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適合學生教育心得體會
“ 要做適合自己學生的老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每個學生的強勢智慧都得到充分發展”,“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最近聽了馮恩洪校長的教《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演講,感悟很深,對我觸動很大。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其中關於教師自我提高,如何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部分。
在這部分中馮校長告訴我們:在三尺講臺上,我們同樣可以品味一流人生,創造一流業績。我們不但要珍惜講臺,熱愛講臺,享受講臺,而且要挑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同時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講臺。要發展自己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知識的補充,第二條是經驗的積累。知識的補充需要讀書學習,經驗積累需要反思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學會合作雙贏,做複合型的教師,你就會成功。
對照馮校長的告誡,反思自己在這兩方面的做為,感覺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讀書學習方面,感覺自己做的很不夠。一是讀書少,二是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更少。平時總感覺時間少,拿各種原因給自己找理由,現在想起來,如果把平時上網看新聞等的上網時間拿來讀書,也能通讀幾部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著作了。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教中學夠了,正是這種對自己滿足的心態,使自己變得懶惰。現在讀了馮校長的書後,覺得從現在開始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過去教師們常講:要給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不努力跟上,就會落後,就會被淘汰。只有改變觀念,終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長時間地照亮別人,發展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打算制定一個讀書計劃,擠時間來讀幾本教育教學學理論名著,除了學校發的讀物外,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在網上找一些適合自己的讀物來學習,還要做好筆記,以便能不斷地提醒自己,特別是要學習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並用來指導自己的實際教學活動,爭取用不長的時間***一個學期***,使自己的理論素質有所提高,同時學習一些專業知識,以便更好地為學生、學校服務。
馮校長還告訴我們要積累經驗,學會反思。一個優秀教師與一個普通教師的區別在於,一個一般的教師總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經上過的那節課有多麼的成功,而一個優秀的教師永遠認為教學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行為科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課永遠是還沒有上,接下來要上的那一節課,是自己已經上過的課中永遠存在需要反思的餘地,需要有重新審視的環節。要提高自己就要學會反思並經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方法,教師要有反思的意識、習慣和技能。明確自己在專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其專業發展的現有水平、從而對自己的專業發展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動態的心態。對照這方面的要求,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一會不能經常性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只是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才去反思,如果每個教學行為後,都去反思一下,總結一下,就不是出現或少出現一些問題,所以要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勤反思,勤總結,總結成功的部分,反思失敗的教訓,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素質的教師,更好的為學生、學校服務。
馮校長還告訴我們,要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師要學會合作,實現雙贏。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自己要學習的長處,所以要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也要把自己的成功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同事分享,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充滿合作的團結的集體,合作不僅僅是指教師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也要合作,因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向行為,如果沒有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學就不會成功。所以學會合作、樂於合作是一個優秀教師的素養。應該朝這方面繼續努力。
馮校長最後指出每一名優秀教師都是複合型的教師,要釋放學生的潛能,除了關注他們所學的國家課程外,還要關注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因此,教師能不能上一門國家課程,開一門校本課程,帶一個學生社團也是評價一個優秀教師的的一方面。所以教師應該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要有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然後才能影響自己的學生。今後自己在這方面也要努力。
篇2
一、教育實踐家馮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經歷
馮恩洪——一個不僅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1985年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維新思考。1987年提出了合格加特長的目標模型,提出卓越不止一種表現形式,卓越也不意味著要求所有的學生達到某個統一認定的所謂的優秀標準。1990年提出了用規範保證合格,用選擇支援特長,校園裡不能只有就範而沒有選擇。1993年提出了優秀教育資源最大化,使之進入尋常百姓家。2015年提出了教育的真諦在於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有思想的老師。
