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努力成功的例子

  不管成功的道路是多麼的遙遠,當你開始努力踏出第一步時,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一切成功都從努力開始。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車市村的吳用勤奮好學,事鄉里出了名的才子。吳用的同窗好友晁蓋,很喜歡吳用的才學、人品,兩人結為生死兄弟。看看到了大考的日子,吳用想到汴京趕考,可他家裡很窮,盤纏不夠,上不了路。這事被晁蓋知道了,他親自送了一百兩紋銀。對吳用說:“兄弟,盼你能中個頭名狀元,為咱家鄉的父老增光。”

  吳用有了銀子,歡歡喜喜登程了。他夜住曉行,一路風塵,進了汴京。入考場三篇文章作罷,被主考官看中,要點他第一名。這事一傳出,倒氣惱了一個人,他就是當朝太師蔡京。他吳用的文章,果然滿篇錦繡,蔡京也不由讚歎:果然是個人才。想到吳用草莽小民,竟沒給自己送禮,沒到自己府上參拜,點了吳用狀元,能給自己穿一條褲子嗎?他又取過第二名的卷子,一看正是自己的外甥。老賊心裡有了主意,乾脆來個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可那幾位主考官都力薦吳用,文章已送到天子那裡,要除掉吳用,還得找個藉口。老賊看見“吳用”兩個字,鬼點子來了。他連夜叫外甥參拜幾位主考,自己親自早朝面君。他對宋天子說:“我看見吳用的文章寫得雖好。可這名字不太吉利。若點他為狀元,舉國上下都知道新科狀元叫“無用”,成何體統?萬歲的臉面往哪裡擱?”宋天子對蔡京是言聽計從,聽了蔡京的話,認為有理,就說:“傳孤家旨意,把吳用除名,永不錄用。”頭名去了,自然該點第二名,蔡京的外甥被點為頭名狀元。幾位主考官雖知道這裡頭有私弊,可受了蔡京的厚禮,更知道蔡京手握朝政大權,誰敢得罪?

  吳用很惱火,回到鄆城。眼看朝政昏暗,天下大亂,就和晁蓋佔據水泊梁山,殺富濟貧,舉起了義旗。

  篇2

  在北京城裡,你可能會看到這樣—位送花人,他戴著紅鼻套,臉上畫著大大的微笑,身上穿著馬戲團裡小丑表演時穿的罩衫。他就是北京小丑花店的老闆——宋廣斌。

  宋廣斌今年29歲,是一個十分健談的小夥子。早在兩年前他就有這個想法了。2004年,宋廣斌還在從事餐飲行業。有一次,他路過西單商場,看到路邊有不少賣花的小姑娘。雖然這些小姑娘吆喝得挺起勁,可真正停下來買花的人沒幾個,人們大都匆匆而過。當時,宋廣斌感覺這些賣花姑娘的叫賣還不如商店門口用來做促銷的充氣玩偶吸引人。於是,他就開始琢磨:如果賣花的人衣著特殊些是不是就能吸引住顧客的目光?那扮成小丑賣花呢?就算大家當時不買我的花,可他們心裡多少也會留下些印象,以後有購買鮮花業務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會想起有個扮成小丑的賣花人。從那以後,宋廣斌的心裡就一直在惦記開一家小丑花店。

  功夫不負有心人。宋廣斌的小丑花店終於在今年開起來了。開業的時間,他特意選在了去年5月l4日“母親節”那天。當天,宋廣斌就做了700多元的生意,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宋廣斌說:“我的花店小,手裡的資金也有限,做不起廣告,但我本身就是一個活廣告。我去送花,走到哪裡都會招來路人好奇的目光。”據宋廣斌介紹,有一次,他正騎著電動自行車去送花,發現有一個外國朋友騎著自行車從後面趕過來,和他並排騎行的時候一個勁往他這邊看。正在宋廣斌納悶的時候,這位外國朋友突然猛蹬幾下,停在他前面20多米的地方,掏出相機開始拍照。“噢!原來是看我的裝扮新奇,給我拍照啊!”宋廣斌這下明白了,於是他特意停了下來,讓他拍個痛快。“當時我心裡特自豪。原來不光是我們中國人沒見過我這樣送花的,就連外國人也覺得新奇,看來我開花店的思路還行!”

