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相的歷史簡介

  張作相,國民政府國策顧問、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委員、東北剿共副總司令、駐吉東北邊防副司令長官兼吉林省主席及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輔帥”,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輔帥”張作相的簡介:

  張作相***1881—1949***,國民政府國策顧問、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委員、東北剿共副總司令、駐吉東北邊防副司令長官兼吉林省主席及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字輔忱,祖籍直隸深縣太古莊花盆村***現屬河北省深州市前磨頭鎮***,生於奉天錦州義縣***今錦州凌海市班吉塔鄉雜木林子村***人,愛國民主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學良的輔帥。

  張作相在吉林任職期間,創辦吉林大學,修吉敦鐵路,興辦自來水,鋪築柏油馬路,拒絕與日本人合作修築吉海鐵路。1949年3月,張作相患病死於天津。

  :

  張作相***1881—1949***,國民政府國策顧問、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委員、東北剿共副總司令、駐吉東北邊防副司令長官兼吉林省主席及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張作相與張作霖的名字巧合了三分之二,但他是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學良的輔帥。

  張作相,字輔忱,祖籍河北省保定市深州縣花盆鎮太谷莊。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北遭災,張作相祖輩舉家闖關東,落戶錦州。1881年2月9日,張作相在錦州義縣南雜木林子村出生。張作相讀了3年私塾即學習泥瓦手藝。當地有鄉里械鬥之惡俗,1897年,他的族兄張作正被仇家郭玉誣告入獄,後被仇家所害,張作正臨死前,囑張作相為其報仇。16歲的張作相為防仇家滅口流落遼西當瓦工。幾年後返回錦州殺了仇人,之後帶領弟兄們離家出逃,於1901年落腳八角臺***檯安***,投奔了張作霖的“保險隊”。第二年,張作霖接受清廷收編,當上了清軍遊擊馬隊“管帶”;張作相任“哨官”,跟隨張作霖駐防新民。

  1911年5月,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在奉天設立講武堂,張作相進入講武堂學習軍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奉天革命黨人積極響應,準備起義。趙爾巽急忙調集張作霖部隊鎮壓革命黨人。於是,張作霖便大開殺戒,趁機進入奉天城,搖身一變,竟成為國民軍將領。張作相跟隨張作霖,先後擔任了第二十七師騎兵團長、炮兵團長。1916年4月,袁世凱任命張作霖督理奉天軍務,兼代理巡按使;任命張作相為第二十七師步兵旅長。1918年9月,張作霖遷東三省巡閱使,張作相任巡閱使署總參謀長,後來改為“巡閱使署總參議兼二十七師師長和衛隊旅旅長”。

  1919年2月,張作霖將原東三省講武堂改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張作相兼任“堂長”。1920年12月,張作霖任命張作相為“東三省巡閱副使”,張作相認為官職太高,堅決推辭。張作霖便改任張作相為“東三省巡閱使署”、“奉天督軍署”兩署總參議,核閱兩署文牘及操辦練兵事宜。1921年3月,張作霖打算讓張作相出任黑龍江省督軍,張作相再次婉謝,還建議讓張作霖的非嫡系、二十九師師長吳俊升出任黑龍江省督軍。1921年5月,張作霖再次擬派張作相出任熱河省都統,而張作相則依然拒絕,並極力推薦張作霖非嫡系、二十八師師長汲金純出任熱河省都統。

  1924年,張作相擔任吉林省督軍兼。他主張“閉關自守,開墾實邊,廣立學校,振興實業,訓練精兵,以便養精蓄銳。”主政吉林8年,張作相整頓財政稅收、修築吉海鐵路、創辦吉林大學、修建自來水廠、鋪設柏油馬路等等,政績卓越。

  1927年8月,日本草擬《滿蒙新五路協約》,規定由日本政府承包修建敦化經老頭溝至圖們江線等五條鐵路,張作霖在協約上,簽署了一個“閱”字。致使日本侵略者輕易攫取了“滿蒙新五路”鐵路的所有權。1928年2月,當日本侵略者找到吉林省督軍兼張作相,準備簽署“滿蒙新五路”鐵路承造合同時,張作相堅決抵制,拒絕簽約。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張作相深明大義,致力維護國家利益。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炸身亡。一時間,奉系將領群龍無首,一片慌亂。儘快確立新首領迫在眉睫。當時,張學良尚未返回奉天,“東三省議會聯合會”公推張作相為東三省保安司令,並刻制印信,張作相當眾表示:“決不接受。”張學良回到奉天之後,也極力推舉張作相統轄東北軍政大權。1928年6月21日,“東三省議會聯合會”召開三省緊急臨時大會,當場推舉張作相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吉林省保安司令。張作相依然堅辭不受,力舉張學良:“老帥已逝,子承父業,順理成章,自己將全力輔佐之。”同時,張作相千方百計說服各個軍政要員,達成共識。張學良主政東北名正言順。

  張學良主政東北之後,張作相殫精竭慮輔佐張學良。儘管對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歷來不甚信任,但對張學良的“東北易幟”主張,張作相卻大力支援。在東三省議會聯席會上,由張作相領銜,聯名向國民政府宣佈:“服從國民政府領導,改旗易幟,實現南北統一。”“東北易幟”後,張作相擔任了東北邊防副司令長官、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國民政府委員、吉林省政府主席。

  1930年9月,張學良率東北軍主力出兵華北。張作相代理張學良,任東北四省留守司令,駐守張氏帥府,主持東北四省的一切事務。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作相正在錦州老家為父親舉行葬禮,以致沒能及時組織東北軍進行抵抗。1933年3月11日,張學良通電“下野”;張作相也憤然辭職,到天津閒居。閒居期間,張作相多次拒絕為日本侵略者做事,保持了民族氣節。

  1948年年初,蔣介石委任張作相為“東北政務委員會”副主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1948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錦州,將正在家中處理私人財產的張作相抓獲。得知張作相身份之後,立即將其釋放,並護送上火車。張作相回到天津後,蔣介石曾多次派人到天津,敦促張作相去臺灣,均遭拒絕。1949年4月19日,張作相突發腦溢血與世長辭,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