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水彩大師風景畫
風景畫與靜物畫構圖一樣,都需要均衡與穩定感,其原理與靜物構圖的原理是一致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品,供大家參考。
作品欣賞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作品5
透納水彩風景畫的色彩
一
透納對色彩的感受是神奇而獨特的,在他的水彩風景畫中表現的色彩既明亮又精神,充滿著“運動感”。如果說人的生命本質在於運動,那麼具有“運動感”的色彩就是藝術的生命本質。繪畫藝術雖然在表現運動時只能反映稍縱即逝的瞬間變化,但透納的水彩風景畫卻能喚起觀眾對色彩不同程度的 “運動感”,從而引起觀眾的聯想與想象。對此,透納時代的理論家早已認為,他是竭盡全力在表現自然景物色彩的“運動感”的人。羅斯金在講述透納的發光學說時也指出,透納的色視覺恰好是倫勃朗的對立面。倫勃朗傾向於“遞降的”著色法,光是間接使用的,以便加以捨棄和化入陰影之中。而透納的著色法是“遞升的”――通過不同程度的光的漸進的純化,使其具有“運動感”。他很多作品可以看出許多動盪的、漩渦式的畫面構成和奔放不羈的色彩。將這種奔放不羈的色彩與動盪的、漩渦式的畫面結構緊密結合,便產生了一種快速而又強烈的“運動感”。這種“運動感”的存在既有構成上的因素,更有色彩的因素。而且,他表現的色彩具有一種極具韻律的節奏,這種節奏是構成“運動感”的一種外在表現,具有“運動感”十足的色彩。這種節奏的體現並不是他無意識的行為,而是其長期研究和實踐的結果。他在歌德《色彩原理》中提出的“光譜環”原理的理解是比較透徹的,從其《柯摩湖》中可以看到,畫面上方是紫藍色的天空,畫面的中間是深綠色的水域,接下來在畫面的下方和右側則是橙黃色的山和湖水。作品中各種色域的分佈非常明顯地體現了“光譜環”的排列特徵,從而給觀眾視覺一種極富節奏的“運動感”。如果再仔細觀察他的作品《雨雲》、《日內瓦:摩勒山及薩沃伊山》和《洛桑德葬禮》等,也可以看出這種“光譜環”特徵的色彩。能在一幅畫中出現如此豐富而又符合運動迴圈規律的色彩,的確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在當時十分注重古典傳統色彩理論的背景下,就更不容易了。
二
透納用精確入微的色彩來譜寫“光輝”,即用精微的色彩來表現“光”的“輝”――閃耀、燦爛。在他的水彩風景畫中,多半是以“光”為主題來描繪閃耀、燦爛的色彩,他能準確地表現“光”的“輝”,用“輝”來解讀“光”的魅力,將“光”的“輝”表現得淋漓盡致。就拿1817年畫的《維蘇威火山的爆發》這幅畫來說,他用單純而富有變化的色彩,表現了火山爆發的場景,使人產生一種對神奇自然的敬畏之感,這種閃耀、燦爛的色彩確實給人以震撼、以美的享受。透納對“光”的研究還可以追溯到威尼斯繪畫的淵源中去,他的繪畫受到了威尼斯繪畫的影響,他表現的空氣和透光的煙霧景象具有一種感觸不到的味道,而又閃爍著各式各樣的色彩讓你去品味,使你產生一種“光輝”的感覺。在透納的水彩風景畫中,由於光的效果給色彩帶來了生命,產生了強有力的作用,輪廓逐漸變得不重要了。不論是燦爛的藍天或是明媚的陽光都賦予了所有的色彩非常清新、強烈的亮度。在他的水彩風景畫裡沒有沉重的感覺,而是純淨透明、耀眼燦爛的色彩,給人一種輕鬆之感。其實,透納在很早就放棄了平靜與優雅的歐洲傳統繪畫色彩特有的氣質,大膽地運用現代繪畫的光與色的關係來描繪自然的生命與活力。例如:《廷登修道院廢墟內部》、《懷河上的雷亞德貴橋》、《從佩特沃斯邸宅看庭園那端的月落》。眾所周知,光是產生色的先決條件,只有光的存在才有色的存在,光賦予色以生命,色依存光而存在。仔細研究西方傳統繪畫後就會發現,傳統繪畫大都在室內,主要依靠室內光在物體上產生柔和的明暗效果來表現物件,始終是按固有色的觀點來描繪物件的,以致很少有人細心地去研究在室外光下會產生怎樣的色彩效果。如果說肩負起了光與色的歷史使命的是印象派畫家,那麼透納就是他們的引路者。如果說印象派藝術家最大的功績是光和色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客觀再現個人的瞬間視覺印象,強調繪畫的審美功能為特點,透納就可以稱得上現代繪畫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藝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