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的花

 世界上有各種千奇百怪的花,但是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就由小編為你們收集一些資料參考看看。

 世界上開的時間最長的花是什麼花

  平時我們常聽人說:“松柏常青,永不凋落。”其實這是一種誤傳,自然界中沒有永不凋落的常綠樹,它們的樹葉只是逐漸更替而已,一部分脫落,一部分在新生,所以人們看到的松柏總是四季常青,鬱鬱蔥蔥。 葉子都是有一定壽命的,從幼葉伸展開始到葉的衰老、枯萎、脫落,這段時間叫葉的壽命。葉子的壽命各不相同,有的只有十多天到幾個月的壽命。桑葉能活130天左右,女貞的葉子能活200天左右,紫杉葉子的壽命是6~10年,冷杉的葉子可生長12年。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葉子要數非洲西南部沙漠中的百歲蘭了。百歲蘭外形奇特,它的莖又粗又短,不過10~12釐米高。可莖杆周長可達4米左右。它的一生只長兩片葉子,開始質地柔軟,後來形成皮革狀。每片葉子長達2~4米,寬30釐米。兩片葉子能活100年左右,因此,人們叫它是葉中的“老壽星”。 只長兩片葉子的“百歲蘭” 我們通常遇到的植物都要落葉,即使是常綠樹也不例外,只不過其樹葉的壽命相對長一些,且是交替落葉,表面上常綠而已。那麼世界上有沒有永不落葉的植物呢?在安哥拉靠海岸的一片沙漠地區,有一種當地人叫“納多門巴”的植物,其葉片壽命可達一百多年,人們因此稱之為“百歲蘭”。   百歲蘭的形狀十分奇特,其葉形似皮帶,靠近基端的部分既硬又厚,呈肉質狀,而葉尖部分卻又軟又薄。“百歲蘭”畢生只長兩片葉子,每一張葉子寬約0.5米,長可達3米左右,各自朝相反方向延伸;百歲蘭莖高不超過20釐米,周長卻有四米左右,看上去好像一個矮樹樁。它的兩片葉子長出後,就永不另長新葉,與整棵植株一起生存100多年,而不是像落葉植物春發芽秋落葉。   為什麼百歲蘭的葉子大得出奇,而且百年不凋呢?科學家經過研究找到了其根本原因。原來,百歲蘭是生長在近海的沙漠中,那裡有大量的海霧,會形成重重的霧水落下來,能源源不斷地為百歲蘭提供水源。百歲蘭的根又直又深,便於從地下吸收到水分,因此它不怕乾旱,一年到頭都保護著生氣勃勃的活躍狀態。   百歲蘭由於其壽命特長,植株特矮,葉片又特大,便成為很好的天然觀賞植物。

