是自己最想吃的東西,並且不管它的價格如何,都一定要把它買回家去。

  總而言之,被飢餓衝昏了頭腦。

  一般來說,一個人要餓到老眼昏花的程度,總得餓了一陣。所以多年沒有正兒八經談戀愛的大齡男女青年,是愛情飢渴症的高發人群。尤其是大齡女青年,因為對愛情的胃口特別好,因為眼看著兜裡的糧票就要過期,所以看見一個吃的在眼前,哪怕是發了黴的包子,哪怕是爛了心的蘋果,都要一個箭步衝過去,不分青紅皁白地往肚子裡吞。

  問題是,看都沒看清的東西,直接往肚子裡塞,能有什麼好結果。

  那黴包子也好,爛蘋果也好,看見你跑得這麼快,吞得這麼急,肯定要沾沾自喜。自然而然地,他要把你的飢餓感誤解為他的內在價值。我是不是很牛啊?是不是很酷啊?是不是有種我自己都沒有發掘的神祕魅力啊?黴包子、爛蘋果照著鏡子,抹著自己的大背頭,越看越得意。不行,既然我這麼牛,有這麼神祕的魅力,哪能這麼輕易就出手?所以,便是黴包子、爛蘋果,看你跑得這麼快,也要在你伸手的一剎那,把自己的價格上調個百分之五十、八十的。所以我們才看到無數的兄弟姐妹痛心疾首地抱怨:“丫什麼東西啊?要才沒才,要貌沒貌,要錢沒錢,譜倒是擺得比天高……”

  那可不,你給人家那麼多顏色,人家能不開染坊。

  黴包子因為你給的那點顏色,把自己看成新鮮包子。新鮮包子因為那點顏色,把自己看成是紅燒肉。紅燒肉因為那點顏色,把自己看成是鮑魚魚翅。反正你的愛情飢渴症,造就了對方的自大狂。

  對對方其實也不公平。因為患有愛情飢渴症,所以你尋找愛情的時候,尋找的是一劑膏藥,牢牢地貼在你的傷口上。既然你找的是膏藥,它最重要的效能就應該是安全、是殺菌、是保護。它要治療你歷史上所有的炎症,還要抵禦將來所有可能的細菌。可是,愛情它不僅僅是狗皮膏藥啊。人們說了,愛情要象鮮花一樣美麗,無用,僅僅是囂張地美麗。

  記得崔健以前在某次採訪中說,他一般只和27歲以下的女孩戀愛,因為27歲以上的女孩總是太缺乏安全感,而且總是讓這種危機感敗壞了戀愛的其它樂趣。

  這話裡面充滿了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但是我承認,他有他的道理。他不願做一片膏藥,被按在一個愛情飢渴症的傷口上,一按不起。

  英語世界有一句被說得有點濫的話,叫做:“I love you not because I need you, but because I want you.”翻譯成中文就是,“我愛你不是因為我需要你,而是因為我想要你。”這個“需要”和“要”之間的區別,就是把對方當作一個工具還是一個主體的區別。如果一個女人因為錢而嫁給某人,那她就是把他當作了錢包,工具的一種。同理,如果一個女人因為感情的飢渴而嫁給某人,那她就是把他當作了膏藥,工具的另一種而已。

  據說真正的愛情,不是因為對方能帶給你什麼,而是因為你就是欣賞他,他這個人。

  對於愛情飢渴症患者自己來說,找到她的膏藥,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飢餓是一種矇蔽。所謂飢不擇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等你把自己隨手撈來的包子蘋果塞進肚子,大半飽之後,也許會突然發現,其實你並不愛吃這些包子蘋果,其實這些包子蘋果其實並不美味。怎麼辦?把剩下的扔到垃圾桶裡去?可是,浪費糧食缺乏基本的公德心。

  所以說,當你推著購物車在愛情的超市裡穿行的時候,再飢腸轆轆,也要有耐心。耐心是一種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飢餓,不應該是讓一個黴包子糟蹋你胃口的理由,也不能是你浪費一個好包子的理由。

  很多時候,衝動裡面有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篇3:愛情不是萬能的

  微信小號上有個女生對我說,她的男朋友和她提分手,原因是家裡不同意。男友家裡條件比較好,她家條件略差,身在農村,負擔較重。男友打算畢業出國,他父母反對他們在一起。為此男生和父母吵了幾次,卻最終妥協。最後男生提出了分手。這個故事很簡單,簡單得就像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的故事一樣。

  女生很生氣得問我說:“為什麼他不肯為了我和父母鬧?為什麼他不願意和我一起走下去?我不能接受這個結果!錢有那麼重要嗎?我們的感情不是更重要嗎?有愛就能走下去啊!”

  我想了想,覺得從言語上無法駁斥她的想法,於是告訴她一個合理的藉口:“他沒那麼喜歡你。”

  她依舊憤憤不平,我就撤了。

  事實上,這段感情除了他沒那麼喜歡她之外,還有一句想說又沒說出口的是:很多東西,例如物質,並沒有你想的那麼不重要,很多東西,例如愛情,也沒有你想的那麼萬能。

  另外有個姑娘說,她男朋友甩了她,是因為她太作。對方覺得很累了。

  她淚眼朦朧得在所有的社交網路上寫:他不是說愛我嗎?為什麼連包容我都做不到?

  他愛你,並不等於還能堅持陪著你。並不是他不夠愛你,而是你不夠愛他。你以為你的無理取鬧,是害怕失去是愛他的表現,偏偏你不敢承認,你是因為太愛自己。大概是古往今來的許多故事,把愛情寫得過於美好,同生共死在所不惜。女孩子做了***事,男生劈腿幾百次,只要有愛還能在一起。總有人會以為,凡是相愛的名義下,大可以亂搞。

  愛情的中心是人,既然是人,就有忍得了和忍不了,也就有等得了和等不了。折射出的不過是人的缺陷,並不在這種感情。

  與其等到對方離開了,才發現自己折騰毫無意義而且愚蠢,為什麼要在他還在你身邊的時候,就不停的剝削他呢。這世上沒有什麼“為了愛什麼都可以”,比起看起來偉大的付出和遷就,我覺得一段感情裡最令人感動的,是互相體諒。

  愛情的萬能僅僅存在於理論中,你期待享受它的美好的同時,你也必須承認它有所缺陷和不足。

  就像異地戀一樣,兩個人彼此相愛,卻不一定會走到最後,由此否定兩人的愛情毫無意義,只不過我們需要承認它並不是那麼強大,強大到可以支撐我們走太久的路。

  愛情其實很普通,不會讓人起死回生,甚至沒有辦法解決你沒錢買房的問題。它是一個精神動力,就像所有的精神動力一樣,可以激勵人向著一個美好的方向去前進和奮鬥,但是它並不會直接給你一個美好的結果,甚至它根本無法保證是否會有結果。

  擁有的時候不必想得太好,失去了也不必想得太差。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