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茶道的思想精髓是什麼

  茶道源於中國,盛於日本。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我國茶道的思想精髓,一起來看看。

  我國茶道的思想精髓

  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

  有人說,西方人性格像酒,火熱、興奮,但也容易偏執、暴躁、走極端,動輒決鬥,很容易對立;中國人性格像茶,總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執著持久,強調人與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氣氛下共同進步。

  這話頗有些道理。酒自然有酒的好處,該熱不熱,該冷不冷,須要拼一下時不拼是不行的。但從人類長遠利益看,中國人的思維方法或許可儘量減少些人類不必要的災難。所以,茶文化從中國這塊土壤誕生,有深厚的思想根源。

  表面看,中國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與價值取向不盡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燈孤寂,要在明心見性;道家茗飲尋求空靈虛靜,避世超生;儒家以茶勵志,溝通人際關係,積極入世。無論意境和價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的區別確實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即:和諧、平靜。實際上,其精髓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

  我國茶道的精神內涵

  一、“和”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實踐萬物皆有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物才是人間真道。陸羽在《茶經》中對此論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陸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個字來描述它設計的風爐。指出,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可見五行調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學基礎。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是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二、“靜”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追尋自我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祕?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鍊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個——靜。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