  世界上生命最頑強的花

  裸子植物門百歲葉科的唯一種類。又稱千歲葉、百歲蘭、千歲蘭。分佈於安哥拉及非洲熱帶東南部,生於氣候炎熱和極為乾旱的多石沙漠、枯竭的河床或沿海岸的沙漠上。其樹幹非常短矮而粗壯,呈倒圓錐狀,高很少超過50釐米,而直徑可達1.2米,具有極長而粗壯、深達地下水位的主根;樹幹上端或多或少成二淺裂,沿裂邊各具一枚巨大的革質葉片,葉片長帶狀,具多數平行脈,長達2~3.5米,寬約60釐米,葉之基部可繼續生長,葉的頂部則逐漸枯萎,常破裂至基部而形成多條窄長帶狀,其壽命可達百年以上,故有百歲葉之稱。球花形成複雜分枝的總序,單性,異株,生於莖頂葉腋凹陷處,由多數互動對生、排列整齊而緊密的苞片所組成,苞片的腋部生一球花;雄球花有兩對假花被,具6枚基部合生的雄蕊,中央有一個不發育的胚珠;雌球花有兩枚假花被成管狀,胚珠的珠被伸長成珠孔管。種子具內胚乳和外胚乳,子葉2枚,萌發後可儲存2~3年。百歲葉的葉具明顯的旱生結構,氣孔為復脣形,是沙漠中難能生成的矮壯木本植物,能固沙保土。其次生木質部除管胞外,還有導管。 百歲蘭 Welwitschia mirabilis 是奧地利植物學家 Friedrich Welwitsch 在1860年發現於安哥拉南部奈米比沙漠中。它是一種十分奇妙怪異的植物,生長於條件非常惡劣,年降雨量少於25毫米,加上來自海邊的霧氣也只能相當於50mm。最老的百歲蘭年齡估計在1500至2000年。這些植株能夠忍耐極為惡劣的環境。大部分百歲蘭生長於距離海岸80公里的多霧區域,據此估計霧氣是它們水分的主要來源。 百歲蘭是裸子植物,它跟其他植物的親緣關係還有待研究。它僅僅分佈在奈米比沙漠。奈米比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而百歲蘭分佈在這個沙漠從奈米比亞西部沿海到安歌拉西南部一個狹長的,極其乾燥的地段。這個植物象一個木質化的胡蘿蔔,莖纖維質,具有粗大顯著多皺褶的表皮。不均勻的生長使其莖部怪異地扭曲,而從莖部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組織長出兩片帶狀的葉。大的植株距離地面最高的部位可達1.5米。生長於Pforte的植株高達1.2米,基部葉子盤繞成堆周長達8.7米。這些植株的根可深達30米。 百歲蘭的葉是植物界壽命最長的葉,是常綠的,僅一對,形寬且平。最寬的葉子在Flache地區找到,寬達179釐米。這片葉子長6米,其中3.15米還是活的組織。這些葉片所覆蓋的大面積地面,使下面的土壤溫度低而有溼度,幫助植物在高達65攝氏度的地面溫度下生存。葉片一年平均生長13.8釐米,1000年便可生長出長達150米的葉。葉的平均厚度為1.4毫米。葉子平躺在地面上,也防止了風對土壤的侵蝕。即使在很強的風力下,葉面還是保持堅挺不動。植株可以通過葉面上的氣孔來吸收水分,這也是這個物種能夠生存的必要條件。氣孔直到霧氣散去方才關閉,雖然大部分凝結在葉面上的水順著葉面流下,但是植株已經通過氣孔直接吸收到這凝結水分的一部分。與其他植物不同的是,氣孔在霧氣大的時候開啟,在溫度升高時關閉。這樣保證了水分在溫度高時不通過氣孔損失。 百歲蘭是雌雄異株的,雌株有大的雌球果,雄株有雄花,每一雄花有6個雄蕊。花粉傳遞靠風,不過還有一種很小的昆蟲 ***Probergrothius sexpunctalis*** 也有一定作用。 一般的雌株可以結60到100個雌球果,種子可以達到10000粒。種子有紙狀翼,散播靠強風。大部分這些種子不會發芽,因為假設有50%是有活性的,這其中還會有80%被真菌感染。估計不到萬分之一的種子會發芽並且長大成株。過份潮溼會使種子不發芽並散發出惡臭。

