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義的起源

  中國儒家思想中其哲學思想的價值取向;儒家思想在社會價值、倫理道德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看法、取捨和褒貶。其本質就是個人在群體的社會生活中,在與其他人、周圍的環境等產生作用時,在個人行為選擇上所遵循的一套行為規範和其背後的思想原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歷史緣起

  相傳孔子***B.C.551 -- B.C.479***根據魯國的歷料記載將魯隱元年***B.C.722***到魯哀公十四年***B.C.481***的歷史修成了一部史書,這部編年史書就被叫作《春秋》。共242年史事,大約有1.5萬字。《春秋》記事非常簡練,近乎大事年表。

  其後***也可能是同時***出現了《左傳》。《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B.C.722***,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B.C.468***。《左傳》約18萬字,也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它比《春秋》多記17年,同時也比《春秋》多很多史料。但後來儒家的經學家認為《左傳》是解《春秋》經之作,故西晉杜予作注時重加編排,首列《春秋》經文,然後分條記事,從此《左傳》原貌不可得見。《史記》和《漢書·藝文志》則認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孔子開了私學之風,由於《春秋》非常簡練,傳授時就需要解釋其文辭和史義。到了漢代,大約是B.C.100期間,就出現了著重從解釋《春秋》的文辭和史義上加以發揮的《公羊傳》和《穀梁傳》,先列《春秋》原文,然後逐字、逐層進行解釋。《穀梁傳》相對更遵從忠實記載史實的原則,而《公羊傳》則認為:《春秋》是孔子借春秋242年史事以表示自己的政治觀點,處處包含“微言大義”。司馬遷***B.C.145? -- B.C.???***在《史記·孔子世家》中也稱,孔子寫《春秋》不單純記載史事,它的遣詞用字體現出一套褒貶書法,藉此以表達他對社會現實問題的見解,寄託他的社會理想。這也就是《春秋》的“微言大義”。

  另一方面,相對於漢代通行的語言和文字,孔子寫《春秋》時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已經叫“古文”了,如果沒有註釋,當時普通文人恐怕也很難讀懂。因此,在傳授《春秋》時確實需要進行註釋。

  《春秋大義》--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一本試圖向西方世界闡明中國人的精神,並揭示中國文明價值的英文書。英文書名為“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1915年由“北京每日新聞社”首版,該書封面上所題的中文名就是“春秋大義”。該書對於當時西方世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有較大影響,書的作者是辜鴻銘。

  辜鴻銘***A.C.1857 -- A.C.1928***,名湯生,原籍福建同安,出生在馬來亞檳榔嶼的一個華僑世家。他13歲到西方留學,先後遊學於英、德、法、意等國11年。回國後長期擔任張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清末時,他曾官至外務部郎中,擢左丞。民國初年時任北京大學教授。他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門語言,用英文寫有多部著作,常引據法德作家,而最好講的是拉丁文。

  辜鴻銘對於當時中國社會的環境、現狀,社會習俗,文化傳統,社會風氣等都非常瞭解和熟悉,但他還算不上是一個儒學大師。實際上,《春秋大義》一書是以當時西方世界的思維模式來對中國的文化傳統進行描述、解釋、闡述和讚賞。因此西方通常認為此書,容易理解,有其新穎和獨到之處,但算不上很深刻。

  “要懂得真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明,那個人必須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純樸的。因為中國人性格和中國文明的三大特徵,正是深沉、博大和純樸。***deep, broad and simple***中國人和中國文明的特徵,除了我上面提到過的那三種之外,還應補上一條,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靈敏。***delicacy***”

  相關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渡壓迫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弄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物件的範圍,學生達三千人,賢良72人。他主張“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溫故而知新”,把學和思結合起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講學的材料。他使得這些瀕臨滅絕的官學通過私家講學流傳發揚光大,從而哺育戰國百家諸子,形成中華民族文化的光輝開端,這是孔子重大的歷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