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經典範文

  高考作文是最能體現考生語文素養的,語文複習時要重點關注寫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有資料顯示,大約四成的學生認為同學間的關係缺乏信任。於是,有人立刻就有了這樣的中國式思維套路:經濟社會進步→獨生子女政策→父母嬌生慣養→學習壓力太重→十年***影響→外來文化滲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於是,一個活脫脫的豬腦子就這樣煉成了。

  個人認為,60%的人認為同學間的關係還融洽已經觸目驚心了。我甚至以為有撒謊的成分。本人讀高中的時候,全班只有38人***快班***,21名女生,17名男生,且男女生之間是不說話的。這是怎樣的“不和諧”比例?請問,這是“經濟社會進步”導致的?還是“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

  這幾年“和諧”二字讓我們心滿憧憬,好像全班同學好成一個人一般才是追求的理想與目標。這種追求幾乎是反人類的。因為行為本身有“統一人性”的嫌疑。“和諧”的本意是什麼?和——每人都有飯吃;諧——人人皆可說話。

  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曾這樣讚美一青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於是“才高八斗”的成語應運而生。這是表揚曹子建的。如此有才之人,兄弟間照樣交惡。悽悽涼涼悲悲慘慘之中,只留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據說孟德有四子,有二子反目,手足間“不和諧”率50%,那麼同學間60%的“比較融洽”,難道不該謝天謝地?

  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的學生,兩人是同學。韓非來到秦國宣法,秦王大喜。李斯知道後頓生危機,最後將韓同學下藥毒死。人生有四大喜,剛剛上映的《中國合夥人》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孟曉駿在美國就遇到一喜,他鄉遇故知,而同學見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挖牆腳,直接導致他失業去餐館端盤子。

  學校究竟是象牙塔?還是小社會?有個簡單的實驗方式:在百度中輸入“女大學生”,看看正面報道多,還是負面報道多。一年以前我曾百度過,負面資訊超過97%,現在是怎樣的概率不得而知。應該好不到哪裡去。

  很多年前有個說法來形容只有四種關係才能成就“鐵哥們”:同過窗的,扛過槍的,嫖過娼的,銷過贓的。絕望之中也有希望。而希望中的“同過窗”,在我的腦海中也僅存於小說裡了。

  說了太多反面教材,不能否認同窗情的存在。靜夜冥思,現如今小學同學還有來往者一人;中學有來往者3-4人;大學有來往者2-3人。我在簡單的數字中推演著當年,推演豆蔻年華時的流轉光陰,推演情竇初開時的爛漫與承諾,推演耳鬢堆雪人兒相擁於人潮人海。唏噓中,不由得仰天長嘆,繼而一句“人生得一知已足矣”後眼裡噙滿了淚水。

  2010年,中學時的學習委員找到我,說她的女兒考北京市XX區的公務員,讓我想想辦法。於是我找到了黨校培訓班時的同學,XX區的副區長。一週後,同學告訴我,女兒過關拔寨一切順暢,現在就剩最後一關了:面試。三個人面試,只收一個。說完學習委員拿出一個厚厚的信封,說這五萬元你看著處理吧。那一時間感覺手腳發涼。

  她的女兒最終沒有過,而我們之間再也沒有了聯絡。

  ……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還有後一句: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如今這後句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

  :選擇承擔責任,撐起一片藍天

  責任是巍巍大廈的棟樑,沒有它,大廈就只能是一堆散亂的磚瓦;責任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江河就只能成為一片氾濫的波浪;責任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火把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木棍……所以面對需要承擔的責任,撞壞了寶馬車後視鏡的高中生徐礪寒選擇了留下。選擇了承擔,就選擇了為這個社會撐起一片藍天的崇高使命。

  選擇承擔責任,意味著選擇付出。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他無私的奉獻給了國家;艱苦單調的歲月裡,平凡的他卻活出了生命的偉大。“能受天磨為鐵漢——李文波”,他只是中國一個普通的海軍守礁士兵,但二十年的堅守,他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但他卻沒有逃避,勇於去承擔。在他的心裡,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李文波選擇了去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他付出了許多,但他卻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的安全撐起了一片天。

  勇於承擔責任,溫暖他人心田。還記得那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嗎?那次災難,讓舟曲人民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但是,那些奮戰的救援人員卻讓人心頭一暖。“舟曲之子”王偉,面對困難重重的救援工作,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擔責任,帶領官兵冒雨衝入泥石流現場,徒手掀開瓦礫,奮戰二十多個小時,救出了23條生命!但是他懷孕兩個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卻被泥石流吞沒。王偉,一個平凡的人,卻做出如此偉大之舉。他的責任感讓災區人民心頭一暖,讓中國人民為之震撼,他用自己的行動,為災區人民撐起了一片藍天。

  選擇與責任為友,屹立世界之巔。在如今世界多極化趨勢中,中國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極。而中國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高度,與之負責任的態度是分不開的。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迄今為止,共參與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人,是五個國家中派出人數最多的。除此之外,中國在世界裁減軍隊、保護環境、保障人權和解決地區衝突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一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同時也為世界撐起了一片藍天。

