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美食手抄報

  黔西大地一枝花,麻辣脆味香萬家。來過黔西的人都知道,這兒有一種獨特的風味小吃麻辣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欣賞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1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2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3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4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5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1

  “麻辣脆”跟四川的擔擔麵一樣,是由小販們挑著走街串巷叫賣的。如果你來黔西,看到一種用竹編的筐子裝著,呈鮮紅色的片狀或絲狀小吃,那就是麻辣脆。外地人不知道什麼是麻辣脆,精明的小販會吆喝著兜攬:“麻辣脆性又回甜,不香不脆不要錢!拈麻辣脆咯!”真是名副其實!

  走上前,看一看,紅中透白,嫩閃閃:嗅一嗅,香噴噴,饞涎欲滴:嘗一嘗,脆生生,麻麻的,辣辣的,麻辣中又有淡淡的甜味。雖然又麻又辣,邊吃邊“呼哧呼哧”地吸冷氣,卻越吃越想吃,欲罷不能。吃上二兩,頭上慢慢的滲出汗珠:吃上半斤,包你周身大汗淋漓。

  一位老師還以麻辣脆為題出了“黔西風味麻辣脆”的聯徵對,至今還沒有工整的下聯。“麻辣脆”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是治療感冒的良藥。原來中醫治療感冒講究“發汗”,麻辣脆就有這樣的功能。吃上半斤,出一身汗,感冒就不治而愈了。另外它還有健脾開胃、增進食慾的功效。

  麻辣脆如此深受喜愛,想必一定有很複雜的製作過程,其實不然,簡單得很。“麻辣脆”顧名思義,就是既麻又辣還要脆。要想有麻辣之味,花椒和辣椒當然必不可少。要有脆性就得靠製作人掌握火候。“脆”極為重要,否則就成“麻辣軟”了。麻辣脆的製作主要有兩步。

  主料的加工:主料是一種名叫大頭菜的蔬菜,先將其洗淨剔葉,只留肉質絲,切成片或絲。然後在火上放口砂鍋,倒點水燒開,將切好的放進鍋裡,估計兩成熟就撈起,攤在竹篩晾至半乾,用適量的鹽揉一道,放進乾罈子裡。這就是“麻辣脆”的雛形了。

  佐料的配置:原料主要有三種,花椒、辣椒、味精。其比例一般是10:2:1 還得加入少許糖,然後取醃製好的主料,用熱水沖洗,在與調好的作料混合、攪拌,風味獨特的“麻辣脆”也就做成了。

  麻辣脆歷史悠久,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本地人正想辦法讓它衝出黔西、衝出貴州,就像四川的榨菜一樣,躋身於快餐食品行列。

  我堅信:黔西的麻辣脆一定前景輝煌!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2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美食。有聞名中外的北京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杭州的西湖醋魚、蘇州的豆腐乾、揚州的燙乾絲……最愛的還是上海城隍廟的小吃。

  那裡有聞名全國的五香豆、排骨年糕、梨膏糖……但是,最好吃的還是南翔小籠。

  在上海到處都可以買到小籠包,但是沒有一種是可以和南翔小籠媲美的。南翔小籠包的特點是皮薄、餡大、湯汁多。而且小籠包的品種很多,有蝦肉小籠、蟹黃小籠……當熱氣騰騰的南翔小籠包放在面前的時候,映入你眼簾的小籠包一個個晶瑩剔透,好像是美麗的工藝品。這時候,你千萬不能狼吞虎嚥的一口咬下去,這樣不僅會燙到你的嘴,而且還會把湯汁濺到別人的衣服上,那樣你會很尷尬哦!

  是一個小小美食家,總結出了吃南翔小籠的最佳方法:先在小籠包上咬一個小孔,然後把湯汁倒在勺子裡慢慢品嚐。***千萬不要用嘴去吸,那樣會燙到舌頭!***再把小籠包沾上醋吃,啊!鮮美無比,味道真是好極了!

  上海的南翔小籠,真是名不虛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