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人物軼事介紹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 武德三年***620年***出生,為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 生”,且“聰敏絕倫”,太宗“特所寵異”。”下面是

  人物軼事:八駿圖

  周穆王稱有八匹駿馬,一日賓士三萬裡。晉武帝時所得的《八駿圖》古本,乃穆王時的畫,黃絹上作的影象,腐爛模糊漫漶,而氣韻宛然存在,超然出眾的狀貌奇異的形象,實在也是龍的一類了。就詔令史道碩照原樣描繪出來,宋、齊、樑、陳作為國寶,隋文帝滅亡陳朝,圖書散失,此畫為賀若弼得到。齊王楊暕知而請求得到它,報答以駿馬十匹,美錦五十段,後來又進獻煬帝。到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敕令借給魏王李泰,因而此畫被傳移模寫後傳於世上。

  其一稱為渠黃,身青色,鬃與尾赤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其二稱為山子,身紫色,鬃與尾黑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其三稱為盜驪,身黃色而有黑斑,鬃與尾黑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其三稱為盜驪,身黃色而有黑斑,鬃與尾黑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鬃毛絕少;其四稱為綠耳,身青色,鬃與尾黑色而拳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其五稱為赤驥,身赤色,鬃與尾赤而黃,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其六稱為驊騮,身淺紫色,鬃與尾深紫色而拳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其七稱為逾輪,身紫色而帶黑,鬃與尾黑色而拳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額上乃清朗,鬃毛向前,尖而上卷;其八稱為白,身毛色青白相雜,鬃與尾紅色,頸部至肚紅色而蹄黑色。

  人物軼事:芙蓉園

  貞觀中,唐太宗把在長安城東南部,曲江南岸一帶的原隋朝離宮芙蓉園賜給了兒子李泰,此園“居地三十頃,週迴十七裡”,園中“廣廈修廊,連亙屈曲,其地延袤爽塏,跨帶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綠被岡阜,東阪下有涼堂,堂東有臨水亭。”

  李泰去世後,高宗將此園賜給了太子,開元時 唐玄宗作為御苑,這座御苑裡,水邊至南岸高地建有紫雲樓、彩霞亭等仙山樓閣般的巨集偉宮殿群。唐代著名畫家 李思訓之子 李昭道有寫生圖畫傳世,宋人有變體摹本。

  人物軼事:都城之盛

  貞觀中,唐太宗在東都洛陽“並坊地”以賜兒子李泰大宅,且在合併坊地後李泰的宅邸還是佔了“東西盡一坊”之 地,另有“瀦沼三百畝”,李泰為池,池與洛河之間,修建有堤以便人們來往,故名魏王池及魏王堤。

  魏王池與魏王堤古時被稱為“都城之盛”,是文人墨客的遊賞聖地。特別是每年春天,這裡堤上楊柳依依,堤下河水清清,堤外湖水湖光水色,招來無數遊人。文人墨客在這裡賦詩詠歎***唐代 韓愈、 白居易、 韋莊、 劉禹錫、宋代施宜生、 梅堯臣、邵雍等均留下了不少詩篇***,還在這裡舉行“修禊”等活動。古時以來,形成一種民俗,即在農曆三月上已日***魏以後固定為三月三日***,到水邊嬉遊,以消除不祥。這就叫做“ 修禊”。

  魏王池與魏王堤,李泰因父親的寵愛而得,而如此勝景,又是因魏王李泰之名而聞名於世。

  人物軼事:伊闕佛龕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其次子魏王李泰在 龍門山賓陽洞開鑿佛窟,為母親冥福。於賓陽南洞正壁雕造了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彌陀佛高約8.20米,面相飽滿,額方頤豐,頸部刻橫紋二條,頭作高肉髻,刻波狀發紋。內著僧祗支,胸間束帶,外披雙領下垂袈裟。兩側侍立的二弟子高約5.80米,身披袈裟,雙手合十,神情謙恭。外側侍立的二菩薩高約6.50米,頭戴高花蔓冠,頸下戴項圈,身披披帛和聯珠紋瓔珞,下身著百褶長裙,身體呈直筒狀,立於蓮臺上。

  《伊闕佛龕碑》,又名《三龕記》、《褚遂良碑》。是李泰貞觀十五年十一月在賓陽洞完成造像後鐫刻的發願文,碑文由中書侍郎岑文字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丹,共計一千八百餘字。 此碑現存洛陽龍門西山賓陽中洞和南洞之間,雖名為碑,實為摩崖刻石,通高約5.00米、寬1.90米,是龍門石窟形制最大的摩崖碑刻,碑首上有蟠螭形浮雕,上有仿木結構的屋簷建築,正脊兩端配鴟尾,脊正中有迦陵頻伽鳥,龜跌座首已殘毀。關於該碑的記載,最早見於宋嘉佑六年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傳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閣舊藏明初拓本為最佳,拓工精緻、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編》所載猶多五十餘字,1960年發現一宋代拓本,現均藏於北京圖書館。

  人物成就

  藏書

  據《方輿彙編》記載,李泰有藏書萬卷,數量能與 祕府相等。死後王妃閻婉將自己居住的地方改為延福寺。

  著書

  《括地誌》是中國唐朝時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也稱《魏王泰坤元》、《貞觀地記》、《魏王地記》、《括地象》等,由魏王李泰主編。全書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漢書·地理志》和顧野王《輿地志》兩書編簒上的 特點,創立了一種新的地理書體裁,為後來的《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開了先河。全書按貞觀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為單位,分述轄境各縣的沿革、地 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等。徵引廣博,儲存了許多六朝地理書中的珍貴資料。

  清嘉慶二年***1797***孫星衍將唐宋人著作中徵引的《括地誌》遺文輯為八卷,雖然離原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的分量相距太遠,且皆斷章摘句,面目迥非。這些雖是《括地誌》的殘篇斷簡,卻包括了整部史記的地名解釋在內,從研究史記和歷史地理來說,仍然不失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在這些殘篇斷簡中,依然能看到魏王李泰的足跡,《括地誌輯校》收入了兩條李泰對“藍田山”“三秦記”的 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