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將軍忽必烈是生命人物

  元朝的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那麼忽必烈是什麼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忽必烈是什麼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忽必烈是不是中國人

  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的朝代,其中帝王是少數名族的朝代很少,元朝就是其中一個。元朝之前是蒙古。忽必烈的爺爺成吉思汗是一個名人,他的諡號是元太祖,很多人以為他就是元朝的位列第一的皇帝,但是其實成吉思汗在一定程度上不屬於元朝的皇帝,元朝居於第一的皇帝其實是忽必烈。

  因此很多人覺得忽必烈不是一箇中國人,因此歷史上出現了忽必烈是不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有一些人覺得忽必烈並不是中國人,只是後來他們的文化後來被中國漢族的文化同化了,忽必烈也由此被視為中國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忽必烈只是我們祖先的侵略者。

  但是如果在100個人中有2個人覺得忽必烈不是中國人,那麼剩下的98個人都會覺得忽必烈就是中國人。其實忽必烈是中國人是顯而易見的,眾所周知中國的民族數量為56,其中有一個人民族就是蒙古族,而忽必烈就是蒙古族的人。蒙古族居住的區域位於內蒙古和外蒙古,現在外蒙古已經不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了,但是在元朝,它屬於一塊邊緣地帶。所以無論蒙古族都是中國人,所以忽必烈也是中國人。

  其實如果要看忽必烈是不是中國人,主要可以從兩點分析,第一點就是忽必烈是蒙古族的人,蒙古族是屬於中國的,其次成吉思汗曾經擁有中國最廣闊的土地,所以他的後代肯定是中國人。所以忽必烈肯定是中國人。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以漢族的人口最多,但是這並不能掩蓋其它民族的特色與存在,忽必烈所屬的蒙古族就是屬於中國的少數民族,所以值得肯定的是忽必烈就是中國人,他的家族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個黃金家族。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關係

  從輩分上來說,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是他的四子託雷的第四個兒子。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國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雖然不是嫡長孫,但最後還是繼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為後來在位時改了國號所以也同時是末代大汗。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一位歷史上著名傑出的軍事家。他先是一個一個地打敗了其他部落統一了蒙古,在1206年成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之後又發動對外的擴張侵略戰爭,征討了西夏、金國、花剌子模等周圍各國,使疆域版圖不斷擴大。他麾下的鐵騎甚至向西到達了中亞、東歐的黑海,而他的繼承人又發動了兩次徵西戰爭,由此為世界歷史上面積第二大的帝國奠定了基礎。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按照他的遺囑,三子窩闊臺繼承為可汗,四子託雷擔任監國。窩闊臺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汗位。兩年後,託雷的長子蒙哥被選為了可汗。而蒙哥之後,就是忽必烈當上可汗。1264年,忽必烈把蒙古國號改為“大元”,大蒙古國也至此結束,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最後一位可汗。而他在位時,元朝滅亡了南宋,算是完成了成吉思汗的一個心願。

  成吉思汗的廟號、諡號最早也都是出自忽必烈。1265年,忽必烈把自己的祖父成吉思汗追尊了廟號,為元太祖。一年後,又追尊了諡號,為聖武皇帝。

  忽必烈的故事

  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一日三餐除了奶,最離不開的就是羊肉,最出名的美食也常與他們的羊肉有關,烤羊腿、烤羊排。而現在吃火鍋必點的涮羊肉,傳說就是忽必烈這個蒙古大汗、元朝皇帝發明的。

  傳說,忽必烈有次親率大軍南下遠征。行軍路上,人困馬乏就像休息會吃飯,忽必烈覺得軍中伙食太差,突然想起家鄉的好吃的,想到了清燉羊肉就忍不住口水,就吩咐了下去。廚子就立馬宰殺羔羊,燒火準備燉肉。

  可是突然探子來報,說敵軍正在逼近。可是忽必烈已經飢餓難耐,就一邊下令部隊準備戰鬥,一邊繼續催廚子做菜,就想要吃清燉羊肉。廚子知道她性情急躁不敢惹怒,可羊肉需要很長時間才燉的熟,可是這麼慢的話敵軍早來了,羊肉燉好自己早就被砍頭好幾次了。就在這時,廚子急中生智,把羊肉從塊切成了薄片,然後放在鍋裡涮了幾下,就撈了出來,撒了點調料,就給忽必烈端了去。

  忽必烈吃完就去迎敵,不久就凱旋而歸。忽必烈很高興,又覺得廚子有功,就又讓他做了一次那道菜,然後讓麾下的將領們一起品嚐。大家吃了都讚不絕口,忽必烈於是給它命名為“涮羊肉”,後來也就成了宮廷佳餚。

  涮羊肉,又叫羊肉火鍋,一般認為是始於元代,興起於清代,清朝皇帝舉辦的幾次大型宴會上也基本上都有涮羊肉這一道菜。涮羊肉,有三個基本要求:選料要羊肉鮮嫩,切片要紙薄均勻,調料要味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