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的歷史簡介

  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在臺灣又稱為豎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單簧管的歷史

  單簧管在國內被人們習慣地成為“黑管”,而在香港、臺灣等地區則稱其為“豎笛”,英語Clarinet譯音為“克拉林奈”,義大利語Clarinetto,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國際上統稱為“克拉爾奈特”。這種樂器使用一枚***使樂器發音,為西洋木管樂器之一,產生在十七世紀末葉,起源於古希臘,於十九世紀末葉傳入中國。

  最初的單簧管是歐洲古代的一種叫做蘆笛的樂器,呈圓柱形,沒有按鍵,也沒有喇叭口,只有七個音孔。後來,蘆笛漸漸演變成了單簧管唯一的直系祖先——沙呂莫管***又翻譯成夏呂莫管***。隨著音樂的發展,這種樂器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據有關資料證實,第一個改革這種樂器的人是德國的一位樂器製造師,名叫約翰·戴內***Johann Denner 1655-1707***。他在樂器管上安裝上了兩個鍵子***一個是由左手食指控制的A音鍵,一個是由左手拇指控制的十二度泛音鍵***和一個喇叭口,這就是最早由戴內改革發明的兩個鍵子的單簧管。從此,便打開了單簧管發展的道路,後經巴托爾特將樂器管身延長,並增加第三個鍵子***低音E、開啟十二度泛音鍵為B音***;德國樂派創始人約瑟夫·比爾***1744-1811***在樂器上安裝了第四個和第五個鍵子,增加了四個音***低音升F,降A,十二度泛音為升C,降e***;到1791年由法國單簧管演奏家,巴黎音樂學院教授,格扎維埃·勒費福爾***Lefere 1766-1829***給這一樂器增添到第六個鍵子。至此,對單簧管這一樂器的改革歷經一個世紀,從戴內到勒費福爾等人歷盡艱辛,使單簧管發展到六個鍵子。這個時期單簧管的演奏技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就在這個時期,莫扎特創作了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並且首先將單簧管應用於樂隊。與此幾乎同時,還有施塔米茨父子大力發展了單簧管藝術,小施塔米茨更為單簧管創作了二十餘首協奏曲。

  1812年經德國著名的單簧管演奏家繆勒***muller 1786-1845***的潛心研究,成功的研製出能夠演奏各種調式的十三鍵單簧管,這種新結構的單簧管使演奏者在技巧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深受人們的讚譽。後來又作了進一步的改進使之更加精巧,並形成了繆勒體系。當今,德國、奧地利單簧管演奏家大多采用繆勒體系的樂器。

  1839年,著名的單簧管演奏家、巴黎音樂學院教授、法國樂派創始人克洛澤***KLOSE 1808-1881***和法國著名的樂器製造商路易·奧古斯特·布費***BUFFET***兩人一起做了大量改進十三鍵單簧管的工作。他們在引進勃姆***BOEHM 1794-1880***為長笛創造發明的活動圓鍵體系之後,使單簧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並與1839年在歷史上第一次推出了勃姆式單簧管,後來又結合安迪爾***Andir1840-1876***精湛的製作理念與工藝,最終形成勃姆體系,尤其單簧管的基本構造很大程度上源於Andir單簧管。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演奏家使用的單簧管都為勃姆體系。雖然這一樂器在近代還有新的改進,但從1839年至今歷經一個半多世紀,克洛澤發明的這種伯母是單簧管的基本構造一直保持到現在。

  19世紀初,貝爾曼先生出版了自己的《單簧管演奏法》,這時世界第一部單簧管教程。19世紀末,羅扎諾夫和羅賽等人又分別出版了自己的單簧管是教程,尤其是羅扎諾夫,開創了音樂學院的單簧管專業教學,為單簧管學生們開闢了正規的學習之路。

  單簧管簡介

  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在臺灣又稱為豎笛***英語稱Clarinet,義大利語為Clarinetto,西班牙語為Clarinete,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絃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樂曲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製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由五節可裝拆的管體組成,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在吹口處固定一個***,吹奏者通過***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脣適當的壓力,薄薄的***尖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豎笛的單***樂器蘆笛***chalumeau***演變而來。

  

的人還:

1.單簧管的基本樂理知識

2.單簧管的英文怎麼說

3.西方音樂歷史兩千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