  宋廣斌送花時的交通工具就是—輛電動自行車,因為業務多,電動車每天都要充電。談到最讓他高興的一次送花經歷,宋廣斌很是興奮。他說:“有一次,—位先生要在結婚紀念日送花束給太太,他精心挑選了365朵玫瑰,要我送到他太太所在的南三環的單位。我走進這位先生太太的單位時,辦公室裡的人都很驚奇,那位太太高興得要跳起來,大家也紛紛要求與我合影。”

  有的顧客會要求具體送花的時間,為了能準時把花送到顧客面前,宋廣斌每次都提前1O多分鐘出發。他說:“寧可我提前到—會兒,在外面等幾分鐘,也不能讓顧客等我,這關係到花店的信譽問題。做服務行業,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守時就是誠信的重要表現之一。”

  幾個月來,他如同馬戲團裡的小丑一般戴著紅鼻套、穿著小丑服為顧客送花,這種個性化的服務加七良好的信譽,使得花店生意越來越紅火,臨近春節他的送花業務更加忙碌。

  篇3

  1984年,她出生於太原市清徐縣吳村。上帝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她一出生就沒有雙臂。她空蕩蕩的上身換來的是親生父母的拋棄。所幸,她後來被一對善良的夫婦收養,她的生活才得以繼續。她的養父母送她去上學,給她和常人一樣的生活。不幸的遭遇並沒有使她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她自小就養成不服輸的性格。懂事的她從記事起,就開始練習把腳當做手來用。在很多人眼裡,用腳代替雙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她並不這樣認為。她一直都是個好強樂觀的孩子,心想,自己雖然沒有雙手,卻還有雙腳。她先學習用腳夾筷子吃飯。可是,這談何容易?腳趾到底沒有手指靈活,好不容易把筷子夾住,筷子卻從趾間滑落了。為了提高腳的靈活性,她以用腳夾黃豆、剝花生作為輔助練習。

  這些東西經常磨得她一腳血泡。她也常常掉眼淚,可是眼淚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在眼淚流過之後,她很快就選擇了堅強。為了儘快掌握一項新技能,即使在最冷的冬天,她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每天堅持練習。她的雙腳經常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到半夜都暖不過來。可是為了練習,她不得不讓雙腳接受寒冷。一到春天,凍傷的地方就裂開長長的口子,流出很多膿液和血水,有時候疼得晚上睡不著覺。但她一直相信,自己能把雙腳鍛鍊得像常人的雙手那樣靈活。

  慢慢地,她的雙腳變得越來越靈活。長大後,她不僅能熟練地縫衣、做飯、包水餃、切土豆絲,而且能夠打字、畫畫、從事平面廣告設計。

  中專畢業後,她找到一份話務員工作。陰差陽錯的,她和一個名叫徐進的年輕人戀愛了。

  2005年國慶節,徐進帶她回忻州老家。她空蕩蕩的袖管立刻吸引了徐媽媽的目光。善良的老人並沒有流露出不悅,而是熱情地招待了她。直到晚上,徐媽媽才悄悄地勸告徐進:“孩子,並不是爸媽狠心,我們是擔心你們以後不能正常生活,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啊!”

  但是,她很快就徹底打消了徐媽媽的顧慮。幾天下來,她不僅自己穿衣洗漱,還把家的裡裡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徐媽媽到廚房做飯,她就幫著洗菜、切菜;徐媽媽做針線活,她就幫著穿針引線,縫補衣服。徐媽媽不禁心疼起她來。往後的日子,徐進的父母不僅不再反對兩人的婚事,反而像對親閨女一樣疼愛著她。

  她的房間裡放著許多張精美的設計圖,書桌上存放著一幅幅書法和風景刺繡作品,盤子裡盛著一根根細細的土豆絲。這些,都是她用腳完成的。

  2009年,為迎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她代表山西的殘障人士展示用腳操作電腦進行平面設計的技能,感動了很多參觀者。她就是羅鳳枝。

  面對記者的提問,她說:“腳就是我的雙手,如果你用20多年的心血去磨鍊一件事,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