二、馮恩洪教授的每天自學一小時的學習習慣
馮恩洪教授在書中談到他從1980年7月1號開始,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每天自學一小時,先讀書,後休息。一次他和同事在學校討論教育問題,回到家已經是凌晨四點十分了,他洗完了澡以後,想到今天的自學一小時沒有完成,於是他深深呼吸了三口氣,提起精神,強迫自己坐到書桌旁。自學一小時後,他再拉開窗簾,太陽已經升起。他的這種讀書習慣從198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他說讀書給他帶來了成功和樂趣,當讀書使他對教育的認識由簡單走向龐雜,再從龐雜迴歸到簡單,這時他發現他把握了教育的真諦。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一個善於獲得知識增量的老師,是善於學習的老師。
三、馮恩洪校長追求有生命力的教育的執著
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就在苦苦地追求著有生命力的教育的兩個支點,即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髮展的需要。這要求教育的思想者能夠在今天的現實中敏銳地洞悉並遇見和把握兩者的發展趨勢;要求教育的實踐者在今天的體制下實施明天的理想。沉浸在這樣的追求中,就必須時刻挑戰現實,從而超越現實。馮恩洪對此體會至深:“僅僅思考從今天走向明天未免有功利主義色彩;不僅思考從今天走向明天,而且著眼於明天的環境,思考如何從明天走向後天才稱得上戰略眼光。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偉業,需要他的參與者走一步想兩步。
篇3
近日,在教師進修學校骨幹教師培訓中我有幸聽到了馮恩洪教育專家的報告,收穫頗豐。精彩絕倫的報告中透著他深厚淵博的學識、國際化的視野、獨特的教育思想以及儒雅大氣的人格魅力。聽著講座,我時常會被馮教授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不禁為之讚歎,折服。回家之後,我又繼續觀講座視訊,細細體會,慢慢品味,覺得馮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舉例生動,聽了他的報告有茅塞頓開的感覺。聽了馮教授的講座猶如陣陣清風吹進我的心裡,讓人感動,盪滌心靈。馮教授從自己身邊的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漏著詩意,包含著深情。講座中的教育教學工作為我點燃了一盞燈,也為我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信心。
聽著馮教授的講座,給學生“適合學生的教育”,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作為特殊教育的一名老師,我決心一定要做到給學生“適合學生的教育”並做到最好。雖然這個“最好”可能永遠達不到,但我堅信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會匯成我自己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師,給學生最“適合學生的教育”,在聽完馮教授的講座之後,我記住了這句話。“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這是多少次用來形容老師的句子,一想到老師就是兢兢業業、舍小家顧大家、自己的身體累垮了換來的是桃李滿天下。難道老師就應該是這樣的悲慘下場嗎?在馮教授看來,這是多麼悲哀得一件事,教師不僅要照亮別人,更要學會發展自己,讓自己成為大海,源源不斷的不斷的給別人提供養料,只有不斷吐故納新,給自己充電,才能為教育做更多的事。
馮恩洪校長給我們講了《老虎當校長》的故事,老虎當校長後,想讓他的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可是很快學生們一個個退學了,最後學校只能關門大吉。老虎百思不得其解,解開老虎謎團的還是鴨子,鴨子告訴老虎學習爬樹的時候,差點要了它的命了。老虎的問題就在於忽略了學生的差異。要尊重差異、關注差異、善待差異,優秀的校園更要包容差異。
教師不教學生已會的東西,不教學生教了也不會的東西。馮教授說:“教育不是把學生管住,是要讓學生遠離忍受,告別難受,走進享受”。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品位的人格素質。
“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最好的教育莫過於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然而,現在的教育現狀是接受教育,講授教學,必須改變教育理念以及課堂變革和建設,才能從根本改變現狀。
課堂教學教什麼,適合比標準更重要,國家課程校本化很重要,進而,設計教學重難點時需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切不可胸中有書,目中無人。所以,我們不能再抱著課本,抱著教學參考只扣課本和大綱,我們更要關注學生,備學生。另外,老師不講學生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不懂的,要完全相信學生,釋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潛能,才會收穫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驚喜。
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教育的真諦在於實現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馮恩洪建議學校去“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打破“課程”與“時間”僵化的組合,減少“圈養”學生的時間,增加“放養”學生的時間。學校教育應以“圈養”為主、“放養”為輔,因為“圈養”出規範,“放養”出個性。不能“一切為了學生。”馮恩洪教授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認為,學校裡的一切如果都是為了實現學生的發展,而不關心教師的發展,不研究教師的發展,那麼學生的發展就是“有限度的發展”。他倡導的教育“既要給學生創造幸福,也要給教師帶來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實現今天的幸福;既要謀求人類的幸福,也要獲得個人的幸福。”“教育追求不能取一個、舍一個,不能揚一個、抑一個。”
“ 要做適合自己學生的老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每個學生的強勢智慧都得到充分發展”,“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哪壺先開了提哪壺”這些富含哲理的話對我今後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真所謂不虛此行。
老師可以年復一年地重複教學,但學生的學習生涯只有一次,“一個孩子的成長關係到一個家庭晚年的幸福”,如此任重而道遠的教育,我們能不做最好的老師嗎?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以馮教授為榜樣,從小做起,潛心鑽研,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幫助學生播種好的信念、行動、習慣和性格,幫助學生收穫幸福的人生,無愧於三尺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