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做好的事情
臨出門,老母親總要遞給我一把鞋刷。我三十多歲了,她還把我當個孩子,叮囑我,一定要把皮鞋擦亮!多少次後,我忍不住問母親,我本來對服飾就不太講究,單單擦亮皮鞋有什麼意義呢?母親說,穿什麼衣服不要緊,你要見的人,如果是個有修養的人,他不會嫌棄你貧寒,衣服好壞,只能標明一個人的經濟狀況,鞋子有沒有擦乾淨,人家可以看出你的生活態度,精神癟遢是任何人都不能原諒的。
彎一下腰的動作,就可以把皮鞋擦亮,既不費時也不費力。可是,擦與不擦是兩碼事,雖然一身清貧,但至少你的皮鞋是亮的,至少為自己贏得了一個“亮點”,儘自己之所能,儘自己之心智,身邊的眼睛不會視而不見。
書信時代,投稿的文章眷寫在方格紙上。我曾經收到一位編輯給我的退稿,這位編輯用一張方格紙給我寫了一封回信,字跡工工整整的,我至今記憶猶新:文章的好壞,取決於一個人的洞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在短期內很難提高。可是最起碼您應該把字寫好,或許練字非一日之功,但是最起碼您可以把字寫得工工整整。
能不能把自己“發表”出去,字的美醜可能起不了關鍵性的作用。可是,方寸之地,你表達了細心、誠心和虛心;往來之間,起碼是一段愉快的交流和美好的記憶。
不久前,同學失業了,參加了無數次的應聘,身心俱疲。終於有一次,他憤怒了,對著招聘者就嚷,你不能這樣不明不白地拒絕我,你要告訴我理由。招聘者回答說,你失掉的是職業而不是心態,同時你想要得到的是職業而不是遷就,你可以沮喪、疲乏、焦慮、憤怒,這隻能是你置身無人的空谷和獨自的暗夜,你至少可以在面對招聘者時不把它表現出來,這是你可以做到的。
為環境所囿,為條件所囿,為能力所囿,有些事情我們是無法改變的。當我們不能改變全部時,卻有可能改變區域性。一個人的失敗,往往是把無法做好的事情沒有做好,把本該也給忽略了。做好,未知的生活,可能會未卜地呈現你未曾領略的愜意和美感。面對一扇扇緊閉的門,不必沮喪,把可以做好的事做好,無形中就擁有了一把鑰匙。那是轉機,用它去開啟,意想不到的另一扇門會因此洞開,隨之得到的,是眾人的認同、世界的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