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的宗教發展是怎樣的
宗教的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祕力量或實體,該神祕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祕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下面小編帶大家去看下?
晉朝的宗教:佛教
東漢和魏初,傳佛教的都是胡僧,漢人拜佛無非是想求福禳災,並不重視它的教義。魏晉間東來胡僧更眾,洛陽佛寺多至十數,中國士族中也開始有人出家學佛,朱士行就是最早出家的一人***二六○年,魏甘露五年,出家,宗教活動則在西晉時***。朱士行到于闐國求梵書及胡本佛經,在外國二十餘年,歸國後譯出《放光般若經》,宣揚大乘教義。世居敦煌的月支人竺法護遊學西域諸國,通三十六種語言,求得大量佛經,歸國後專心譯經,佛學大行於世。
西晉時有不少漢胡人譯經,但法護譯經最多,聲名最大,為西晉佛教的代表人物。僧徒不僅以空無宗旨與清談家相呼應,而且還模仿清談家放蕩生活。東晉孫綽《道賢論》,以佛教七道人比竹林七賢,陶潛《群輔錄》以沙門於法龍***即支孝龍***為八達之一,清談家取佛學來擴充自己的玄學,胡僧依附玄學來推行自己的宗教,老莊與佛教結合起來了。胡僧在漢魏時守戒律而被輕視為乞胡,至晉時依附玄學而上升為賢達,佛教的流傳因此前進了一步。
晉朝的宗教:道教
早在 三國西晉時期,就出現 太平道及 五斗米道。後來五斗米道發展成 天師道,並分成利用符水治病的符水派;信奉金丹經、 房中術的金丹派;主張“無為自然”,似 道家的清靜派。
當佛教開始盛行的時候,道佛二教的鬥爭也開始萌芽。晉惠帝時,道士王浮與沙門帛遠爭邪正,王浮作《老子化胡經》,捏造故事,侮辱佛教,到南朝發展成一個大論爭,在北朝,甚至發生宗教衝突。
佛教是一種外來宗教,它要在中國紮根,必須要很長一個時期依附於中國傳統文化。佛教在東漢傳入後首先被附於黃老之家, 魏晉時代則依附於玄學。南北朝時期佛教才逐步獨立,至隋唐方高度發展並形成各種宗派。佛教般若思想大約是兩晉之際傳入中國的一種思潮,佛教徒借玄學的概念、命題來闡發自己的思想,以便使這種思想更容易更迅速地進入上層統治階級和士人階層。但是,由於過多地使用老莊玄學概念、命題去比附譯解般若經典,則使佛學在某種程度上被玄學化了。玄學內部有許多的派別,如貴無派、崇有派、獨化派等等,這些派別的影響使佛教內部發生分化,東晉時期,佛教內部因對般若思想理解不同而出現了所謂“六家七宗”的爭論。“本無宗”的影響最大,其代表人物是道安和慧遠。
東晉時,著名 道士 葛玄後裔 葛洪,結合神仙學說與道術理論,並加入煉丹等理論,整合道教理論。他所著的《 抱朴子》,外篇論時局與道德,內篇論道家學論和煉丹、養生之道。 楊羲、 許謐及 許翽著《上清經》,最後發展成 上清派,主張簡化修行力法,貶斥 房中術,以存神為主。葛洪之孫 葛巢甫著《 靈寶經》,後來也發展成 靈寶派。該派以 符籙科教為主,受到上清派影響,也提倡簡化修行、“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對文學、藝術多有貢獻。例如描述神仙之遊的《 遊仙詩》,歷代道教的神仙畫。道教的煉丹及養生術包含了化學、醫學、生物學等,對科技的發展具有貢獻。
儒佛道玄四家各在準備戰鬥,久被廢棄的墨學也想乘機再起。隱士魯勝注《墨辯》,又作刑名兩篇,闡發《墨辯》的要旨。魯勝其他著述都在喪亂中遺失,只有《墨辯注》得儲存,可是墨學所講的同異是非,不適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因之不象魯勝所希望的那樣有人來興微繼絕。
- 晉朝的宗教發展是怎樣的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收穫感悟5篇
- 九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複習卷
- 中學生法律黑板報的內容
- 優秀的崗位調動申請書範文
- 王者榮耀趙雲怎麼得到
- 鄉鎮資訊公開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 廣東十大最長的大橋
- 銀行職員工作鑑定3篇
- 表白的愛情說說短語
- 水培粉掌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 必修三歷史知識框架結構圖
- 學生初三家長會發言稿
- 閒置土地租賃合同模板
- 電腦總是會卡機藍屏怎麼辦
- 唯美勵志英文短句
- 論雷峰塔的倒掉閱讀答案
- 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口號標語
- 老黨員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發言稿精選
- 八年級下冊英語單詞人教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