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之死的故事介紹

  高仙芝,中國唐朝時期高句麗族名將,唐玄宗時期的。其少年時隨親父至到安西***即龜茲,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舊城***,因父親有功被授予遊擊。而關於高仙芝的死,還有著這樣一個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高仙芝之死的故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仙芝之死的故事

  高仙芝為高句麗人,相傳高仙芝容貌俊美驍勇善戰;幼時雖父親入唐,後被封為。高仙芝善於騎射,年少時便開始了自己的戎馬一生,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年少有為的,最終卻枉死刀下。

  當初在安史之亂時,封常清因作戰失敗被唐玄宗降為白衣,命他在高仙芝的軍營中效力,而高仙芝則將封常清作為了自己的助力,探討軍事。而當時的監軍邊令誠為人陰險狡詐並且愛記仇,當初高仙芝因敵我雙方的差距較大,於是便鎮守潼關並不著急進攻而是徐徐圖之。邊令誠先後向高仙芝進言數次,而高仙芝卻並不採納邊令誠的意見,自此事邊令誠懷恨在心。

  之後,邊令誠便向唐玄宗進言;說是封常清說敵人強大動搖了軍心,而高仙芝因懼怕敵人所以閉關不出,並且放棄了陝郡幾百裡地,甚至剋扣軍餉。而唐玄宗卻聽信了邊令誠的一面之詞,以高仙芝出擊不利處死高仙芝。得到命令的邊令誠到了軍營後,先是將封常清殺死,隨後便將高仙芝以出擊不利、退兵、剋扣軍餉賞賜為由賜死。

  而高仙芝卻道退兵雖然確有其事,賜死也可以;但他卻從未剋扣軍餉。隨後又對下邊的士兵道:“你們認為,我若有罪你們便說,我若無罪你們便喊冤枉。”隨後下邊的士兵皆大喊冤枉。但高仙芝最終被賜死。

  封常清和高仙芝有什麼關係

  封常清,漢族,蒲州人,也就是如今的山西人。他是我國古代唐朝唐玄宗時期的著名將領,在軍事方面頗有造詣,他年輕時與發配在新疆的外祖父相依為命。外祖父離世後,他從軍征戰,在著名高仙芝底下任職被高仙芝提拔。

  高仙芝,少數民族,出生在當時的高句麗,也就是如今的內蒙朝鮮。他年少有為,南北征戰擴大唐朝的領土,後世對他的評價非常高。他的軍事才能很少人能望其項背,許多歷史書籍都記載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

  封常清和高仙芝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將領,軍事才能卓越,作戰經驗豐富。據聞,封常清相貌很醜,但是軍事才能不容小覷,他與高仙芝一起征戰小勃律國,憑著自身的才能,他們大獲全勝。封常清早年不手重用,高仙芝在知曉他的軍事才能之後,一手將他提拔了起來,使封常清得到重用。同時,封常清有時高仙芝征戰中的一大助力。“安史之亂”,兩人全力阻擊敵人,想中原回覆往日的寧靜,不想兩人在駐守潼關之時被小人陷害,兩人滿腔熱血得不到傾述,含冤而死。兩位明星一般的,不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是被賜死,著實淒涼。

  封常清和高仙芝,是為唐朝政治犧牲的,為唐玄宗的昏庸無能買單的英雄。他們雖然含恨而死,但後世會記住他們的英勇,歷史終會還他們一個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