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最大有多大

 稜皮龜外表看起來很可愛,似乎人畜無害的樣子。但其可愛臉蛋後面卻隱藏著數以百計的鋒利牙齒,其嘴堪稱世界上最嚇人的嘴,稜皮龜非常溫順,主要以水母為食。稜皮龜之所以長得如此巨大,是因為其吃掉大量移動緩慢的水母所致,這也是為何稜皮龜這種號稱“吃水母機器”需要鋒利牙齒的原因。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看看這溫順又可愛的稜皮龜吧!

  稜皮龜

  稜皮龜***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屬稜皮龜科、稜皮龜屬動物。稜皮龜體大,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者,頭大,頸、尾短,四肢槳狀,無爪,前肢特別發達。稜皮龜屬於變溫的爬行動物,游泳迅速且能力極強,雜食性,每年5-6月之間產卵,一次產卵90-150枚,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佈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稜皮龜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稜皮龜體大,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殼長1040-1500mm,寬560-900mm,高290-495mm。重均達100kg以上。頭大,頸短。頭寬133-220mm。上顎前端有二個大三角形齒突,其間有一凹口,承受下顎強大的喙。頭、四肢及身體均覆以革質面板,無角質盾片。體背具7行縱稜,腹部有5行縱稜,因而得名。四肢槳狀,無爪。前肢特別發達,前肢前緣長720-1010mm,後肢前緣長298-480mm,前肢約為後肢長的2倍多。尾短,尾與後肢間有皮膜相連。

  幼龜體表及四肢均覆以不規則的多角形小鱗片。最大的分佈在背甲和腹甲。此外,頭背與頭側亦具有對稱的鱗片。成體則鱗片消失,代之以革質的面板。成體背暗棕色或黑色,雜以黃色或白色的斑點。腹部灰白色。幼龜背灰黑色,身體上的縱稜和四肢的邊緣為淡黃色或白色。腹部白色,有黑斑。

  稜皮龜是海洋中的遷徙動物,每年的旅行距離1.6萬公里,如果按照陸地上的速度,1.6萬公里恐怕要好幾年才能走完,但是在水中它們卻可以35千米/小時的速度移動。通常情況下它們不會在一個地方呆太久,不斷遷徙才能保證足夠的食物供給。

  稜皮龜被稱為“吃水母的潛艇”

  稜皮龜的性格非常溫順,主要以水母為食。剛破殼的小稜皮龜只有7.6釐米,吃掉大量水母之後體長平均可以達到1.5米。因為快速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水母的營養價值並不很高,所以稜皮龜需要每天吃掉大概500多公斤的水母,相當自身體重70%。

  為了獲取更多食物,它們甚至可以潛入1200米深的海底。海水中每下降10米就增加一個大氣壓,在100米深的地方,人的肺已經被擠壓到一個核桃大小,想想稜皮龜的抗壓能力該有多麼強!它們因此獲得了一個別稱:吃水母的潛艇。

  稜皮龜可能會在20年內滅絕

  自然志曾經說過烏龜的壽命最多也不會超過200年,大多數在100年以內,據研究稜皮龜的壽命也只有60年,這在動物界中還算比較長壽,但是1960年以後稜皮龜的數量卻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

  稜皮龜的遷徙路線經過許多人類頻繁活動的區域,它們不能辨別水母和塑料袋,雖然它們的消化系統非常強大,但是也不能消化塑料袋。馬來西亞曾經是世界上稜皮龜種群數量最多的區域之一,但自1960年以來,它們的種群數量已經下降了99%。1980年稜皮龜的種群數量為11萬5千,如今不到26000只,人們估計可能在未來10-20年內,稜皮龜就有可能在野外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