  因為責任心,孫水林在哥哥去世後,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將工錢送到農民工手中;因為責任感,宜春市中學教師王茂華面對死亡的威脅,能夠三入火海,捨生忘死,救出6個孩子……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梁啟超說:“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盡心盡責能夠讓一個人變的崇高、偉大,獲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或許我們不能像李文波、王偉那樣偉大,但我們卻可以像碰壞了寶馬車後視鏡敢於擔當責任的中學生徐礪寒那樣,用微小的行動,勇擔屬於自己的責任,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境界

  境界,相信這個詞不太陌生,但也相信,世界上真正知道它的內涵的人為數不多,不過我也不屬於那一類的人,我只能靠著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來理解它。境界,是一種層次,每一樣事物都會被分為不同的境界,每一樣事物都會有一個最高的境界,有些事物的最高境界甚至連聖人都無法到達,無法普及。

  說說“禪”吧,“禪”就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難以用語言描述,它就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沒有人能告訴你如何達到這個境界,也沒有人可以幫你達到這個境界,只有你自己可以,或許有那麼一天,你會達到,你會明白,但你就是無法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出來,儘管你心中一片清亮。 我曾看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茶師,他泡茶的功夫很好,主人也很喜歡他泡的茶,但有一天,主人要去一個大城市出差,但他又非常捨不得這個茶師,於是他對茶師說:“我要去一個大城市了,但我又非常捨不得你,要不這樣吧,你跟我一起去這個大城市吧!” 因為當時的社會很不穩定,經常會有武士、浪人出來殺人,於是茶師對他的主人說:“主人,我又不會武術,萬一我被別人殺了,這可怎麼辦呀?”主人說:“那你就穿上武士的衣服,扮成一名武士跟我走吧。”於是這個茶師只好扮成一名武士跟著主人一起走。 一天上午,主人出去辦事,茶師就一個人在外面溜達。迎面走來一個浪人,他說“我要在此和你一決高下。”茶師說:“我只是一名茶師,我什麼也不會。”浪人說:“既然你是一名茶師,那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很失望,說:“那這樣吧,你再給我半天時間,我準備一下,下午我們在這小池塘邊相見。”浪人同意了。

  於是茶師去了當地最有名的武館,找到了一名大武師,問他怎樣才能死的最有風度,大武師很詫異,問:“別人來我這裡都是來求生,你為什麼來求死呢?”於是茶師將自己的遭遇給大武師說了一遍,大武師想了想,說:“既然你是一名茶師,那你就給我泡一遍茶吧。” 茶師想:這可能是我泡的最後一次茶了。他做的很用心,很從容的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然後把茶葉放進去,洗茶,濾茶,再一點一點的把茶倒出來,捧給大武師。大武師品著茶,說:“現在你可以不用死了。”茶師大喜,問:“我怎麼樣就不用死了呢?”大武師說:“很簡單,只需要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浪人。” 茶師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依他的做了,到了池塘邊後發現浪人也到了,浪人說,既然你來了,我們就開始比武吧! 茶師想著大武師說的話,看定了對方笑了笑,然後從容的把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的放在旁邊;再解開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的疊好,壓在帽子的下面;又拿出綁帶,把裡面的衣服袖口紮緊;然後把褲腿紮緊……他從頭到腳不慌不忙的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 對面的浪人越看越緊張,越看越恍惚,對方的眼神和笑容越來越讓他心虛。 茶師裝束完畢了,最後的一個動作就是拔出劍來,他拔出了劍,手停在了半空中,因為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忽然,這個浪人就給他跪下了,說:“饒了我吧!我認輸,你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但它引發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這個茶師憑什麼贏?他既沒有蓋世的武功,又沒有令人生畏的名望,他只不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茶師呀!但是我認為,他憑的不是其它的原因,而是那種從容不定的氣勢,那種自信,因而壓倒了對方的氣勢,取得了勝利。其實在心靈上,茶師早就戰勝了對手。 在生活中不也一樣嗎?如果一個人武功蓋世卻又膽小如鼠,那他的武功又有什麼用?未等對方先動手,自己早已被嚇死。學武有什麼用?與其說是想用武功保護自己,還不如說是想在心靈上多一份保障,多一份依靠,讓自己的氣勢更加強大。這就是一種境界的體現呀! 那麼除了武功,文章中還提到了茶。 在某種說法上,茶藝和禪意本來就是一體,他們密不可分的兩件事。本來在禪上,茶就是一種境界;在古人看來,茶就是一種修養禪的方式。而這個故事,正好合理的詮釋了這一點。茶師能那樣鎮定的在強大的對手前輕鬆武裝自己,那可不是常人能隨意做到的,由此可見茶師泡茶時會從中領悟,久而久之,茶師便到了一定的境界,心能夠隨時隨地的靜下來。心靜自然平,這也是一種境界。 有時候,贏者靠的並不是有多麼強悍的實力,而是要在實力上加一些技巧,多一份氣勢,來一些自信,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把握戰勝對手,可以說,這樣也能算是一種境界。 其實呀,境界,說白了就是一個人對世界有很高的理解和認知,一個人的境界級為高,就可以說是半神,但更多的經驗,還得靠自己的感悟。因為境界,真的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呀!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