  世界上葉最長最寬的蘭花

  寒蘭之最 寒蘭因在冷清的寒冬開花而得名,俗稱冬蘭。雖然她開花姍姍來遲,但因其葉姿優雅偉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複雜多變、花色豐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備受蘭友珍愛。筆者家鄉盛產寒蘭,涉足蘭界後就對寒蘭偏愛有加,經過數年來對寒蘭的採集、馴養及平日的細心觀察和體驗,發現寒蘭與其它國蘭相比有“六最”,現一一道來,供蘭友們共賞,希望引起共鳴,不妥之處,也請行家名師指正。 葉姿最優美。寒蘭葉質細膩,葉面油亮。按葉色有深綠和碧綠之分;按葉的大小有闊葉與細葉之別;按葉的彎垂程度分有直立剛勁的劍形葉、有鋒芒初露的斜立葉,也有形似鐮刀的半彎垂葉;按葉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偉的“蘭中巨人”,葉寬似墨蘭,株高可達一米左右,號稱“寒大將軍”,也有“蘭界侏儒”之稱的寒蘭矮種,總高度不足10釐米的龍根線藝苗。但不管何種蘭葉,其基本特徵是高挑修長***矮種除外***,文雅得體,矯健秀美。寒蘭葉中脈稍突,使葉子的剛性增強。葉片數較蕙蘭、春蘭要少,故無密而擁擠的感覺。因有以上這些特徵,所以寒蘭葉姿就顯得更加挺拔、偉岸、纖秀和疏朗。寒蘭的株型比春蘭更有氣度;比蕙蘭更加碧潤;比四季蘭更精神;比報歲蘭更清秀。總之,寒蘭的葉姿有其他國蘭無可比擬的優點和美感,而無其他國蘭葉姿的欠缺***蘭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語***。正如《中國蘭花》主編劉清湧教授總結的“寒蘭株型修長軒秀,可謂領盡蘭花秀美幽雅之風騷”、“其葉姿極為秀美、大度,極盡君子之風,山高水長之韻致”。 花形最多變。寒蘭雖不能按春蘭的標準選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奇特多變。沒有那一種蘭花有像寒蘭那樣多的變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內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頂暫且不提。也不說她的各種開品,如三角開、朝天開、反捲開、繡球開、擁抱開、飛舉開等,僅寒蘭中出現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態花、意形花就足讓你感到新奇。寒蘭中有一種花,主瓣尖自然彎折,形似尖長的鶴嘴,中部稍大反轉如鶴頸,雙棒自然交*,極似鳥的翅膀,巨大質白的脣瓣在雙棒下正好比仙鶴的身子。一箭寒蘭盛開就宛如一群美麗的仙鶴立於綠葉叢中,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擬花創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學說,為何不能創新、發展、完善,將以象徵長壽意義仙鶴來擬花,稱其為鶴瓣花呢?***其實蘭界早有此說***,另外,還有其他的象形花,象貓似烏如人若獸,奇者擬奇,怪者見怪。形形式式,層出不窮。有像魚跳龍門、金雞獨立、彩燕歸巢、雄鷹展翅;也有如長壽老人、白臉書生、含羞少女、轉世觀音;還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綿、金鈴串串。寒蘭的奇態花有多種多樣,限於篇幅,僅以筆者選育的下山寒蘭新品“冰上芭蕾”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彎,半扣於棒頂,宛若人首。側萼片自然捲合成圓柱狀並交*下掛,極像芭蕾舞演員起舞時的雙腿舞姿。兩棒呈半管狀環抱蕊柱,仿若舞者的雙臂胸前緊抱。大圓舌質白綠條黃苔綴鮮紅點,恰似穿豔麗超短裙的舞女身軀。整朵花猶如冰上芭蕾演員在翩翩起舞。面對如此奇態花,怎能不讓你領略到大自然藝術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發你對寒蘭這花中嬌子的鐘愛之情呢? 花色最豐富。一般國蘭花色以綠、白、紅、黃為主。寒蘭除暫未發現純藍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象或調配出來的顏色都能在寒蘭花中表現出來。如紅色就有紫紅、深紅、大紅、水紅、桃紅、赤紅、橘紅、胭脂紅、硃砂紅等。在複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種顏色,真可謂五顏六色,豔麗多彩。如寒蘭精品“複色紅荷”,紫紅色的花杆,橘紅色的花萼鑲嵌明顯的白覆輪,含深紅色的縞線,伴有水紅色的斑紋,萼瓣基部淺綠、深黃、硃紅相間,雙捧紅、黃、白三色搭配,大圓舌質白苔黃泛綠暈、上綴鮮紅斑點,色彩可謂夠豐富的了。再如“七彩虹”、 “五彩”、 “彩霞”等均由數種對比度明顯的顏色互相搭配組合,構成五彩繽紛、豔麗無比的斑斕世界。不管何種顏色的寒蘭花多數帶有白覆輪,質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區過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瑩剔透,五彩斑斕。故寒蘭花色在所有國蘭中屬最豐富、最豔麗的一個種群。 花香最奇特。一般蘭界稱蘭香有幽香、清香、濃香、甜香、微香之別,各種蘭花因其種屬、栽培條件、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不同,使之產生不同的蘭香。寒蘭香除了具有其他國蘭共有的蘭香特徵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蘭在低溫時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說法。筆者認為寒蘭的最低耐受極限溫度是O℃,據本人數年的觀察記錄和比較發現,5℃.10℃時寒蘭花香味最好,高於15℃時香味要淡,25℃以上溫度時開的寒蘭花多數聞不到香味或香味極淡***夏寒蘭原生種除外***,這可能是寒蘭一般在寒冷的初冬開花,又要引誘昆蟲前來授粉這一特定因素所決定的吧。