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茶道表演解說詞

  同一種普洱茶用不同技藝沖泡,感覺往往不同。當您苦悶於不能沖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時,不妨針對其優缺點,嘗試變換沖泡的技藝。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前臺詞:中國是茶的故鄉,而云南則是茶的發源地及原產地,幾千年來勤勞勇敢的雲南各民族同胞利用和馴化了茶樹,開創了人類種茶的歷史,為茶而歌,為茶而舞,仰茶如生,敬茶如神,茶已深深的滲入到各民族的血脈中,成為了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元素。同時,在漫長的茶葉生產發展歷史中創造出了燦爛的普洱茶文化,使之成為香飄十里外,味釅一杯中的享譽全球的歷史名茶。今天很榮幸為大家沖泡普洱茶,並將歷史悠久、滋味醇正的普洱茶呈現於大家面前。

  1、擺盞備具:在正式沖泡之前,首先為您介紹一下衝泡普洱茶所用到的各類精美茶具。

  流水茶盤,用來盛放各類茶具;茶通,寓意茶源廣通,共分5小件;茶夾,用來夾洗雙杯;茶則,用來量取幹茶;茶針,用來疏通堵塞的紫砂壺壺口;幹茶漏,用於較小的紫砂壺壺口,以防幹茶外漏;茶匙,用來撥趕茶葉以及廢棄的茶渣;紫砂壺,產自江蘇宜興,以紫砂泥制者為佳,自古流芳百世的制壺名家有孟臣、供春、時大彬等,因普洱茶存放時間較久,茶氣較足,味濃而醇厚,所以選泡之壺,宜大不宜小,且要深圓、砂粗、壁厚,出水流暢者為上佳;公道杯,用來均勻茶湯以及鑑賞湯色;品茗杯,用來品飲香茗;過濾網,用來過濾茶渣;茶荷,以瓷製造,用來盛放幹茶;杯託,形狀如盤而小,用來放置品茗杯;隨手泡,用來火煮甘泉。煮水侯湯,泉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如若隨手泡內聲若松濤,水面浮珠,視為二沸,用於泡茶最佳。

  2、淋壺溼杯:茶自古便被視為一種靈物,所以茶人們要求泡茶的器具必須冰清玉潔,一塵不染,同時還可以提升壺內外的溫度,增添茶香,蘊蓄茶味;

  品茗杯以若琛制者為佳,白底蘭花,底平口闊,質薄如紙,色潔如玉,不薄不能起香,不潔不能襯色;

  而四季用杯,也各有色別,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仰鍾"杯,杯宜小宜淺,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3、賞茶投茶:普洱茶採自世界茶樹的發源地,雲南喬木型大葉種茶樹製成,芽長而壯,白毫多,內含大量茶多酚、兒茶素、溶水浸出物、多糖類物質等成分,營養豐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古木流芳,投茶量為壺身的三分之一即可。

  4、洗茶玉泉高致,滌盡凡塵,普洱茶不同於普通茶,普通茶論新,而普洱茶則講究陳,除了品飲之外還具有收藏及鑑賞價值,時間存放較久的普洱茶難免存放過程中沾染浮沉,所以通常泡茶前宜快速沖洗幹茶兩至三遍,這個過程我們俗稱為洗茶。

  5、泡茶:水抱靜山,沖泡普洱茶時勿直面衝擊茶葉,破壞茶葉組織,需逆時針旋轉進行沖泡。彩雲南現是雲南名稱的由來,傳說元狩元年,漢武帝劉徹站在未央宮向南遙望,一抹瑰麗的彩雲出現於南方,即派使臣快馬追趕,一直追到彩雲之南,終於追到了這片神奇吉祥的聖地,也就是現今的雲南大理;

  6、賞湯:普洱茶沖泡後湯色唯美,似醇酒,有茶中"xo"之稱,紅油透亮,賞心悅目,令人浮想聯翩;

  7、分茶:平分秋色,俗語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分茶以七分為滿,留有三分茶情。8、敬茶齊眉案舉,敬奉香茗,各位嘉賓得到茶杯後,切莫急於品嚐,可將茶杯靜置於桌面上,十秒鐘後靜觀湯色,會發現普洱茶湯紅濃透亮,油光顯現,茶湯表面似有若無的盤旋著一層白色的霧氣,我們稱之為陳香霧。只有上等年代的普洱茶,才具有如此神祕莫測的現象,並且時間存放越久的茶沉香霧越明顯。

  9、握杯:下面告訴大家一個正確的握杯方式,用食指和拇指輕握杯沿,中指輕托杯底,形成三龍護鼎,女士翹起蘭花指,寓意溫柔大方,男士則收回尾指,寓意做事有頭有尾,大權在握。

  10、聞香:暗香浮動,普洱茶香不同於普通茶,普通茶的香氣是固定於一定範圍內,如龍井茶有豆花香,鐵觀音有蘭花香,紅茶有蜜香,但普洱茶之香卻永無定性,變幻莫測,即使是同一種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沖泡出來的味道都會不同,而且普洱茶香氣甚為獨特,品種多樣,有樟香、蘭香、荷香、棗香、糯米香等。

  11、初品奇茗:品字由三口組成,第一口可用舌尖細細體味普洱茶特有的醇、活、化,第二口可用牙齒輕輕咀嚼普洱茶,感受其特有的順滑綿厚和微微粘牙的感覺,最後一口可用喉嚨用心體會普洱茶生津順柔的感覺。

  結束語: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讓我們都來做生活的藝術家,泡一壺好茶,讓自己及身邊的人享受到這種清福。

  普洱茶茶道沖泡步驟

  1.投茶量

  國際上審評茶葉時的標準杯泡法,茶水比例是在1:50。沖泡普洱茶時,投茶量的大小與飲茶習慣、沖泡方法、茶葉的個性有著密切的關係,富於變化。

  就飲茶習慣來說,習慣飲濃一點的茶,投茶量與水的質量比一般為1:40或1:45,比如港臺、福建、兩廣、雲南等地的普洱茶愛好者們。

  就沖泡方法來說,如果採用的是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適當增加,因為可以通過控制沖泡節奏的快慢來調節茶湯的濃度。

  就茶性而言,一般熟茶、陳茶可適當增加,生茶、新茶適當減少等等,切忌一成不變。

  2.泡茶水溫

  水溫的掌握,對茶性的展現有著重要的作用。普洱茶向以濃釅著稱,茶品內質豐富,採摘也多是以一芽二葉以下的標準進行採摘,要想充分表現普洱茶的茶性,沖泡過程中基本都是高溫沖泡為主。高溫有利於發散香味,有利於茶味的快速浸出。

  但高溫也容易衝出苦澀味,容易燙傷一部分高檔茶。所以確定水溫的高低,還要因茶而異。例如,用料較粗的餅磚茶、緊茶和陳茶等適宜沸水沖泡;用料較嫩的高檔芽茶,則需要適當降溫沖泡。

  3.沖泡時間

  沖泡時間長短的控制,目的是為了讓茶葉的香氣、滋味充分展現。一般來說,頭兩泡靜置20秒左右;到第三泡時,浸泡時間可略長於第二泡茶,約30-40秒;以此類推。普洱茶比較耐泡,可衝十餘泡。

  相對來說:陳茶、粗茶沖泡時間長,新茶、細嫩茶沖泡時間短;手工揉捻茶沖泡時間長,機械揉捻茶沖泡時間短;緊壓茶沖泡時間長,散茶沖泡時間短。具體掌握時,要根據茶葉的特性和個人口感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