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湯的故事

  陳湯,字子公,是西漢時期的大將。大破之並將單于斬殺,可惜為人缺點較多,尤其貪汙嚴重,所以在後世並不出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漢陳湯最大的功績就是率軍遠征匈奴,斬殺了郅支單于。呼韓邪單于更加畏懼漢朝,在漢朝的幫助下統一匈奴,之後昭君出塞嫁給了他,漢朝與匈奴恢復和親,保持了半個世紀的和平。

  當時匈奴分裂成五個單于,相互內戰之後只剩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南北匈奴兩部。兩人都把自己的兒子送去作人質。後來,呼韓邪單于親自到漢朝朝見皇帝,並表示稱臣。郅支單于見此,以為對方投降了漢朝而漢朝也擁護他,擔心自己被他們消滅就率部退向西邊,到了康居,現在哈薩克一帶。郅支單于藉著康居的兵力,擊敗大宛、烏孫等國,從而實力不斷增強。

  陳湯是西漢出使西域的將領,他見郅支單于已經威脅國家邊疆,而且他斬殺了漢使谷吉。於是,公元前36年,陳湯說服甘延壽,假託是朝廷的命令,調動了西域幾個國家的軍隊以及西漢在當地的屯兵,總共四萬多人,分成六隊遠征郅支單于。其中一半前往大宛,一半自己率領前去康居。陳湯先是遇到了康居副王進犯烏孫,在打敗他們後,進入康居。

  陳湯一直到郅支單于在康居建立的郅支城六十里處停下紮營。之後,他抓了康居的顯貴,讓他做嚮導,並得到了郅支的情況。第二天,陳湯率軍靠前三十里後又停下紮營。最後,到達了離城只有三裡處四面圍城,先是燒了外面的木城,射殺了幾百個想要出城反擊的騎兵。之後,陳湯攻入土城,放火進攻,郅支單于重傷而死。

  陳湯俘虜羅馬遠征軍的故事

  如今甘肅省永昌縣的者來寨,也稱為古羅馬村,現在被認為是西漢時期驪靬古城的遺址,而在當時是國家用來安置羅馬帝國的遠征軍的俘虜,據說這些羅馬士兵是在陳湯大勝郅支單于後投降西漢的。

  西漢時,羅馬帝國曾經率大軍攻打安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最後被人圍殲,主帥被殺。4.5萬士兵最後只有6000人突圍。三十多年後,羅馬帝國與安息停戰,卻發現這6000士兵沒有被安息俘虜,而是下落不明。

  據史書記載,陳湯當年在攻打康居的郅支城時,發現郅支城的佈防是土城外再有木城,而且他看到了一支組成“夾門魚鱗陣”的步兵。這種防禦方式以及步兵陣法,都是當時羅馬帝國所特有的,因此可以推斷這些士兵應該就是那6000羅馬遠征軍的殘餘。

  而之後,陳湯攻破郅支城,斬殺郅支單于,記載是俘虜了145人,也有上千人投降。戰後,陳湯凱旋迴國,這些俘虜也就被帶回了西漢。不久,在現在的甘肅就出現了一個驪靬城,當地也被設立為驪靬縣。而所謂“驪靬”,就是當時西漢對羅馬的稱呼,後來才改為“大秦”。由此可見,這些被陳湯俘虜的羅馬士兵應該就被安排在了那裡。

  現在,驪靬古城早已只剩斷壁殘垣,城牆也早已破損不堪。不過在當地發現的古墓裡,考古人員從中出土的東西確定墓主的確是漢朝時期的歐洲人。而現在村子裡的人也有不少還保留著歐洲人的體貌特徵。

  陳湯是個什麼樣的人

  陳湯是中國歷史上最被埋沒的將領之一,他早年的時候有著很好的才學,通讀各種經典書籍,後來漢元帝下令招賢,結果正好碰上了陳湯的父親病逝,陳湯太過急於建功立業就沒有奔喪,被當時的人認為是缺乏孝心,所以不但沒有受到重用還被拘捕入獄。

  後來幸虧得到了別人的強烈建議,陳湯才得以入朝為官,之後陳湯有主動請求出使外國,當時有一個匈奴首領郅支單于非常的囂張,殺了漢朝的使節,還把很多使者都囚禁起來羞辱他們,但是因為他勢力強大還和康居王相互勾結,所以漢朝對他沒有太好的辦法,朝中的大臣爭論不休對他束手無策。陳湯為人果敢大氣,希望能夠建功立業,就建議當時一起同行的甘延壽一起發動當地的官兵攻打郅支單于,肯定可以建立不朽的功業,甘延壽深有同感,就想上報朝廷,結果陳湯勸他這樣做朝廷肯定不會同意,還是自己偷偷的集合部隊上算了,在甘延壽由於的時候嗎,陳湯已經召集了部隊,不得已只好隨著陳湯的意思上奏自我彈劾,陳述這樣用兵的道理。

  果然陳湯的一番計謀沒有出現什麼紕漏,他們成功斬殺了郅支單于,但是因為這樣的貿然的舉動陳湯等人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漢元帝一直對於是否該封賞他們很為難。後來因為這個功勞確實很大,所以漢元帝還是賞賜了陳湯為關內侯,但是後來隨著漢成帝的上位,陳湯之前取得財物沒有上交私自行動的事情又被翻了出來,因此陳湯被罷免了官職。後來陳湯上書稱康居王送來的世子是假的,但是經過核實卻是真的,因此陳湯雖然最後免於牢獄之災,還是被削了爵位。

  後來陳湯有幾經沉浮,受到了很多人的彈劾,也有人看到了他的功績是少有的,而犯下的錯誤卻是人之常情,所以最後陳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顛沛流離之後死在了長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