二是“遺香”。其他國蘭有的在花蕾初綻時就開始放香,有的開花數日後才放香,但授粉後及凋謝後是絕對無香的,惟獨寒蘭,子房膨大後清香猶存,未受精的在花謝乾枯後仍存香味。有的寒蘭花開一、二個月至完全凋謝,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這就是寒蘭特有的“遺香”。另一種香叫“常香”。一般蘭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間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陽光下溫度高時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終日放香。寒蘭則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溫度條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無光均能終日自然連續放香,這就是寒蘭的“常香”。寒蘭之香屬於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無,縹緲久遠,時而香飄數十米,時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飛來”。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聞後讓人提神醒腦,益壽延年,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給愛蘭人特有的恩賜吧! 花開最長久。春蘭、春劍、蓮瓣1至3月開花,送春花期在春蘭之後,惠蘭3-4月吐芳,報歲在歲末獻瑞,四季蘭花期較長,6至11月均可見其芳容。寒蘭花期最長,春有春寒蘭,夏有夏寒蘭,秋末冬初有秋寒蘭和冬寒蘭,真可謂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賞,時時能聞香。除此之外,原生種冬寒蘭因花期在冬季,氣溫較低,植物新陳代謝相對較慢,再加上害蟲、細菌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開持續期特長,一般可持續三週至一月,個別厚瓣花,硬棒花可開一個半至二個月,另有一種花杆特細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較深的小葉寒蘭,其花容端正,久開不變形,花開持續期可長達近三個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蘭各種數盆,讓其四季開花,終年飄香,豈不美哉! 綜上所述,寒蘭葉姿優美、花形多變、色彩豔麗、花香清雅。寒蘭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隨著人們對寒蘭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 “栽培寒蘭,康樂常在,擁有寒蘭,美神相伴”即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寒蘭的鼎盛時代就要到來。 四川脈蘊含著豐富的蘭花資源。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裡蘭花的特殊品質,這裡的野生寒蘭,由於主花期長,且混生於春蘭、春劍蘭、春蕙蘭、建蘭、臺蘭等蘭種之中,花期重疊,經風媒、蟲媒的傳播,生產雜交品種較多。僅保留寒蘭特質的變種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蘭品系。 自筆者短文“四川寒蘭驚四方”在中國蘭花專刊上發表後,各地蘭花同好不斷來信、來電諮詢,想對四川蘭花有更細緻的瞭解。筆者雖愛蘭至深,但終是學識有限;雖特別努力地探研四川蘭花,但也僅能一知半解。在此,筆者不揣冒昧,試將自己對四川蘭花的粗淺認識,作個粗淺的論述,僅供同好們參考。 四川寒蘭的基本特徵是假鱗莖明顯,葉質較厚硬、香氣濃郁、悠長。根據其生長環境的不同,葉淺黃綠至深綠色、3至7枚叢生、葉柄環高、葉柄細硬、葉緣有鋸齒、葉甲長大、矮葉及環垂葉種花多出架、高葉種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最多曾見21朵。萼片長3至5釐米。花被有淡綠白或黃綠色、青綠色、紫紅色、紫筋脈紋覆色等,且多有粗細不等的白色覆輪邊。特別是近年顯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質感晶瑩欲透,強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 四川寒蘭少有不香的品種,有些特殊品種甚至在-50C時,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氣可直透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嗅之,使人頓覺神清氣爽,精神倍增,其香氣絕非素馨寒蘭香氣可比。 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尚無有關寒蘭的鑑賞標準。這對素有蘭中之王的寒蘭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這裡,筆者就自己對四川寒蘭的鑑賞認識,做一拋磚引玉的敘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廣泛引起同好們,特別是對寒蘭多有研究的、資深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以期在不久的將來,能制訂一份寒蘭的鑑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