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史學家崔鴻生平簡介

  崔鴻,字彥鸞,北魏著名史學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時水、東清河鄃和南平原貝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崔鴻生平簡介

  崔鴻是生活在北魏時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齊州的清河地區,祖輩人曾經在山東淄博地區、德州地區居住過,他出身自書香世家之中,父親和爺爺都是有名氣的學者,而崔鴻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對歷史方面的書籍十分地感興趣,在北魏時期進入仕途,擔任過兵部郎中、司徒長史等職務,後來還擔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重要官職。

  北魏崔鴻簡介中介紹到他出生在478年的時候,曾經在彭城王國擔任過左常侍,到了景明年間,又成為員外郎、尚書郎中,主要負責記錄皇帝起居方面,到了永平年間又成為鎮南長史。他是一個性情十分耿直的人物,遇到事情總會直接陳述出來,這讓和他同朝做官的官員都十分欽慕和佩服。而他做官的時候也主張所選官員一定要有才華,而這種才華又是不拘一格的。

  在513年的時候皇帝對官員進行考核,而崔鴻則趁著這個機會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希望功績和能力都出眾的人才能做官,只要有才能就不拘於一階半職的限制。

  崔鴻這個人從小就非常地聰明,在少年時期就曾經寫過著述,他從500年開始在閒暇的時候就會整理自己找到的舊時的歷史資料,四年之後開始從事編修的工作,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十六國春秋》的編纂,但是卻擔憂自己的資料不全面,一直到528年才正式刊印出來,而他在525年的時候離開了人世。

  崔鴻的故事

  崔鴻出生在齊州清河,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臨清市。他是一個學者也是一個官員。

  崔鴻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受到家族薰陶,所以他有相當不錯的文學素養,小的時候便博覽四書五經,禮儀春秋,知天文地理,通曉古今。崔鴻的故事可謂是一個傳奇,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裡大人談論政事,他便旁聽,時而還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他的獨到見解另崔鴻的老師和父親都覺得不可思議,連連稱讚。

  崔鴻年齡稍微大點以後,便參加了當時的京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崔鴻的故事還是要從他當時的志向說起,他勵志要再寫一部全面的,詳細的介紹十六國曆史的著作。同時他開始為他的理想而努力。為了抄錄、蒐集史料,他幾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財產和俸祿,有時甚至沒有買紙的錢,可見他是在生活相當艱苦的情況下來編書的。過了幾年以後,《十六國春秋》初稿已經基本完成。但是為了寫完最後的五部分,完成自己的追求,他四處去找剩下的書卷。等了整整二十年,才找到最後五部分的資料,將這本書寫完。

  崔鴻的故事也是一個勵志的故事,他是第一個敢於為少數民族政權寫歷史的人,這在歷史上非常少見。所以說他是非常偉大的一個文學家。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個***的時代,但是對於史學,卻是個蓬勃發展的時代。無疑,崔鴻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崔鴻墓誌

  崔鴻生活在北魏年間,是個十分有名氣的史學家,他出身自書香世家,從小就非常的聰慧好學,對歷史類的書籍尤為喜愛,而他走入仕途之後曾經擔任過兵部郎中、司徒長史以及黃門侍郎等職位,最終在525年的時候離開了人世,而他去世之後也被追封為鎮東將軍和青州刺史。而《崔鴻墓誌》則是在他去世之後記載的一些關於他的生平事蹟以及論述作品。

  《崔鴻墓誌》是在526年,也就是他去世的第二年完成的,主要介紹的就是崔鴻的一生事蹟以及他的相關著述,而這個墓誌的書法也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不僅體現出了當時的書法特點,而且還有著十分重要的藝術和文物價值。可以說不管在當時還是在當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崔鴻墓誌》是在崔鴻夫妻兩人合葬在山東淄博大武鄉的墓碑中的,在1973年的時候才被人們發現,如今被安放在山東地區的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珍藏。記載著墓誌的墓碑是青石質地,形狀則是正方形的樣子,四邊的長度分別是八十二公分,上面的文字分為了二十八行記載,而每行的文字也是二十八個。在墓誌上面本來還有個盝頂形的蓋子,但是發現的時候就已經破裂了。

  《崔鴻墓誌》的書法有著非常獨特的特點,看上去具備了方圓的雙重樣貌,而且筆跡也十分地冷峻,雕刻的刀工和下筆的韻味都充分地體現出來,具有一種特殊的高雅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