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化為什麼殘疾

  鄭智化,1961年11日14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歌手、詞曲創作者、IT企業家。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殘疾了,為什麼呢?

  3歲 患小兒麻痺,至此他失去雙腿。

  3-6歲 一段與醫生、藥物持續抗斗的童年。愛上了畫畫,立志當畫家,第一張作品畫的是關公。

  7歲 在馬偕醫院接受手術矯治,終於可以撐柺杖走路。

  8歲 上小學,領到一張東圓國小一年八班的名牌。

  9-14歲 小學六年出盡風頭,成績一直坐1望2,無數次美術、書法、作文比賽第一名,家中獎狀、獎品一大堆。太多的文學名著,最喜歡基督山伯爵。

  14-17歲 上了國中,迷上了存在主義,卡夫卡成了他一生中的偶像。

  17歲 因為討厭穿制服,背書包上學,決定進入臺北工專土木工程科就讀。

  22歲 自臺北工專畢業,進入工程公司工作,因為不習慣上班打卡的生活,決定離職。

  23歲 進入廣告公司,擔任copywriter一職,展開一連串廣告探險活動。


鄭智化

  25歲 發表第一首歌曲“開心女孩”,同時——開心洗髮精、芙麗思香浴乳、龍角散……等作品獲得熱烈迴響,從此在廣告界受到肯定。

  26歲 認識阿桂***點將唱片公司的老闆***,決定推出個人專輯唱片《老麼的故事》。

  鄭智化社會評價

  鄭智化,一位對我在人生態度、處世觀念及音樂上都曾產生過影響並繼續影響我的人。他代表了一個時代,一種對社會與現代文明的觀察與反思,一種獨立的人文精神。用“歌者”來定義鄭智化其實是不確切的,但在絕大多數人眼裡,他僅僅是一位歌者,一位過氣的歌者。對於今天絕大多數只知道追趕潮流、耍酷享樂的更年輕一代,這個名字意味著過時、老土和不可思議。大概會是一臉的茫然與迷惑,而當得知那是一位拄著雙柺的中年男子時,或許會說:有沒有搞錯!怎麼會喜歡他?一點也不帥,還是殘疾的耶!口氣和眼神裡似乎流露著輕蔑的意味。

  悲哀!——不是鄭智化的悲哀,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在這樣一個“老鼠”和“蝴蝶”氾濫的年代,聽鄭智化的歌似乎是不合時宜的。然而倔強的我還是要聽。於是只好躲在屋裡,關上門窗,獨自享受那份獨特。

  鄭智化在大陸廣為流傳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那是一個懵懂與萌動的年齡。在我生活的那個古老小鎮上,錄音機裡、有線廣播裡、14寸小黑白裡、老街上的某某電器修理店裡、還有那些三三兩兩走街串巷的小青年的嘴裡,到處都是“水手的笑語”。十多年過去了,當時的少年如今都已長大,都在忙於經營各自的家庭和事業。有的為工作苦惱,有的為愛情感傷,有的正坐在麥肯裡吃著漢堡雞翅聽著時尚的R&B,有的坐在寫字樓裡大談所謂的成功理念,在這個慾望的天堂“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偽善的面具”。鄭智化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和那份少年情懷一同被漸漸遺忘,漸漸淡出了自己的生活。只是人生也有太多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我這個從小性格內向的人後來竟然會選擇音樂,比如鄭智化這個名字從那時起便刻在我心裡,從此無法抹去,成為我青春記憶中的一部分,伴隨著我一路走來。我熱愛這個世界,但決不驕縱了她!

  在許多人眼裡,鄭智化似乎僅僅是身殘志堅的代名詞,說起鄭智化這三個字,人們想到的大概也只有《水手》和《星星點燈》。我卻從來沒有認為《水手》是所謂勵志歌曲,至少不僅僅是。更有甚者,還有媒體將國內某殘疾歌手稱之為“大陸的鄭智化”,除了身體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他們有任何的關聯。可能是身體的缺陷遮住了人們的視線,掩蓋了其閃光的靈魂和深邃的思想。因為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東西,而忽略了內在的更為重要的東西。作為一位歌者,鄭智化的意義遠不止如此。

  如果單從音樂本身的角度來說,不論是聲音還是作曲,鄭智化絕不是最優秀的。但什麼是優秀?如今聲音條件好的,作曲水平高的大有人在,可他們都帶給了我們什麼?充其量只是愉悅了一下我們的耳神經而已。但音樂的意義絕不僅僅如此,流行音樂的意義更不止如此。鄭智化用他感性而滄桑的聲音、水到渠成的曲調、加上蘊涵了其思想、哲理和情感的歌詞,讓不完美成就了完美!沒有刻意的雕琢,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直逼我們的內心深處。請問:在這個快餐文化充斥的年代裡,在這個以市場和娛樂為導向的歌壇裡,還有誰能給我們那樣的感動和震撼?還有誰具備進攻你我心靈和靈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