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梯膝蓋疼的原因
膝關節疼痛很多時候是風溼所致,所以日常需要加強練預防疾病的發生。下面給大家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
1.脂肪墊勞損脂肪墊充填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併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症狀明顯。
2.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損傷是運動員的一種常見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運動中,隊員在防守時突然轉身魚躍救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並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滑膜細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滑膜,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消除,則很容易引起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患者會感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疼痛最明顯的特點是當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
4.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種病症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關節會腫脹而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並伴有內側疼痛。
5.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佔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後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膝蓋疼的治療方法
膝骨關節炎的治療主要以消炎消腫,緩解疼痛為主。
臨床上以鍼灸、理療、運動療法配合藥物治療為主。鍼灸以區域性穴位配合電針、TDP神燈照射,以舒筋活血,通絡止痛。理療主要以低、中頻電療、磁熱療法為主,可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緩解疼痛;應用高頻電療有消炎鎮痛、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迴圈作用;以及磁療等改善骨質代謝,消炎止痛;也可用按摩治療,適當的手法運用不僅可以減輕關節疼痛,還可以有效地緩解關節腫脹,改善關節活動功能。藥物治療主要以滋補肝腎,活血化瘀中藥物治療為主。康復運動療法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以股四頭肌為主的肌力增強訓練,以活動後有輕度疼痛為宜。
膝蓋疼的原因
1、膝蓋受涼
膝蓋疼與寒冷刺激有關,常與膝蓋受涼、受潮、受風、過度勞累有關。膝蓋在寒潮侵襲下,區域性面板溫度降低,血管痙攣性收縮,膝蓋組織血液供應減少,血中尿酸成分沉積,誘發疼痛。此時,要進行保暖,寒冷潮溼季節,可以戴護膝。疼痛時,採用熱敷緩解,貼敷祛溼止痛膏藥。
2、肥胖所致
我們知道,膝蓋是機體承受重量的主要關節,肥胖會加重膝蓋負荷,降低膝蓋耐壓性,導致膝蓋周圍的血管、神經、肌肉過度承壓,引發疼痛。往往體重越重,膝蓋疼痛越嚴重。因此,減肥是關鍵。
3、缺鈣所致
膝蓋疼常見原因是缺鈣。膝蓋軟骨缺乏鈣質時,會出現骨質疏鬆,骨質變薄變僵,承受壓力的耐受性也相應減弱;此時若過度勞累或過重的區域性壓力,就會出現疼痛。需及時治療骨質疏鬆,適當補鈣,多吃含鈣高食物,如牛奶、豆奶、豆腐、骨頭湯、蝦、腐竹、小白菜等。
4、慢性勞損
膝蓋疼也與日常習慣、工作強度有關,如長期姿勢不良、長時間負重、用力、過度牽拉、運動量過大等,均可導致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引發膝蓋疼痛。多見於運動員、舞蹈家、工人等。應去醫院拍片檢查,明確受損程度後,對症治療;改變不良習慣,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行走。
5、外傷所致
外傷引起的膝蓋疼痛較易分辨,多在骨折、膝蓋受到撞擊、韌帶拉傷後出現,關節疼痛、腫脹明顯,這種情況,往往將原發病情治療好,疼痛即可消失,注意休息。
膝蓋疼的日常預防
膝關節疼痛很多時候是風溼所致,所以為了預防風溼入侵需要加強日常鍛鍊,增強機體免疫力。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規律作息以及均衡飲食。另外,一些其他疾病也有可能誘發關節疾病,如慢性膽囊炎、咽喉炎、齲齒和鼻竇炎等,所以一旦患有類似的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避免感染。
膝蓋疼的注意事項
在膝關節疼痛治療期間日常的一些注意事項需要了解。首先是避免疼痛部位接觸水,尤其是冷水。可適量運動但不可強行,更不能進行劇烈運動,一定要在疼痛承受範圍內活動。此外,不少人認為加強膝蓋鍛鍊和膝蓋按摩可以有效減輕疼痛,其實不然,由於疾病誘發因素不同,盲目鍛鍊膝蓋可能會加重病症,最好是遵循醫囑。
看完這些,讓我們開始保護膝蓋,還自己一個靈活的行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